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考作文的選材方法

中考作文的選材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9 01:56:43

中考作文的選材方法?第27技 比照——綠肥紅瘦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中考作文的選材方法?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考作文的選材方法(中考作文技法第27技 比照)1

中考作文的選材方法

第27技 比照——綠肥紅瘦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論語》

【名家垂範】

冬日香山

梁 衡

要不是有公務,誰會在這天寒地凍的時節來香山呢?可話又說回來,要不是恰在這時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開三天會,就住在公園内的别墅裡。偌大個公園為我們獨享,也是一種滿足。早晨一爬起來我便去逛山。這裡,我春天時來過,是花的世界;夏天時來過,是濃蔭的世界;秋天時來過,是紅葉的世界。而這三季都遊客滿山,說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裝,南腔北調的話音,随處抛撒的果皮、罐頭盒,手提錄音機裡的迪斯科音樂,這一切将山路林間都塞滿了。現在可好,無花,無葉,無紅,無綠,更沒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個清淨的世界。

過去來時,路邊是夾道的丁香,厚綠的圓形葉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現在隻剩下灰褐色的勁枝,頭挑着些已彈去種籽的空殼。過去來時,山坡上是些層層片片的灌木,撲閃着自己霜紅的葉片,如一團團的火苗,在秋風中翻騰;現在遠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幾乎融在一起,很難覓到它的音容。過去來時,林間樹下是厚厚的綠茵,絨絨地由山腳鋪到山頂;現在它們或枯萎在石縫間,或被風掃卷着聚纏在樹根下。如果說秋是水落石出,冬則是草木去而山石顯了。在山下一望山頂的鬼見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曆曆在目。連路邊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來眼前,過去從未相見似的。可以想見,當秋氣初收,冬雪欲降之時,這山感到三季的重負将去,便迎着寒風将闊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軟葉;又将山門一閉,推出那些沒完沒了的閑客;然後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視大千,靜靜地享受安甯。我現在就正步入這個虛靜世界。蘇轼在夜深人靜時去遊承天寺,感覺到寺之明靜如處積水之中,我今于冬日遊香山,神清氣朗如在真空。

與春夏相比,這山上不變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後門就有十幾株兩抱之粗的蒼松直通天穹。樹幹粗粗壯壯,溜光挺直,直到樹梢盡頭才伸出幾根虬勁的枝,枝上持着束束松針,該怎樣綠還是怎樣綠。樹皮在寒風中成紫紅色,像壯漢羞臉。這時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間卻寂然不動了。我徘徊于樹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這紅日綠松,心中澄靜安閑如在涅槃,覺得胸若虛谷,頭懸明鏡,人山一體。此時我隻感到山的巍峨與松的偉岸,冬日香山就隻剩下這兩樣了。蒼松之外,還有一些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綠的針葉,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節。與松作伴的還有柏樹與翠竹。柏樹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與松呼應。翠竹則在房檐下山腳旁,挺着秀氣的枝,伸出綠綠的葉,遠遠地作一些鋪墊。你看他們身下那些形容萎縮的衰草敗枝,你看他們頭上的紅日藍天,你看那被山風打掃得幹幹淨淨的石闆路,你就會明白松樹的驕傲。他不因風寒而袖手縮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慚。我奇怪人們的好奇心那麼強,可怎麼沒有想到在秋斂冬凝之後再來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當我登上山頂時回望遠處,煙霭茫茫,亭台隐隐,腳下山石奔突,松柏連理,無花無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圖。焦墨筆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飾隻留本質。你看這山,他借着季節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楓樹的火紅,還有遊客的捧場,隻留下這長青的松柏來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無人。我邊走邊想,比較着幾次來香山的收獲。春天來時我看她的妩媚,夏天來時我看她的豐腴,秋天來時我看她的綽約,冬天來時卻有幸窺見她的骨氣。她在回顧與思考之後,毅然收起了那些過眼繁花,隻留下這铮铮硬骨與浩浩正氣。靠着這骨這氣,她會争得來年更好的花,更好的葉,和永遠的香氣。

香山,這個神清氣朗的冬日。

思考題:

在作者眼裡,冬日香山與春、夏、秋有什麼不同呢?

