美編李靜/制圖
王猛将采到的幹巴菌賣給收購商。受訪者供圖
高鐵快運工作人員正在搬運野生菌。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供圖
秋雨過後,有經驗的菌農天剛微亮就起床,背上背篼進山,尋找雲南人舌尖上的美味——野生菌。
雞枞、青頭菌、見手青、雞油菌、幹巴菌……撥開一層層草和松葉,一朵朵新鮮的野生菌探出腦袋。
每年7—10月,是雲南野生菌生長的旺季。對于長年以撿菌為生的菌農來說,哪個山頭有菌,他們都了然于胸,撿菌如同逛自家的菜園子一樣。菌農們劃山為園,每天早出午歸,“采集”雲南人專屬的财富密碼。
從山林到餐桌,小小野生菌經曆了采、收、賣、運、送等環節,串起了一個年産值超100億元的大産業,在成為山區、半山區農戶緻富增收的“法寶”的同時,還帶動了物流、餐飲等産業發展,向“千億藍海”挺進。
采 每年增收幾萬元至十幾萬元
中秋過後,各地的野生菌上市量逐漸減少。9月28日,天剛微亮,昆明市晉甯區六街鎮村民王猛就背上小背簍,拿着工具匆匆上山,開啟一天的“尋寶”之旅。這樣的日子從6月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幾乎每天都不落。
一進山,王猛就撥開草和松葉,仔細尋找野生菌的蹤迹。9:00左右,王猛撿到了第一朵野生菌——幹巴菌。他撿起地上的松葉墊在背篼裡,小心翼翼地把幹巴菌放在上面,接着在松林裡尋找。青頭菌、雞油菌、谷熟菌……10:00左右,王猛收獲滿滿,下山尋找收購商。
王猛從小撿菌,對菌山十分熟悉,如今每年靠撿野生菌可以增收1萬餘元。“小時候一公斤野生菌隻賣10多元,現在賣幾十元甚至上千元,價格翻了幾十倍。”王猛說,自2020年起,他和妻子在鎮裡承包了一座2000餘畝的菌山,每年收入10萬元左右。“刨去成本,能掙幾萬元,比種地劃算多了,時間也自由。”
像王猛這樣的菌農,在雲南并不少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按季節進山的散戶,也有常年包山的“專戶”,以撿菌為生,年均增收幾萬元至十幾萬元不等。
“每年野生菌上市後,我們就以撿菌、賣菌為主,其他時間種荷蘭豆、四季豆等農作物,可以增加一份收入。現在,我們的腰包鼓起來了,一家人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富民縣羅免鎮羅富村村民蘇阿姨說。
收 全省“收菌人”達數萬人
9月28日10:30,收購商黃瓊芬剛到六街鎮,就遇到了撿菌下山的老客戶王猛。兩人寒暄了幾句後,黃瓊芬接過王猛背篼裡的菌子,倒在收購框裡,上秤、稱重、付款、裝車……一套流程下來,第一批野生菌的收購就完成了。按當天的收購價,王猛收入200多元。
黃瓊芬是地地道道的六街鎮人,從事野生菌收購30餘年。她平均每天收購野生菌100公斤左右,每年可以增收10萬餘元。“每年7—10月,是野生菌收購的旺季,我們每天收購2次,分别是9:30至11:00,13:00至15:00。每天收購的野生菌,會于當天打包好運到昆明的野生菌市場銷售。”黃瓊芬一邊說,一邊将剛收購的幹巴菌的照片發給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的商戶,由他們向外銷售。雙方談好價格後,黃瓊芬立即載着新鮮的野生菌出發,準備連夜送到昆明商戶的手中。
雲南素有“野生菌王國”之稱,常見的可食用野生菌品種達258個,分布在全省129個縣(市、區),其中滇南地區盛産大紅菌、奶漿菌等;滇西北地區盛産松茸、羊肚菌等;滇中地區盛産松露、幹巴菌、牛肝菌等。
每年到了野生菌上市的季節,像黃瓊芬這樣的收購商,就會奔波于全省各地收購野生菌。目前,在雲南,僅野生菌收購這個行業,從業者就達數萬人,收菌也成了菌商增收緻富的主要渠道。
賣 線上線下暢銷海内外
9月29日1:00,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正值野生菌批發高峰期,市場内人來人往,來自全國各地的車輛排起了長隊,等候運送當天第一批野生菌去各大市場銷售。此時,黃瓊芬收購的幹巴菌也送到了市場,經商戶李女士當面驗收後,轉運到庫房。随後,由工人進行二次分揀、裝箱、打包後,存放在倉庫中,準備一大早寄給北京的客戶。
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于2005年成立,占地82畝,經過近17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多、品質最佳的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場。目前,該市場擁有商戶1171戶,每年上市野生食用菌品種258個,實現四季供貨、全天24小時交易。市場及周邊入駐企業、商戶圍繞野生食用菌交易,已初步形成集倉儲、物流、加工、食宿等于一體的相對成熟完整的産業鍊條與産業生态圈。
在市場内,夜裡,幾十輛大大小小的貨車、面包車排隊運送野生菌;白天,各地客商現場交易,商戶化身主播,在攤位上為手機另一端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客戶介紹自家的産品,買手主播“走播”帶貨的場景也随處可見。
