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

母嬰 更新时间:2024-12-12 15:52:32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1

寶寶口腔有問題了?

還是一個病例說事吧,一天,3個多月的嬰兒被家長抱着看病,家長說:我們孩子口腔裡鵝口瘡已經一個多月了,醫生讓塗藥,我們也塗了,總是好好壞壞的,現在,孩子一吃奶就哭的不行,可怎麼辦好啊?

呵,現在知道鵝口瘡的家長還不少哩,可是說起白色念珠菌,可能聽說或知道的人未必有多少。家長:白色念珠菌是什麼菌?為什麼總要中招我們孩子的口腔呢?而且,得了鵝口瘡為什麼總是反反複複滴,嘴裡那一層白白的“奶瓣”一樣的東西擦也擦不掉?有什麼辦法呢?在這裡我們給大家先賣了一個關子,鵝口瘡可不是口腔哪一點事,既然是一種感染,期間的道道還不少,下面我們就從白色念珠菌感染說起喽。

一、白色念珠菌是什麼菌?為什麼會長在孩子的口腔裡?

鵝口瘡——帶過孩子的家長可能知道,但是鵝口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按我們習慣認識無非是什麼細菌感染?或者什麼病毒感染引起滴?可是,這回鵝口瘡與細菌、病毒毛關系沒有,它的緻病菌是一種白色念珠菌(或白假絲酵母菌)的一種真菌感染引起的。它的習性是專門在嬰兒比較薄弱的口腔黏膜定植,當它具備特殊條件時,就會導緻嬰兒生病,也就是嬰兒鵝口瘡。這就是為什麼白色念珠菌專門中招孩子口腔甚至其他系統的原因。而且鵝口瘡常常着磨不透,經常反複。

白色念珠菌(我們簡稱念珠菌),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說“無處不在”,它可以在正常人的口腔、腸道及陰道、肺中寄生。

孩子一般情況不會緻病滴,但當孩子身體比較弱,營養不良、長期腹瀉等免疫功能較低或應用抗生素、激素等藥物引起身體正常菌群失調時,則“本菌”就會大量繁殖并改變生長形式,侵入到孩子的黏膜細胞引起鵝口瘡。因此,白色念珠菌是一種條件緻病性真菌。那麼經常受念珠菌感染的疾病有哪些呢?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2

鵝口瘡

粘膜疾病:以嬰兒鵝口瘡、口角炎最多見,主要在嬰兒口腔粘膜表面蓋有凝乳狀大小不等的白色薄膜,剝除後,留下潮紅基底,并産生裂隙及淺表潰瘍。

皮膚疾病:在嬰兒皮膚皺褶處如腑窩、腹股溝下,肛門周圍及甲溝、指間處,皮膚潮紅、潮濕、發亮,有時蓋上一層白色或呈破裂狀物,病變周圍有小水泡。

由粘膜皮膚等處的真菌播散引起其他系統疾病:肺炎、腸胃炎、心内膜炎、腦膜炎、腦炎等,偶爾也可發生敗血症,尤其是長期腹瀉的嬰兒最容易引起黴菌性腸炎而遷延腹瀉,形成惡性循環。

念珠菌特性:對熱的抵抗力并不強,經1小時加熱至60℃後即可死亡。但對幹燥、日光、紫外線及化學制劑等抵抗力較強。下面我們進入今天的主題嬰兒真菌感染性疾病“鵝口瘡”。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3

白色念珠菌(孢子)

二、引起嬰兒鵝口瘡有哪些主要緻病原因呢?

嬰兒鵝口瘡是條件緻病菌白色念珠菌感染後,孩子的舌、牙龈、口底、頰黏膜、軟腭等,形成的一些乳白色的斑片物,尤其是早産兒和新生兒、營養不良的嬰兒,黏膜嬌嫩,容易感染口腔。那麼容易引起嬰兒鵝口瘡的緻病原因有:

1、内源性因素:念珠菌大量增殖,引起自身感染:

▶ 我們反複說念珠菌是條件緻病菌,嬰兒經常容易寄生于口腔、腸道、皮膚的真菌,在嬰兒免疫能力低下時,如營養不良、早産、腹瀉等條件下,就會導緻念珠菌繁殖,從而在嬰兒體内感染。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4