【名師指點】

好花還得綠葉襯

李 娜

俗話說:“好花還得綠葉襯。”

寫人詠物的文章,往往離不開對比襯托。譬如《明湖居聽書》,就是運用對比襯托手法來寫人的典範:作者要寫白妞說書技藝高超.先寫琴師獨奏,技藝不凡;再寫黑妞說書,幾乎令人“以為觀止”;最後才點明琴師隻是為白妞伴奏的,黑妞的技藝都是白妞教出來的。這樣,通過巧妙地襯托,使人對白妞的說書技藝有了充分的了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種對比襯托的手法,也叫比照。

比照,分正襯、反襯兩種。《明湖居聽書》用的是正襯。正襯寫人,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如果是用正襯來詠物寫景,文章會更有意趣。比如晨義的《葉子時期的梅》裡面有這樣一句話“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梅”。

再如梁衡的《冬日香山》,文中這樣說:“我春天時來過,是花的世界;夏天時來過,是濃陰的世界;秋天時來過,是紅葉的世界。而這三季都遊客滿山,說到底是人的世界。”春、夏、秋三個季節的香山在作者的眼中美嗎?美。因為在作者的眼中,他能看見春天香山的妩媚,夏天香山的豐腴,秋天香山的綽約,所以香山在作者的眼中其實就是一位千面女郎,每一面都是美麗的,讓他記憶深刻,流連忘返的。那作者面對冬日的香山,又有着怎樣的心情呢?很顯然,作者更欣賞冬天的香山,為什麼?因為他能看見冬天香山的骨氣。正是有了春、夏、秋三季的美好景物的烘托,才更顯現出冬日香山的這種铮铮鐵骨,傲然之氣。

作文時,常常像這樣去妙用比照的手法,能夠提高文章的表達效果,增強文章的藝術魅力。

所謂反襯,就是有意把兩個相反、相對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以突出主要的事物。反襯寫人,可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廉頗蔺相如列傳》,對蔺相如性格的刻畫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較多地運用了反襯手法,并收到了積極的效果:以趙國君臣的束手無策反襯蔺相如的胸有成竹和英雄才氣。反襯手法的運用,使蔺相如一出場就已然是一個長期埋沒底層的、才氣縱橫而不可多得的國家棟梁的形象。秦國的欺騙,更好地反襯了蔺相如在外交事務中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和處事果決的性格。正因為反襯手法運用得靈活而獨到,才使得蔺相如這個集說客、俠士、政治家性格于一身的形象呼之欲出,成為《史記》衆多人物形象中個性獨特的“這一個”,至今仍光彩照人,使人印象深刻。

在魯迅的《故鄉》中也有兩個人物形象非常鮮明:楊二嫂和閏土。當“迅哥兒”回到故鄉時,楊二嫂已經是一個凸顴骨薄嘴唇50歲上下的老女人,活像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尖酸刻薄。尤其是在要家具這個問題上,她先是直言索取,索要不成便挖苦諷刺,人家不給,便順手牽羊,且反誣别人。閏土進門默默無聲,她卻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怪聲尖利,令人心驚。正是這種鮮明的反襯手法的運用,讓這兩個人物的品質和内涵表現的淋漓盡緻,也讓這出“回故鄉”的故事更加活靈活現。

還是那句話,“好花得有綠葉襯”。那麼,如何才能用好陪襯技巧呢?

一、反襯安排分主次。

反襯,就是利用與主要形象相反、相異的次要形象,從反面襯托主要形象。如以弱襯強,以醜襯美,以愚襯智等,隻要構成主次關系,都應歸屬于反襯之列。反襯手法安排得自然貼切、天衣無縫方見功夫。這就需要我們在構思時多動腦筋,将反面的人與事自然插入作文的叙事或描寫之中,切合文脈。比如,《金色花》中,寫文竹、吊蘭們的嬌弱,就是為了反襯仙人掌的頑強。

