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郜陽
新民晚報新媒體 鐘荷
“希望讓世界聽到更多中國青年的聲音”
在這篇推送的開頭
如果有人問身邊的外國朋友
最喜歡的中文歌曲是什麼
外國朋友可能會皺起眉頭
不是外國人對其他中文歌曲不感興趣
而是“實在聽不懂”
這首英文版《小幸運》的翻譯不僅做到了押韻,還十分傳神
于是,一群熱愛英語和音樂的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生決定學以緻用,向世界傳播中文歌曲。除了讓更多的人理解中文歌詞的意思,更要保留中文歌詞的音韻美和動人故事。
自傳紀錄片《讓中國歌曲的美漂洋過海》
他們為團隊起名為“MelodyC2E”
“C2E”即“Chinese to English”
意思是将旋律從中文傳播到英文
團隊計劃每周翻譯一首中文歌,并附上演唱
去年底,在中國外文局主辦的第一屆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上,MelodyC2E團隊獲得了全場最高獎項,成為上海高校中唯一摘得該獎項的團隊。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頒獎典禮現場,前文中的視頻令大家走進了他們。
一切都要從團隊創始人潘江浩說起
上外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的潘江浩在大二時承擔了學校的一次接待任務,他對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的一句“我們希望聽到更多中國年輕人的聲音”記憶猶新。
潘江浩與同院的林洪瑩就開始思考
我們能做什麼
讓世界更多地聽到中國年輕人的聲音
MelodyC2E就是他們的答案
他們希望全世界的人能突破語言屏障
欣賞到中文歌曲的動人故事和動聽旋律
《以人民的名義》也在MelodyC2E的歌單中
MelodyC2E認為:對中文歌曲的轉換并不嚴格是傳統意義上的“翻譯”,而是一種“再創作”。
大家覺得,語言的屏障并不影響美的表達,隻要翻譯恰當,仍然能傳遞歌詞的音韻美。
光看英文的話大家能猜出歌名嗎?答案是↓↓↓
隻能說這波押韻我服!
歌詞的翻譯少不了功底硬
實力強的“英語狂人”
MelodyC2E的三位主要譯者陳路雲、何廣泰和黃婧薇,都是上外在讀的學子。作為MelodyC2E團隊的“中流砥柱”,他們不僅要保證語法和時态的正确、句子的通順,還要考慮英語的說話習慣。
這群年輕人,正努力讓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
何廣泰曾把《菊花台》中“菊花殘,滿地傷”一句翻譯成“Petals worn, people mourned”,被團隊成員“驚為天人”。
他說:“翻譯是用自己的語言将自己的理解融入進去,翻譯有時會遇到瓶頸,就會把自己置身于歌曲的故事場景中,反複地哼唱、感受。要跨過語言的束縛,除了合适的用詞,更要與歌曲産生共鳴,把故事講好。”
除了英文歌詞,MelodyC2還會在每首歌曲後附上單詞的注釋與歌曲的主題。
2016年的初秋
團隊發布了第一首英文版中文歌《遇見》
每一次推送的英文歌詞後
都會貼心地附上英文單詞、短語的注釋
和創作的靈感來源
一來方便讀者理解
二來希望為喜歡英語的粉絲們帶來英語知識
2年來,他們已經累計了60首作品。
《追光者》《小幸運》《知足》……他們已經發布了英文版中文歌60首,很多歌曲收獲了數萬的浏覽量,在多個社交平台上廣泛傳播。
大家的肯定是MelodyC2E創作的動力
最令他們感動的
是公衆号裡的一條留言
“在巴黎的出租車上竟然聽到了MelodyC2E翻譯的歌”
這些上外學子的創作已經漂洋過海
感動到了更多遠在異國他鄉的炎黃子孫
除了翻譯歌曲,他們還配上了原創MV。
“希望全世界都能欣賞到中文歌曲”
這是團隊所有人的心願
他們期待之後遇到外國友人時
能自豪地告訴對方
嘿,我有一個新歌單要推薦給你!
為這群将中國聲音傳遞出去的青年點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