内源性:小嬰兒抵抗力低易引起鵝口瘡

2、外源性因素:通過直接接觸感染

母親自身感染:假如母親在孕期患有黴菌性陰道炎,胎兒在陰道順産時,通過産道接觸母體的分泌 物而被感染念珠菌,這種感染幾率也是比較高的。

嬰兒奶具不衛生:嬰兒使用的奶瓶、奶嘴經常被污染,如果消毒不徹底,使得孩子接觸念珠菌而感染。同理,母乳喂養的嬰兒,在喂養時母親的乳頭不清潔、照顧孩子的手不幹淨,就容易導緻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兒、小嬰兒患鵝口瘡,所謂“病從口入”。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5

外源性:未清洗消毒的奶瓶

忽視孩子的口腔清潔:孩子每天哺乳或喝完奶後,家長未做必要口腔清潔。存留在嬰兒口腔内的乳汁也會因長時間變質導緻病菌滋生而生病。

嬰兒接觸感染:被污染了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及玩具,尤其是嬰兒用手抓污染的食物及玩具,孩子自己往嘴裡吃,而被感染;6~7個月嬰兒在長牙時,由于牙床不适感,孩子喜歡吸吮手指、咬玩具來獲得安慰,因此容易把細菌、黴菌帶入口腔而感染。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6

玩具在嘴裡,真沒有清洗消毒

忽略嬰兒用品的清潔消毒:如玩具、毛巾、尿布等和孩子密切接觸的物品,如果未及時的清潔和消毒,就有可能成為互相交叉感染引起鵝口瘡。

長期應用抗生素及激素類藥物而菌群失調:由于嬰兒自身疾病如早産兒、嬰兒腹瀉及嚴重營養不良或麻疹後等,長期應用抗菌藥物或不恰當的使用糖皮質激素等治療,引起嬰兒口腔、腸道菌群失調,真菌往往占上風而緻病。

緻病原因小結:嬰兒鵝口瘡是真菌感染,為條件緻病菌;當機體免疫力低、營養不良、腹瀉等較長疾病會引起緻病;又通過母親産道分娩、奶瓶、乳頭、玩具、衣物污染後及交叉感染引起鵝口瘡。

三、鵝口瘡的主要表現有哪些?與孩子吃奶後形成的奶塊怎麼區别呢?

鵝口瘡可發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舌、頰、軟腭、口底等處多見,主要表現或症狀有:

口腔黏膜充血水腫期(1~2天):首先有口腔粘膜充血、水腫,口内有灼熱、幹燥、刺激等症狀。孩子在初期,症狀不是太明顯,如果我們不翻開孩子的嘴巴細心看,是很難發現充血表現,你會以為是奶塊,無疼痛感。

鵝口瘡初期:經過1-2天,口腔内出現散在白色斑點如乳凝狀粘附在黏膜上。經過幾天以後,白色斑片與粘膜粘連而不易剝離,否則将暴露出血形成創面,但不久又被新生的斑片所覆蓋。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7

鵝口瘡期

此時疾病有進展,如果孩子感染輕微時,疼痛感并不明顯,一般是在進食的時候發現孩子有些緊張、哺乳也沒有以前好,有時會啼哭、哺乳有些困難等症狀。

鵝口瘡期:白色附着物覆蓋口腔黏膜并融合成片,逐漸轉變為黃褐色,已經形成鵝口瘡。

出現以疼痛不适為主的表現,嬰兒會出現輕微疼痛、煩躁不安及哭鬧;進而出現哺乳時出現拒食、啼哭不止等影響哺乳的情況。

鵝口瘡後期:嬰兒鵝口瘡如果不及時治療,受損的黏膜可以不斷擴大,并蔓延到口腔後的咽部、扁桃體、食道、甚至胃腸道及肺部等;少數念珠菌将進入血液循環,成為嬰兒敗血症,病情危重,偶爾可引起心内膜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

此期嬰兒鵝口瘡明顯,孩子除了吃奶困難,還會影響睡眠,甚至發熱,精神狀态欠佳,嚴重的會有營養不良、嘔吐、腹瀉等疾病表現。

那麼鵝口瘡與奶塊怎麼鑒别?