二、正襯之中顯主旨。

正襯,則是利用與主要形象相類似的次要形象,從正面襯托主要形象。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這就是正襯的特點。正襯的焦點往往就是人物形象的集中體現之處,這就給我們突顯作文主旨提供了便利。比如,阿累的《一面》中,通過寫内山書店老闆的熱情,來寫魯迅先生對于革命青年的“同志”“朋友”“父親”“師傅”般的關愛。

正襯和反襯的效果哪一個更好呢?清人毛宗崗在批評《三國演義》時是這樣說的:“文有正襯,有反襯。寫魯肅老實,以襯孔明之乖巧,為反襯也。寫周瑜之乖巧,以襯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襯也。譬如寫國色者,以醜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覺其更美;寫虎将,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覺其更勇。”在這句話裡,他不僅指出了二者的區别,而且提出正襯往往效果更佳的觀點。當然,在一篇作文裡面,還是根據具體情況的需要,相機行事的好!

【名題演練】

《咬文嚼字》雜志社邀請讀者一起“咬嚼”名人博客。大家驚訝地發現一些市場意識很強、人氣很旺的名人,在撰寫博客時,頻頻出現語言運用方面的“低級錯誤”,對語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

古今中外,一直不乏“推敲”文字的佳話。即使到了網絡時代,我們閱讀優秀作品時也總能感受到作者嚴肅恭敬的寫作态度。

請以“敬畏文字”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選文體(詩歌除外),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校名。

【名卷展示】

敬畏文字

一考生

爺爺給人寫喜聯、春聯的時候,我最喜歡站在八仙桌旁靜靜地看着。爺爺寫字畢恭畢敬、一絲不苟,好像傾盡全心的虔誠。即使托付的人再多,他也不慌不忙,每一字,每一筆,務求精細。我想,也許是因為這些托付之中凝聚着鄉親們的敬重吧!

寒冬臘月裡,提筆寫字并不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經常凍得人實在拿不出自己的手來。我心疼爺爺了,歪着腦袋對爺爺說:“爸爸的字也寫得非常棒,叫爸爸幫你寫吧!”爺爺并不做聲,倒是在一旁幫着裁紙的爸爸臉上騰起了一朵紅霞。

後來我才知道這裡面有故事。有一年,四爺讓年輕時的爸爸給他寫春聯。當時爸爸粗心大意,不想把“輝煌歲月”裡的“煌”字寫成了“光”字旁。初一一大早拜年時,被鄉親們當作笑話傳遍了全村。雖然四爺笑着說去“火”添“光”,好兆頭;雖然爺爺翹着胡須罰爸爸跪了三柱香,但是村裡再也沒有人敢讓爸爸寫對聯了。

爺爺一筆好行書,飄若浮雲,驚若蛟龍。看爺爺寫字,是一種難得的享受。他雖年已七十,但精神矍铄;五指搦管,輕輕展紙濡毫,落筆藏鋒,運筆牽絲,收筆出勻,一氣呵成。每一招,每一式,恰如演練張三豐的太極拳,行雲流水、出神入化,動靜徐疾、自然穩健,心意俱在其中……

我在一旁看呆了,非常羨慕,笑嘻嘻地望着爺爺說:“爺爺,教我寫字吧!”爺爺儒雅地停下筆,笑着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說:“想學書法,是個好事!”

爺爺細心地從筆筒中給我挑出一隻大小适中的毛筆,又耐心地為我将一張練字用的黃紙折好、展開,還手把手地教我握好毛筆。臨到開始寫,爺爺頓了一頓,語重心長地說:

“字,乃聖人所造,文字中自有大乾坤:寫字如同做人,不可多一筆,不可少一點;習字如同修身,避讓穿插之中有大學問。對文字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直到今天,我的字寫得還不是很好,但我懂得用心去寫。因為每當提起筆,爺爺的告誡——“對文字不可不存敬畏之心”,就會走進我的心裡。

【點評】這篇作文着重描寫了爺爺寫對聯時的細緻與投入,并巧妙地運用爸爸出醜和“我”學書法兩件事分别從反面及正面進行陪襯,繼而引出了主旨——“對文字

不可不心存敬畏之心”。該文選材典型,構思精巧,作者在叙述中融入了描寫,如人物的語言、神态描寫,還有細節描寫等,生動真切,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值得借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