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的特點與發展現狀
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是德國的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創立的一項音樂教學體系。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上個世紀八十初年代由上海音樂學院的廖乃雄教授引進到中國的。
一經傳入迅速的在我國發芽開花。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強調人本主義,認為音樂教育必須以人為本,一切從學生出發,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
主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願意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核心是“原本性”,認為音樂必須與舞蹈語言相結合、人們必須參與其中,這種自然地、能被人體會的、全員參與的音樂教學更适合幼兒教育思想。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與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适用性
在原本性為核心的教育理念下,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一直主張的是主張綜合性、親自參與性、節奏基礎性、即興創造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
(一)綜合性教學原則,豐富教育内容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是因音樂作為藝術手段的審美教育,是一種綜合類的音樂教育活動,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所遵循的綜合性原則,除了對兒童進行演唱和演奏教育之外,還加入了即興舞蹈、聲勢律動、遊戲、朗讀等一些有趣的藝術内容。這些綜合的藝術活動不僅能夠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還能夠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二)親自參與的教學原則,增加幼兒自信心
親自參與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另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要求受教育者積極的加入到活動中,而奧爾夫教育體系裡所推崇的聲勢練習、身體打擊樂、奧爾夫樂器由于簡單易操作,容易上手學習,有效的降低了兒童主動地去參與學習和創作音樂的門檻,與此同時也提高了兒童的參與的積極性和從中獲得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節奏基礎性原則,化繁為簡提升興趣
奧爾夫音樂體系主張節奏基礎性,這是奧爾夫音樂創造的一個重要的特點。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是音樂的重要要素,傳統的節奏訓練比較單一、枯燥。而遵循原本性的特點,通過動作節奏與語言節奏相結合的訓練,對于培養學前兒童的節奏感更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這種結合了人聲、動作、語言的訓練,在行進跳躍或者身體的律動中訓練節奏感的方法打破了傳統的訓練模式,更有理由學前兒童的接受,也提高了兒童對節奏訓練的興趣。
(四)即興創造性原則,激發想象創造力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任務之一是培養學前兒童的音樂創造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所提倡的原本性就是即興性和創造性。其主張從即興的角度出發形成一個自由而有序的課堂形式,将即興融入到音樂、語言、節奏、樂器等教學中。兒童通過遊戲時的自由即興開始,在老師的啟發和鼓勵引導下從而演唱或者表演自己創作的小的音樂、節奏片段,這樣輕松有趣的活動過程,使得幼兒沒有技術上的負擔,卻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創造性。
三、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面臨的問題
中職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入學前大多數都沒有進行過專業的音樂學習訓練,所以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老師如何能讓學生迅速的掌握音樂技能,成為了一項重要的挑戰。而在學生掌握音樂技能之後,他們隻能被成為一個優秀的音樂操作者,并不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學前兒童教育者。
這對于學前教育專業而言,是一件十分尴尬的難題。如今中職音樂教育課使用的教材、教學内容都與幼兒園的實際發展需要存在脫節的現象。
很多學生在進入幼兒園實習返校之後,普遍反映了在學校學到的東西用不上,不知道怎樣組織一節音樂課等問題。這都是現如今一部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存在的問題。怎樣讓學生們熟練地掌握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技能、方法和内容,了解音樂教學教學理念,能夠在離開校園之後迅速的适應工作崗位,是如今的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
四、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引進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的必要性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音樂專業度要求不高,對于音樂基礎薄弱的中職生而言,其原本性的、開放性的教學方式和具有遊戲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不但能夠讓他們很快的掌握适用于以後教學的專業知識,并且通過奧爾夫音樂課程,能夠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們對藝術的興趣和個人的感悟力、創造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了培養兒童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引導幼兒多參加藝術活動,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并由此愛上參與藝術活動。
鼓勵幼兒園老師多創造讓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這與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的原本性音樂不謀而合。這種綜合了歌曲、聲勢、律動、遊戲等活動的綜合教育方式,對于我們學前教育的音樂領域來說是一個極好的借鑒。
而今,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已經傳入中國了三十多年的時間,經曆了起步和發展期,結合了中國的音樂素材之後,本土化的奧爾夫課程更适用于我國的中職學前音樂教育課程。由此,筆者認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課應引進奧爾夫課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如果你對奧爾夫音樂教師報考學習感興趣,可關注公衆号小馬職考,共同學習交流!
分享轉載隻為網友交流學習知識,如無意中侵犯了你的權利,請聯系予以修改或删除
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