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肯德基沒有雞腿

肯德基沒有雞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22:01:04

肯德基沒有雞腿(肯德基也無雞可做)1

很多人小時候應該都聽過流傳的一個恐怖故事: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有個白胡子老頭開了一家詭異的養雞場,裡面的雞寶寶有八個翅膀六條腿。每次聽到這裡,年少無知的人類幼崽們多半會吓得哇哇大哭,見了肯德基拔腿就跑。

當然,長大之後這種謠言不攻自破,但如今,肯德基恨不得世界上真的有八個翅膀六條腿的雞,至少那樣不會“無雞可做”。9月26日,“美國肯德基無雞可做”沖上微博熱搜,因為無骨雞肉供應不足,肯德基決定暫時取消面包雞柳的廣告宣傳。

不止肯德基,美國知名快餐品牌Wingstop也在近日宣布,因為雞翅大量缺貨,不得不開發新的産品替代;9月份,部分地區的麥當勞宣布暫停供應脆香雞翅;芝加哥一家快餐廳的老闆表示,食材清單上有三分之二的食材都供應不足。

三年前,肯德基就曾因為沒能和新的配送商達成合作,雞肉供應不上,而被迫臨時關閉英國和愛爾蘭境内的數百家門店,如今供應方面的問題更加凸顯,最新數據顯示,美國8月份禽類供應量同比減少20%。

肥宅快樂雞沒有了,肯德基“巧婦難為無雞之炊”,而陷入這種困境的也遠遠不止肯德基一家。

肯德基們正在逃離“養雞場”

二戰之後,肯德基逐漸在美國快餐市場上嶄露頭角,這個炸雞品牌從此在世界各個角落裡都生根發芽。吃雞無論是哪個地方都是餐桌上的主流,據悉,桑德斯上校在創辦肯德基的時候,要保證作為原材料的每一隻雞都豐滿肥美,最好肥美到雞油黏滿手指。

肯德基的明星産品之一“吮指原味雞”很大程度上就是老爺子對食客吃雞最大的期許,就連“吮指回味,自在滋味”這句經典廣告詞一用就是六十四年,直到2020年8月份,才因為疫情期間的個人衛生防控而停用。

從1952年到現在,肯德基無疑用六十多年的時間将吃雞生意做到了極緻。如今,吃雞生意顯然沒有那麼好做了,最明顯的就是肯德基正在“曲線救國”,眼花缭亂的新品将這個炸雞品牌漸漸淹沒在消費洪流裡。

據不完全統計,肯德基一年得有40種到50種的新品上市,此前僅一年時間,肯德基就推出了20款主食、28款小吃、7種飲料。但這幾年推出的新品越來越脫離曾經的菜單範圍,簡單來說,炸雞類的産品在肯德基新品中出現的身影一次比一次少,甜品、飲料、素食或者快煮類産品充斥其中。

比如2021年上半年,肯德基推出的新品就有麻辣香鍋堡、小龍蝦堡、芒果冰激淩、櫻花瑪奇朵、白桃雪芭、汁汁厚牛堡、愛心雞塊等等,去年還跟風賣起了螺蛳粉,除了一個雞塊跟雞有關,其他基本毫無關系,就連漢堡都變得五花八門。

肯德基似乎不想繼續雞肉生意了,去年10月份,肯德基就曾官宣推出植物肉系列,包括植物肉漢堡與植物肉黃金雞塊。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個經典的炸雞品牌也開始走起“黑科技路線”,不僅追捧其大熱的植物肉,2020年還與俄羅斯一家3D 生物打印公司合作,以共同開發 3D 打印雞肉。

種種迹象将肯德基的原材料困境暴露無遺,當然為難的不止肯德基一家。就目前看來,快餐市場上雞肉産品肉眼可見地減少,以漢堡為例,盒馬此前推出過植物肉漢堡,單個售價差不多60元;麥當勞在芬蘭和瑞典全部門店推出過 McVegan 素食漢堡,在德國推出無肉漢堡;在英國,肯德基已經在對素食炸雞和素食雞肉漢堡進行研發;漢堡王也與人造肉公司達成合作。

