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
1、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照顧到右邊部分比較長,所以言字旁的豎畫要拉長。
2、“吾”,這一橫畫之間的距離大緻相同。整體取狹長之勢,不要太寬。
3、“口”,寫得扁平一些,能托住上部即可,不要太寬,否則會顯得“笨”。
二、叫
1、筆畫少的字,注意寫得朗闊一些。
2、口字旁,稍有向上斜的走勢。
3、右邊部分,筆畫要交待得清楚一些,這樣整個字的“骨架”就立得起來。對于筆畫少的字,這一點尤其重要。
三、憂
1、豎心旁,這裡先寫兩點,再寫豎畫。注意豎畫行筆的輕重變化。
2、“尤”的橫畫,适當地縮短,達到“避就”的目的。
3、撇畫收斂,鈎畫舒展,最後的點畫不宜小。
四、傲
1、單人旁,有疊筆的動作。這其實是書寫時速度比較快,所以會有這樣自然的動作。
2、左中右結構的字,中間部分會有上下位置的變化,但是一般都寫得比較窄,這一點值得注意。
3、反文旁,一個比較經典的寫法可見圖示。這裡用的是直捺,也有用反捺的,是同一筆畫的不同變化。
五、坦
1、提土旁的豎畫,和豎心旁的豎畫,有着大緻相似的輕重變化。而且,順勢寫提,提畫注意與右邊的呼應。
2、“日”字采用上寬下窄的寫法,是為了變化,也是為了與稍長的橫畫形成對比。
六、輕
1、左右結構,左窄右漸寬。
2、車字旁的橫畫,逐漸變斜。不宜寫得太寬。
3、右上部分,略呈“天覆”狀,因此,撇捺相交之處,相對要靠下一些。
七、倒
1、這裡的單人旁時分寫的,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拓展整個字的空間。尤其是筆畫少的字,如“仁”,可借鑒這一單人旁寫法。
2、“到”的左右關系很巧妙,也很微妙,建議依照圖解中的要點多練習。
3、利刀旁,短豎略斜,位置靠上,牽絲引帶長豎。長豎若能表現出曲直的微妙變化,則會顯得很生動,很靈逸。
八、冠
1、秃寶蓋,根據下部筆畫的多少來決定寬度的大小。若下部筆畫多,則秃寶蓋可以适當寫得窄一些。“農”字,亦是如此。
2、豎彎鈎,橫向拉長,“寸”字,則寫得窄長。
九、流
1、三點水,一般都寫得比較舒朗,呈縱向拉長的勢。
2、右邊部分,上部用的是弧點,其實是呼應右邊的提畫,而順勢縱向落筆形成的。《聖教序》中的其中一個“流”字,其弧點也是毛筆行筆時順勢而為形成的,而不是不顧筆勢呼應地去刻意雕畫它。
3、注意連折這一組合筆畫,折處夾角小。
十、将
1、豎畫有一定的弧度,熟練了之後,提和按就能體現這一變化。
2、左兩點和右邊部分呼應。
3、有部分,上緊下松,這一點要把握住。而《蘭亭序》中,“将”字則是取橫勢。
十一、雖
1、上下兩部分,“口”字左向傾斜造勢,“蟲”的末點遠而重,平衡重心。
2、上部“口”,寫得窄而長;下部“口”,寫得寬而扁。
3、中間豎畫宜正。
十二、我
1、最早這個字代表的是一種兵器,後來借作代詞。
2、中宮收,四圍展。所以内部緊湊,斜鈎拉長,上部伸出,下部側展。
3、右部的撇畫,位置不可過低,否則會使得中宮渙散。
十三、裁
1、同“我”的“戈”,斜鈎宜适當拉長,而左部則收得比較緊。
2、“衣”字,寫得緊湊,但是筆畫要交待清楚。越是細碎的筆畫,越要嚴謹。
十四、身
1、左上的銜接處,可以三者都分離,也可以其中二者接,而餘下不接。但是不宜三者都接在一塊。“白”、“自”等字,也是這樣。掌握這一點,可以處理好很多字。
2、豎鈎是關鍵,要長、直、挺,下身不宜短。
3、長撇是另一關鍵,要寫出“長劍”的感覺,腰間長劍,佩而虎虎生風。
十五、敢
1、左部窄長,長橫左伸,斜度較大。
2、反文旁,注意撇畫收,捺畫放。即使是用反捺,也要注意撇捺之間的呼應,以及撇畫收斂,捺畫舒展的關系。
十六、走
1、注意整體的結構布局,可見圖示的兩個矩形。注意堆疊方式。
2、注意長短、松緊的變化。
十七、然
1、高頻詞,甚至已經成為漢語的詞綴。左上寫得瘦長,不要太寬。
2、右上部分,較左部稍寬,但位置靠上。
3、四點底,注意點之間的自然呼應,這一點很重要,是使這個部首靈動多彩的關鍵。前三點逐漸上升,最後一點往下降。而且,前三點去,後一點回。這樣,整個勢才完整。
十八、生
1、上部撇和橫造勢,撇畫較大,橫畫較斜。
2、豎畫的起筆宜高,寫得直一些。
3、底部兩橫畫,有俯仰的變化。三橫并行,“生”的處理可提供一個範例。
十九、命
1、人字頭,撇和捺之間有一定的高低變化。這裡,右下有長豎,則上部的撇畫位置略低于捺畫。
2、左右兩部分,左較窄,右較寬,左較低,右較高。
3、豎畫,以寫出流動感為佳。
二十、用
1、外框如房屋支架,于包圍結構的字而言,尤其重要。所以最好筆畫寫得硬挺一些。當然,在作品的章法布局中,用圓筆的也有很多。
2、左部寬,略内收,右部框,略外拱。
3、中間部分,注意橫畫和豎畫之間的間距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