一般情況寶寶吃奶後,口腔内會殘留一些奶液,如果嬰兒沒有吞咽完全,或我們沒有及時清潔,将會形成奶塊,與鵝口瘡有一些相似,對缺乏經驗的新手爸爸媽媽來說,需要做必要的區别,才能有的放矢的處理:

我們可以選擇消毒幹淨的棉簽沾水後輕輕的在口腔黏膜處擦拭,白色乳凝狀物可以擦拭幹淨,就是奶塊。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8

奶塊一抹就消失

反之,白色附着物不易被去掉,或擦拭後黏膜潮紅、粗糙并有滲血,則說明孩子患了鵝口瘡。

臨床表現小結:嬰兒鵝口瘡多數病症輕微,若仔細檢查口腔才能發現,否則很容易與奶塊混淆,初期沒有疼痛感,一般不影響吸奶,不會引起流口水。嚴重時孩子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哺乳不如從前及哺乳困難。少數嬰兒鵝口瘡會蔓延至其他系統如口腔後、食道、胃腸道等,而引起彌漫性真菌感染,發熱、精神狀态較差,吃奶困難及哭鬧,甚至嘔吐、腹瀉。

四、如果嬰兒真是患了鵝口瘡我們該怎麼辦呢?有什麼治療方法呢?

我們把鵝口瘡分為輕型與頑固型兩類。輕型主要口腔清潔護理為主,輔以抗真菌、調整腸道正常菌群,盡快恢複微生物平衡狀态;在中後期,尤其頑固性鵝口瘡時,除了口腔基礎護理外,輔以維生素制劑修複口腔,更主要采取活菌制劑和抗真菌藥物相結合的方式。

1、輕型鵝口瘡的處置及治療方法: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9

2%碳酸氫鈉濕棉簽清潔口腔

用2%的碳酸氫鈉(小蘇打)清潔口腔:孩子哺乳前後清潔口腔。用消毒棉簽沾取小蘇打水、或生理鹽水輕輕地擦拭口腔内的白色附着物;之後塗抹少量的冰硼散,每天四次,持續一周即可。

口腔抗真菌用藥:一旦孩子出現鵝口瘡可以用制黴菌素抗菌,即用10萬~20萬國際單位/毫升的制黴菌素溶液塗抹口腔,每日3~4次。或用制黴菌素片研成粉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塗搽在口腔黏膜附着物上,療效也是一樣。

口服維生素制劑及腸道微生态制劑:鵝口瘡消失後,繼續給孩子口服維生素B2 5mg和維生素C 50mg,每日3次,連服2~3天,該類藥物對黏膜具有較好的修複作用。同時,口服腸道微生态藥物如雙歧杆菌、枯草杆菌制劑,可調整菌群平衡,抑制真菌生長。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10

補充維生素

小貼士一:真菌感染容易反複,我們家長千萬不要見症狀好轉,就立刻停止護理及處置,一般症狀消失之後應該繼續治療2~3天,這樣方可徹底的消滅念珠菌,避免反複發作。

切忌使用“龍膽紫”(紫藥水)塗抹孩子口腔,因為龍膽紫是一種有機化合物,雖然外塗皮膚黏膜可以抑菌,但是,一旦塗抹口腔被孩子咽下會有潛在緻癌的風險。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11

切忌給孩子用紫藥水

2、頑固型鵝口瘡的治療:

頑固型鵝口瘡是指孩子鵝口瘡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反反複複不易痊愈的病例。在治療前我們要反複查找原因,尤其是孩子嚴重營養不良、長期腹瀉、其他先天性疾病、免疫低下、長期應用抗生素等這些因素,查明原因,我們對原發病進行規範治療,才能使鵝口瘡得到有效的治療。因此,頑固型往往病情比較複雜,且有原發疾病,家長不要自行處置,贻誤病情,要到醫院規範診療。

加強營養支持及對症治療:尤其營養不良孩子我們要加強營養支持,保證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的需求。如動物肝髒、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的供給,小嬰兒要盡量母乳喂養。

足量、足療程抗真菌治療:在抗真菌治療基礎上,可以制黴菌素加克黴唑口服抗真菌等綜合治療。鵝口瘡期間,盡量避免使用激素類藥物及抗生素以免,造成菌群失調。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12

足量、足療程抗真菌治療

▶ 治療原發疾病:對營養不良的孩子要積極補充營養,腹瀉要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長期抗生素應用應調整應用,盡量不用廣譜抗生素;如果有先天性疾病要積極會診随訪,進行适時治療。

貼士二:家長切忌用毛巾或手帕擦拭孩子口腔黏膜附着物,這樣不但擦拭不掉,還易引起口腔粘膜損傷,同時繼發細菌感染,甚至會引起敗血症。如果明确了是免疫發育缺陷病,我們就要慎重接種減毒活疫苗,而是選擇滅活類疫苗。

五、怎樣進行嬰兒鵝口瘡的正确護理方法呢?