肯德基沒有雞腿(肯德基也無雞可做)2

麥當勞在德國推出的無肉漢堡,肉餅為雀巢的 Garden Gourmet Incredible Burger

這種産品趨勢直接刺激了海外的人造肉市場,據美國市場調查咨詢公司Marketsand Markets預測,2019年全球植物肉市場規模約為121億美元,預計每年将以15%的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将達到279億美元。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毛利率高達30.2%。

肯德基為什麼無雞可炸了?各種新聞報道最常規的解釋就是疫情影響了市場供應鍊,但事實上,除了這一點,不少國家的雞肉供應早在幾年前就出現了危機。就受影響嚴重到上了熱搜的美國而言,2016年,華盛頓郵報爆出,美國最大的肉食供應公司“泰森食品”涉嫌聯合其他公司操控美國雞肉價格。

一直以來,美國消費市場上都有嚴格的“雞肉指數”,但從2015年以後,Georgia Dock雞肉指數就出現了明顯的偏離,當其他所有指數都在從2014年的1.2美金/磅縮減到0.7美元/磅時,隻有Georgia Dock仍然在1.1美金/磅。

據悉,其他指數的變動是來源于消費者的終端價格,隻有Georgia Dock的價格是從幾家雞肉供應商提供的價格産生。當Georgia Dock的價格明顯高于其他價格指數便意味着泰森食品在内的雞肉供應商的價格要明顯高于市場價格。

公開資料顯示,泰森食品占據了美國肉食市場的約20%的份額,具體來看,美國消費者食用的雞約21%是由泰森食品養殖的。巨頭的威懾與供應鍊的雙重壓迫,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美國雞肉自由雪上加霜。

全球“吃雞”大戰

雞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數量最多的鳥類,從羅馬時期走上餐桌,到現在還是吃貨心裡不能割舍的白月光,連周星馳都在電影裡對雞翅情有獨鐘。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的數據,全世界每年要吃掉超過660億隻雞,按照香飄飄的邏輯,這些雞圍起來能夠繞地球500圈。

史料記載,雞最開始出現在人類社會主要是為了觀賞,羽毛與雞冠都是比雞肉更有價值的東西。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食材性較強的母雞取代好鬥漂亮的公雞成為“雞圈”的新頂流,據悉,維多利亞女王對雞的喜愛引發了所謂的“母雞熱”。

有資料記載,當時兩隻母雞的價格在上流社會高達700美元,這個價格就算是放到現在也是天價,養雞甚至成為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緻富手段,直到1855年,養雞泡沫才破裂。1950年以後,随着養殖技術的進步,大規模商業化養雞時代到來。

美國的肉雞生産量位列全球第一,其次是巴西與中國,飲食的快餐化導緻美國人極度愛吃雞。公開數據顯示,美國的肉雞年出欄量由 1954 年的 10.5 億羽提升到 2012 年的 84.4 億羽,而其中規模在10 萬羽以上的大型養殖場出欄比重由 1959 年的 28.5%提升到 2012 年的 99.4%。

與此同時,美國對肉雞的年人均消費量達到了驚人的47公斤,而巴西是5.7公斤,中國由于肉類資源豐富,養殖場出來的肉雞口感又略顯柴淡,比不上土雞鮮美,這個數字隻有5.7公斤,中國肉雞養殖從1981年的全國存欄0.4億隻到2011年的全國存欄40多億隻,30年間增長了100多倍,盡管産量占世界前三,但肉雞在我國的産量隻占全國肉類總産量的9%。

肯德基沒有雞腿(肯德基也無雞可做)3

國内肉雞市場需要急劇增長很大程度上是肯德基與麥當勞等快餐品牌遍地開花。2020年數據統計,肯德基母公司百勝在中國的門店達到10506家,麥當勞的門店數量則是3787家,德克士的門店是2760家,華萊士更是超過了肯德基與麥當勞的總和。

其他吃雞品牌也随處可見,楊銘宇黃焖雞米飯在全國門店數量已超過6000家;正新雞排如今全國門店數已突破2萬家;主打炸雞的品牌“叫了個炸雞”和“叫了隻炸雞”也都做到了數千家店的規模等等。

美國肯德基無雞可炸,俯瞰世界各個角落,吃雞大戰也都一觸即發。我國不缺雞肉吃,但疫情期間的養殖與運輸成本的上升也不可忽視,雞肉的價格從2020年就跟着水漲船高。據卓創資訊數據,去年11月裡白羽肉雞的均價一周之内漲了0.49元/斤,全國主産區肉雞收購均價3.66元/斤,環比漲幅15.46%。

