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9月26日電題: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奮發有為——山東:加速動能轉換邁向綠色發展
新華社記者王念、陳灏、袁敏
這是位于山東省濰坊市的濰柴工業園(9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走進濰柴工業園南門,十字路口高聳的“科技塔”映入眼簾,液晶屏的2030年倒計時精确到秒。
對這一倒計時的設置,濰柴員工都深知其然。員工梁時英解釋說:“到2030年,濰柴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等新能源業務,要引領行業發展。現在大家正鉚足勁沖刺,争取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錨定發展目标,作為我國柴油發動機龍頭的濰柴集團,正加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向着更高發展質量挺進。
在山東省濰坊市,濰柴動力首席技師王樹軍(右)在工作(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濰柴動力“一号工廠”在建的四期工程柔性生産線上,首席技師王樹軍放下錘子和手電筒,摘下被油污浸透的手套,扭過頭對同事說:“機床的密封問題解決了,等會兒試試車!”
這台機床位于十多道生産工序的居中環節,王樹軍已經“調理”了兩天,“我們力争四期工程在10月上旬完工。”
工作人員在位于山東省濰坊市的濰柴(濰坊)材料成型制造中心生産車間工作(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2005年投産的“一号工廠”,生産設備已曆經多次更叠,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産品排放标準也從“歐II”上升到“國六”。
“現在的柴油機工作時很安靜,也沒有明顯的尾氣,可以媲美乘用車動力。”王樹軍說,“一号工廠”的産品叠代,見證着中國柴油發動機綠色發展之路。
裝備升級、産品升級帶動智能化、綠色化提檔,推動傳統動能升級,這樣的轉變在濰柴持續發生。
在位于山東省濰坊市的濰柴(濰坊)材料成型制造中心的生産車間,一台機械手在工作(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濰柴(濰坊)材料成型制造中心的鑄造線上,鐵水滾滾、熱浪蒸騰,機械手、機械吊臂占據了工位,隻在叉車駕駛、鐵水熔煉等環節才有人工操作。
制造中心副總經理王永吉指着正流淌着鐵水的熔煉線介紹說,中心自動化率已經超過60%,“還會繼續提升”。
在山東省濰坊市,濰柴集團的工作人員在一條新的生産線上安裝調試設備(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晚上9點,研發中心燈火通明。G401會議室,幾名年輕的研發人員一邊交流技術問題,一邊點動鼠标。25歲的工程師付萬鑫已經在這裡臨時辦公兩個月,和同事們正在向着柴油機本體熱效率52%的新世界紀錄沖刺。
濰柴集團是山東企業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的生動例證。
在山東省濰坊市,濰柴集團25歲的工程師付萬鑫在工作中(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2021年10月,到勝利油田考察時強調,要集中資源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提升能源供給質量、利用效率和減碳水平。
在位于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的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10号注氣站,一名工作人員在檢查設備(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我們牢記囑托,在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上下功夫,不斷擴大二氧化碳在石油勘探、開發中的應用。”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注汽技術服務中心二氧化碳項目部經理屈龍濤說,不久前,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正式投入商業化運行,15個注氣站每年可利用二氧化碳100萬噸。
在山東省濰坊市,濰柴集團的工作人員在發動機生産線上工作(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當前,山東正以堅決淘汰落後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為原則,大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截至去年底,全省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31.7%,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産值的比重達到46.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