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今年42歲,是一所學校的縣級骨幹教師,教學業務能力很強。領導準備提拔他當教務主任,朋友很糾結。你們認為呢?
這是我在平台上看到有位網友的留言。
我有多年的人事工作經驗,當過多年的人事科科長,現在是一所高中學校的副校長。接下來,我從自己的視角,對這個問題談談我的觀點和看法,希望對這位網友有所幫助。
在平時,與朋友一起交流的時候,我發自肺腑地說過一句話:
假如時光能重新來過,我甯願不當現在的副校長,更願意做一名普通的任課教師!
可惜,時光不會倒流,我也沒有重新選擇的機會了。但是,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教師網友一點啟發,就足夠了。
1、學校的中層幹部沒有什麼待遇可言
很多網友知道,企業内部的中層幹部待遇是豐厚的,一般工人能夠當上中層幹部的話,其工資和福利待遇就會有一個很大的躍升。但是學校的中層幹部完全沒有這種待遇,學校屬于體制内單位,要接受教育局的管理,要接受紀委監委的監督。
盡管學校中層幹部沒有任何“油水”可言,但是學校的中層幹部配備數量是有嚴格規定的,不能随意增加幹部的指數,否則,教體局不同意,組織部不同意,紀委監委也不同意。
教師工資的高低與職稱高低有關系,與職務高低沒有半毛錢的關系。因此,無論你是否是中層幹部,不影響你拿的工資多少。
或許有老師一直懷疑一件事,是不是中層幹部暗地裡能夠撈到什麼好處?或者學校另外給發點補貼獎金什麼的?
根據我的了解,學校的重點腐敗領域主要集中在教輔資料征訂、校服征訂、工程承包、夥房以及物品采購等環節。實事求是地講,在這些領域會存在廉政風險,但是有句古話說得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因為現在的紀委巡視已成常态化,每次巡視都會把單位的賬目等翻個底朝天,擺在陽光下暴曬,一旦有問題的話,自己的飯碗就被砸掉了。所以說,絕大多數人不會與自己的工作開玩笑的。
至于學校會不會偷偷地給中層幹部發補貼?更是不可能的。一是學校辦學經費,每花一分錢都要走賬,留下痕迹的。二是給中層幹部發補貼,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除非校長不想幹了。
如果非要找出中層幹部的“特殊待遇”,就是在量化積分的時候,能夠與班主任享受加分的同等待遇。
2、學校中層幹部壓力很大,挺辛苦的
學校中層幹部,包括副校長、校長,都要在一線教課,并且課時總量必須達标。副校長的課時數不能低于标準課時的三分之二。
有些學校還要求中層幹部擔任班主任,美其名曰:中層幹部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中層幹部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呢?
教課 處室業務工作 帶班值班 雙休、節假日開會。
可以這麼說,很多學校的中層幹部非常辛苦,“5 2”“白加黑”,撸起袖子加油幹。因此,每逢暑假,總會有一些中層幹部向學校提出辭職,因為他們無法忍受工作的高強度。
一分錢的補貼沒有,要求卻是變本加厲,你想想,誰能受得了?
現在這種形勢下,在學校裡哪一個群體最舒服呢?
普通任課教師。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剛才分析了中層幹部的辛苦,除了這個群體之外,班主任隊伍也是最辛苦的。好在班主任可以光明正大地發放班主任補貼,雖然錢數不多,但是總比中層幹部好吧?
作為一名普通任課教師來說,日常的工作很簡單、很單純,就是備課、上課、輔導、批改作業。按時上下班,工作很有規律,不用擔心周六周日突然開會,不用焦心一些繁雜事務纏身。
因為普通任課教師沒有瑣事幹擾,就能靜下心來鑽研業務,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寫篇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搞個省級、市級研究課題,都能為自己加分,都能為自己編織光環。一路走來,骨幹教師、名師等等榮譽就能水到渠成,信手拈來了。
有了這些成果,職稱評審的時候,就會一路綠燈。很多時候,校長、副校長還是副高級教師的時候,學校的普通老師已經是正高級教師了,每月的工資要比校長、副校長、中層幹部們高很多。或許這些老師看着疲于奔命的領導幹部們,心裡偷偷地樂呢!
所以說,在學校裡面,職稱是硬道理,業務發展才是王道。
如果一名老師想“當官”,那麼在他的“仕途”曆程基本是這樣的:
普通任課教師-備課組長(班主任)-中層副職(處室副主任、年級副主任)-處室正職-校級副職-校級正職-教育局副局長-教育局局長。
能夠完整走下來的老師,可謂是鳳毛麟角了,絕大多數就停留在中層副職或者正職就到了退休年齡。
按照我現在的思想和認識,我對老師的建議是,發展自己的業務,不要沉迷于“當官”,現在這種形勢下,當官隻有風險,沒有什麼好處,如果硬要得到好處,恐怕也會面臨得不償失的境地,還是好好教書,提升自己的職稱吧!
“做官”隻有一個好處:心理安慰,有面子。
您說呢?歡迎留言和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