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錢塘新區文思小學舉行了首屆以“科技就在身邊”為主題的科技作品展活動。
本次科技作品主要由五年級的同學提供,作品的主題為《動力船》與《水鐘》。展出的方式是先由每班選出優秀作品參評,再對這些優秀作品現場投票,進行評獎。最後,共展出作品40餘件。
《水鐘》
一等獎作品
1603班 支嘉祥
1602班 王澤霖
1601班 王若曦
《動力船》
一等獎作品
1604班
孫若曦、張若凡
1604班 江毅航
1602班 趙美樂
其他優秀作品
參加展示的孩子們都說很有收獲。
趙美樂:我做的小船利用反沖力。我覺得這小船一定要長得奇怪一點,才能受歡迎。我的小船名叫金牛号!有一次,我看到有個小朋友把塑料瓶做成的小船,放在水裡玩,結果他沒有栓繩子,我也不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最後小船脫了手,往左邊流過去。看到這個小船後,我有了做船的想法。在測試小船的時候發生了有趣的事情,把小船放在水上面,讓它用反沖力前進,幸好我有一根繩子把它拴住。不然它不是“跑”走了就是船艙裡有很多水,沉下去了。
王澤霖:我制作的“米”漏是根據沙漏的原理制作的,然後用計時器測出小米漏出的時間,不斷地調整直至漏完時間為1分鐘。我發明的“米”漏是因為我每天都有跳繩的體育作業,沒有人在家時,我就可以用“米”漏來計時。在制作的過程中,我不小心把瓶子給掰斷了,小米撒了一地,大概花了20多分鐘才撿齊。我還發現小米在漏出的時候相互摩擦,積聚了大量靜電,手指離瓶子隻有兩厘米,小米就在瓶子中四處亂飛。
孫若曦、吳若凡:一天下午,我們倆還在做船,這時一個六年級的同學走了過來他對我們說,你們的船這麼大,可不可以讓一個人坐在裡面,并在河裡漂浮?我們也很疑惑,于是我們便強拉硬扯,把他拉進了船,我們用一根結實的繩子綁在了船上一起将船推進了一個很大的遊泳池裡,結果真的浮了起來,還好我們手裡拽着那根結實的繩子,不然的話,他就永遠回不來了。船的制作過程:準備的材料:若幹紙闆,四個大礦泉水桶,兩卷大透明,膠帶,剪刀,小刀,若幹彩紙。制作過程:用透明膠帶把四個礦泉水桶粘貼在一起,把紙闆割成四個礦泉水桶的長度,将紙闆和礦泉水桶連接在一起,然後用紙闆做成船身之後,再做船頭和船尾用膠帶把水桶的孔封起來,最後用彩紙裝飾船身。
王若曦:我設計這個水鐘是因為老師上課的時候說過水的低速會随着水壓的減小而漸漸減慢保持水位線高度一緻,可以使水的低速保持不變,因為我準備的紙杯是不透明的很難保持一緻,于是我就在其曲線上裝了個洞鑽了一根吸管到另外一個紙杯裡這樣,如果有多餘的水,就會從那個洞裡漏出去順着吸管漏到的另一個紙杯裡低速就不會改變,可使計時更加準确實驗。原理實驗:實驗過程中不斷地往水中内加水多餘的水從洞内流出水位低速保持一緻,從而使計時更加準确計時效果更加理想。
支嘉祥:我設計的水鐘開了兩個孔的主要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讓一邊滴水,一邊孔可以出氣利用在瓶中的空氣的量不變的原理,是水中裡的水,可以做元素定下來,并吃好時間後就可以實現技術的作用。在設計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非常奇妙的事情,在同水涼的故情況下,兩邊的流速不一樣,就在其中的一邊的滴管上塞住了一段線圈保持了兩邊的水量相同,我的設計的思路是來源于在超市裡水鐘沙漏的原型。
江毅航:我在做船的時候開始我要選擇兩個一樣的大雪碧瓶,不然傳很容易翻船,我在用熱溶膠将兩個瓶子接在一起,再将我的一個風力小馬達裝在床上,這樣我的船就既可以浮起來又可以運動了,我又想怎樣才能裝貨呢,我在用熱熔膠将小盒子與全身連接起來,這樣我的船就完整了。
學校說,舉辦這樣的活動,是為了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科學實踐創新精神,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學習、創造、動手、動腦的樂趣,使學生從小樹立“玩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豐富課餘生活,培養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