▶ 積極進行嬰兒口腔清潔護理:嬰兒出現鵝口瘡,要堅持每天至少2~3次口腔清潔衛生,用2%碳酸氫鈉溶液或生理鹽水,消毒棉簽由内而外、至上而下對口腔上下、内外側緣、牙龈、舌一一清潔。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13

口腔要清潔

▶ 加強哺乳衛生、消毒:母乳喂養前,母親乳頭及手要清洗幹淨,方可給孩子哺乳;人工喂養的奶瓶、奶頭、嬰兒餐具均要每次用前清潔并煮沸消毒;奶瓶及餐具要風幹、并分開獨立放置。

衣物、玩具的定期清洗消毒:孩子的衣物應每日清洗日曬并更換,有條件的家庭将衣物除螨和消殺,盡量不用含堿性的清洗劑,以免過敏而使用激素;玩具依然要定期每日一次清洗消毒,毛絨玩具可以用含氯消毒液噴消。孩子哺乳前将其小手清洗幹淨。

口腔護理小貼士:孩子口腔護理及服藥以後,盡量不要馬上給孩子哺乳,以利于達到一定口腔護理效果。可用全脂奶粉1湯匙 少許白糖 開水沖服,每天2-3次,服用2天後鵝口瘡也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切忌不能徒手或用銳器刮、剝鵝口瘡。

五、嬰兒鵝口瘡有哪些預防措施呢?

嬰兒鵝口瘡還是以預防為主,加強護理是基礎,規範治療為輔的原則:

1、保證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

嬰兒要保證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及營養平衡;尤其要預防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症;如果營養需求跟不上,會導緻孩子免疫低下,而誘發真菌感染。

建議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好處多,各種蛋白及營養物質比例合适,還富含各種免疫蛋白,容易嬰兒消化吸收,不易腹瀉。

合理添加輔食:嬰兒在6個月以後要開始合理添加輔食,已補充後母乳中營養成分的不足,尤其是免疫球蛋白和各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需求,避免嬰兒腹瀉、佝偻病及缺鐵性貧血發生。要合理的補充維生素D、C、B、鐵、鋅、鎂等,如如動物肝髒、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可以預防鵝口瘡。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14

合理添加輔食

2、預防各種病原體感染:

加強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哺乳衛生習慣:母乳喂養前後,習慣于乳頭及手清洗幹淨方可給孩子哺乳;人工喂養的奶瓶、奶頭、嬰兒餐具均要每次用前清潔并煮沸消毒;奶瓶及餐具要風幹、并分開獨立放置。

奶具、餐具及衣物按時清洗消毒:加強奶具、餐具獨立清洗消毒;一人一餐制;衣物應每日清洗日曬并更換,不用含堿性的清洗劑;玩具每日一次清洗消毒。孩子哺乳前後将其小手清洗幹淨。要有心給孩子選擇簡潔、透明度好、有繪圖色彩明亮的奶瓶,吸引孩子多喝乳汁。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15

清洗消毒

養成每次哺乳及飲食口腔清潔的習慣:每次哺乳後用清水清潔嬰兒口腔;哺乳後要習慣拍膈,以免嘔吐及反流。注意适當飲水,利于加快代謝。

母親有黴菌感染建議選擇剖宮産:母親要做好孕前、孕期檢查,如果有黴菌性陰道炎,比如外陰瘙癢、分泌物有豆腐渣樣物質,就要早期治療,如果到分娩前念珠菌檢驗陽性,建議選擇剖宮産,而非陰道分娩,避免孩子感染。

3、多曬太陽和戶外活動,增強體質:

孩子2個月以後要出門曬太陽,每日2次,每次20分鐘,以促進鈣磷代謝,預防佝偻病,同時出門曬太陽、吸收新鮮空氣和适當活動有利于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增加抵抗力有好處。曬太陽時開始不要直接強光對射孩子的眼睛,做适當的遮蔽,保護孩子眼睛發育。

鵝口瘡的感染菌是白色念珠菌嗎(别不把鵝口瘡當回事)16

加強口腔護理是基礎

綜上所述:今天我們給家長介紹了嬰兒鵝口瘡,鵝口瘡看似局部病竈,但是如果我們不重視,嬰兒不但多發,而且容易反複,同時容易蔓延至全身疾病,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這個小小鵝口瘡,要從預防做起,從好的衛生習慣做起,就可以有效的将黴菌感染擋在孩子的口腔之外,确保孩子健康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