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輩當自強再鑄航天新輝煌?來源:人民日報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我輩當自強再鑄航天新輝煌?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來源:人民日報
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刷新紀錄,進入創新發展“快車道”。“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遊星辰,重大工程成就舉世矚目。航天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航天發射能力顯著提升,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突破,航天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太空探索範圍更深更廣,深空探測能力持續增強
今年4月24日,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征集的獲獎名單。“中長期月面微型生态循環系統實驗”“月球永久陰影區‘人造冰花’觀測儀”“探秘小行星上的漩渦規律”……來自全國各地青少年的創意設計承載着航天夢想,飛向更深更遠的廣袤宇宙。
夢想的種子植根于實踐的沃土。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航天自立自強取得衆多創新成果,腳步越走越遠、成果越來越豐碩、應用越來越廣泛,成為國家高科技創新标志。2016年,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複設立的中國航天日,不僅是航天人的節日,也成為激發社會各界特别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廣泛參與的重要平台。
從“嫦娥”探月到“天問”探火,再到“羲和”逐日,我國太空探索範圍更深更廣,深空探測能力持續增強。
探月工程三步走完美收官,開啟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2020年12月17日淩晨1時59分,懷揣1731克月壤的嫦娥五号穩穩降落。這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再次完成從月球采樣返回的壯舉,創造了5項“中國首次”,也标志着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順利完成。“月球探測是國際宇航界深空探測領域的第一站,也是中國航天界深空探測領域的首選站。”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原局長栾恩傑院士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探月工程不斷創新突破。嫦娥二号成功實施圖塔蒂斯小行星飛越探測;嫦娥三号首次實現中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軟着陸,玉兔号月球車完成月球表面巡視探測;嫦娥四号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着陸,傳回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嫦娥五号采樣返回,為後續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火星探測邁出了我國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實現了從地月系到行星際的跨越。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号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式啟航。2021年5月15日,經曆了4億多公裡的飛行,天問一号在火星烏托邦平原成功着陸,留下中國印記。截至今年5月1日,祝融号火星車累計行駛1921米,在火星表面工作342個火星日。以火星探索為起點,我國在深空探索領域已确定了下一個方向,木星、土星等更遙遠的行星,都等待着我們探索。
正式邁入空間探日時代,實現太陽空間探測零的突破。2021年10月14日,我國成功發射太陽探測科學技術實驗衛星“羲和号”,正式邁入空間探日時代。“羲和”探日實現破冰之旅,“誇父”計劃将研制、發射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衛星,對太陽進行科學觀測。對于太陽探測計劃的後續發展,中國航天也設計了分步實施的“三步走”計劃,為太陽探測貢獻中國方案。
載人航天邁入新階段,中國人有了自己的空間站
這是一個載入中國航天發展曆史的重要時刻。
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乘坐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行任務取得成功,标志着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圓滿完成,中國空間站即将進入建造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不斷發展,執行一系列重大飛行任務,一次次刷新“中國高度”。
航天關鍵技術持續獲得重大突破。2013年6月26日,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圓滿完成我國載人航天首次應用性飛行,一堂40分鐘的科學課,在千萬青少年心底播下科學與夢想的種子;2016年11月18日,景海鵬、陳冬在太空完成33天中期駐留,為後續的中國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2017年4月20日,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号發射升空,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二号空間實驗室完成首次“太空加油”,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這一關鍵技術的國家。
“常駐”太空的夢想一步步實現。2021年4月29日11時23分,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我國空間站建造進入全面實施階段;2021年6月17日18時48分,神舟十二号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神舟十三号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完成長達半年之久的太空飛行任務……
從火箭和飛船的總裝車間,到發射場、衛星測控站點,航天人以奮鬥者的精神、攀登者的姿态,向着建成空間站目标邁步前進。烈日灼灼,海浪滔滔,西沙衛星觀測站緊鑼密鼓地為航天觀測任務做準備;文昌發射場通信站,航天護線分隊穿樹林、爬陡坡、鑽涵洞,全面排查長達幾百公裡的通信線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機械臂産品副總師胡成威和團隊深耕技術、專注鑽研,使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幾個掌握大型空間機械臂核心技術的國家……
“永遠做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的奮鬥者、攀登者!”神舟十二号航天員乘組的豪邁話語,代表着全體航天人的心聲。
2022年是完成空間站建造的決戰決勝之年,又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30周年。建造中國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是實現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的重要标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表示,載人航天工程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投入較少、發展較快、成果較多、可持續的、富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未來,中國載人航天将會從近地空間走向地月空間,進而邁向深空。
自立自強勇攀高峰,航天科技成果競相湧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天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大火箭、北鬥導航、高分衛星等重大成果競相湧現,航天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展示着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和勇氣。
運載火箭升級換代,進入空間能力顯著增強。研制成功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号,标志着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發射能力顯著提升,僅用了33個月就實現第四個100次發射周期,打破中國航天紀錄;長征十一号成功實施我國首次運載火箭海上發射,長征八号首飛成功,長征七号甲成功發射,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型譜進一步完善;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取得突破,為後續運載能力再次跨越發展奠定基礎。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表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發射成功率、入軌精度等方面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航天科技惠及民生,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我國在軌運行應用衛星數量超過500顆,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在多領域廣泛運用。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号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如今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夠獲得北鬥系統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高分家族”形成高時間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通信衛星累計為國内1.4億戶家庭提供直播衛星電視服務,風雲衛星提供天氣預報精準服務;超過2000項航天技術成果實現移植深耕,推動了智慧城市、太空育種等新業态發展。
空間科學不斷突破,探索未知中彰顯中國智慧。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航天圍繞宇宙起源和演化、太陽系與人類的關系等科學主題,論證實施空間科學計劃,開展空間科學探索和實驗研究,深化基礎理論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為前沿科學研究提供重要手段。借助“慧眼”,科學家觀測到黑洞爆發的全過程;通過“悟空”,發現了宇宙射線能譜精細結構;“張衡一号”構建了全球地磁場參考模型;“嫦娥五号”證明了月球19.6億年前仍存在岩漿活動……
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回信勉勵廣大航天青年,“希望廣大航天青年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勇于創新突破,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發出青春的奪目光彩,為我國航天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再立新功。”一代代航天人将赓續傳承、接力奮鬥,在浩瀚太空留下越來越多的中國身影。這也激勵着更多航天人銳意進取,托舉起中華民族的航天強國夢想,彙聚起實現中國夢的蓬勃力量。
向着星辰大海,進發!(本報記者 馮 華 餘建斌)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23日 06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