“我們市場主要有野生菌批發和零售兩種模式,分别在不同時段進行。每天2:00至7:00,是批發的高峰期,雲南易門、香格裡拉等省内的野生菌,以及四川、廣西、西藏等省外的野生菌都會集中在這裡銷售。每天7:00至22:00,市場以零售為主,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和周邊散客會來購買野生菌嘗鮮。”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總經理成愛麗介紹,該市場年交易量達4萬噸,占全國的70%左右,連續5年交易額達70億元以上。該市場的野生菌除了銷往國内,還遠銷日本、韓國、意大利、法國、德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龐大的銷售數據背後,離不開新的銷售模式的支撐。近年來,雲南積極創新發展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打通銷路,進一步擴大野生菌的影響力。包括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在内的多個野生菌交易市場積極創新銷售模式,線上線下同步銷售,依托直播帶貨、“走播”買手等方式,不斷提升雲南野生菌的知名度,産品銷量持續攀升。
運 優先安排綠色通道
9月29日9:30,在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的順豐速運攬收點,李女士将打包好的幹巴菌交給快遞員。快遞員攬件後,用膠帶封箱,随後在箱面貼上“生鮮食品”标簽,提醒後續各環節工作人員優先安排運輸、派送。
順豐速運福德經營分部負責人戚玉寶介紹,在順豐速運的運輸體系裡,生鮮品一直受到優待。在打包環節,順豐速運會在野生菌等鮮貨的外包裝箱上貼上“生鮮食品”标簽,确保這類産品在分揀、運輸、配送等環節,享有優先權。在運輸環節,一方面,順豐速運開辟綠色專用通道,依托航空快件分揀中心,通過冷鍊運輸方式将野生菌運送到機場裝機;另一方面,順豐速運利用昆明直飛深圳、杭州的順豐航空全貨機,保障野生菌在24—48小時送達北上廣深等地。部分地區則借助中鐵快運等高鐵運力進行運輸,從取件到送貨,最快12小時内可送達。
“野生菌的常溫保存時間較短,對物流速度的要求極高。高鐵動車運輸具備時效快、準時出發和到達、受天氣影響較小等優勢,加之動車運行平穩,不會出現路途颠簸損壞野生菌的情況,是野生菌最佳的運輸方式之一。”高鐵快運臨滄營業部負責人潘德輝說,野生菌由高鐵快運工作人員上門提貨、送上列車,到站再移交高鐵快運作業人員,第一時間送到客戶手中,最大程度保障了野生菌的新鮮度。
9月29日10:56,幹巴菌搭乘昆明南開往北京西的動車,在鐵路部門的護航下,駛向北京客戶錢女士的餐桌。
送 跨越千裡新鮮到家
9月30日8:00,幹巴菌到達順豐速運北京一個快遞點。快遞員看到“生鮮食品”的标簽後,優先進行分揀、裝車、配送。
“錢女士您好,您有一個野生菌包裹到了,請問現在給您送過去可以嗎?”在配送前,快遞員通過電話與客戶溝通,約定送貨時間,為客戶送貨上門,由客戶當面驗收。“如果客戶不在家,我們會與客戶協商,約定再次配送的時間。在這期間,野生菌快遞會放回網點繼續冷藏,确保不會變質。”順豐速運的一名快遞員說。
9月30日9:00左右,錢女士驗收取貨。來自雲南大山的幹巴菌跨越千裡,成為錢女士餐桌上的一盤美味佳肴。雲南幹巴菌完成了從大山到餐桌的旅行。
“雲南野生菌口感鮮美,品質也好。這幾年,一到野生菌上市的季節,我都會買一些來吃,先後吃過幹巴菌、青頭菌、松茸、雞枞等。每次購買後,很快就能收到貨,從下單到取貨,一般耗時2—3天。”錢女士說,以前是出差到昆明才會買一些野生菌帶回北京,現在可以直接在網上下單,想吃随時都可以買。“每次購買野生菌,商家都會在箱子裡放一本小冊子或者一張紙,注明野生菌的食用方法,很貼心。”錢女士說。
從大山到餐桌,雲南野生菌曆經采、收、賣、運、送等環節,帶動周邊成千上萬人增收。小小的野生菌,串起了年産值超百億元的大産業,成為雲南人專屬的财富密碼。
2020年11月,省政府印發《雲南省加快食用菌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規範化、功能化交易市場,推動雲南從食用菌資源大省向産業強省轉變。日前,省供銷合作社印發的《雲南省食用菌産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明确,将把昆明打造成國際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到2025年,全省食用菌總産量180萬噸,綜合産值1200億元以上。
一項項政策的出台,為雲南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加快雲南食用菌産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保障。未來,雲南食用菌産業将繼續向“千億藍海”挺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