不過所幸這種現象沒有持續太久,2021年以來,國内的雞肉市場情況明顯好轉。國外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除了本土雞肉供應緊張之外,這幾年來,各國的雞肉出口競争已經到達了水深火熱的程度。

以中國的雞肉進口為主,我國龐大的消費市場一度被其他肉雞養殖大國你争我搶。數據顯示,近5年中國進口雞肉40到50萬噸,占國内雞肉産量的4%到8%。美國的雞肉份額萎縮後,巴西逐漸取代美國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進口雞肉來源國。

但《2017~2023年中國雞肉行業市場競争格局及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進口自其他國家雞肉的份額有所提升,除了巴西,比如新增泰國、阿根廷、智利、波蘭。此前,中國又與烏克蘭達成了雞肉貿易。

同時,開放了五家白俄羅斯禽類産品加工廠向國内供應禽肉産品,根據白俄羅斯農業與食品部數據顯示,對華的雞肉出口量可能在每年5到10萬噸之間。吃雞大戰從未停止,隻是可以預知的是,美國最先敗下陣來。

美國吃貨失去快樂?

美國熱衷于吃肉,不僅僅是雞肉,作為世界肥胖率最高的國家,美國人均肉類消費量每年超過100公斤。隻是這兩年以來,美國吃貨的快樂少了很多,失去可肥宅快樂雞不是重點,重點是整個美國的食品供應都大幅度縮水。

據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的數據,2020年4月份,美國零售商報告的家禽缺貨率為15.8%。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過去一周被屠宰用于肉類加工的牛、豬和羊至少減少了25.6%,折合下來大約是76.7萬頭。

去年,美國從三月份到四月份,全國範圍内儲存冷凍的豬肉數量為2.81億公斤,一個月下降了4%。“今日美國”發布過一份報告,美國150多家最大的肉聯廠都感染率最高的幾個地區,2020年4月份,北美多個大型屠宰場與肉食加工廠被迫停工,豬肉産量下跌了約10%,牛肉産量下跌了約24%。

美國家庭都要快吃不起肉了,供應匮乏下導緻肉類價格節節升高,4月以來,美國的批發牛肉價已上漲約25%,批發豬肉價也上漲了約15%。從2020年以來,美國的物價就一直在飛漲,5月份美國食品價格環比漲了0.4%。

進入2021年,這種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了。某留學生平台甚至還發出了“留美學生生活成本研究報告”,2021年6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5.4%,創下2008年8月以來最大的漲幅,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

肯德基沒有雞腿(肯德基也無雞可做)4

今年6月到7月,食品CPI整體上漲0.7%,與2020年7月相比,食品價格整體上漲了3.4%。同去年相比,可以說美國所有零售食品的價格都在上漲,今年漲幅最大的不是肉類,是水果。據悉,截止目前為止,美國的新鮮水果價格漲幅最大為4.9%。

雞蛋、牛奶、零食等家庭食品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9%,全年的魚類和海鮮類産品價格将上漲3.0% 至 4.0%,所有食品的CPI平均上漲2.4%。根據預測,2021年全年,家庭食物的價格預計将上漲 2.5% 至 3.5%,外賣食物的價格預計将上漲 3.5% 至 4.5%。

在肯德基被爆出無雞可炸的時候,還有新聞報道美國鬧起了“蟹肉荒”。 9月蟹肉價格上漲至每磅50-60美元,電商平台的售價甚至高達121美元,遠高于過去五年19-30美元的均價區間,暴漲約590%,不少餐廳因此直接下架了蟹肉餐品。

此外,珍珠奶茶裡也沒有了珍珠,熏肉、吐司和椰子水的短缺也讓美國吃貨們一片哀嚎,咖啡的價格更是連續漲價50%,創下五年來最高紀錄。但悲劇不會像潮水一樣,快速襲來又快速褪去,美國的物價眼看已經兩年居高不下了,令吃貨悲痛的是,根據多方預測,2022年食品價格還會漲。

有數據顯示,預計美國2022年家庭食品價格預計上漲 1.5% 至 2.5%,外賣食品價格預計上漲 3.0% 至 4.0%。這樣看來,僅僅失去炸雞也不算什麼大事。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