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周山至水
24節氣的順口溜是: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立春不僅是幹支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風和日暖、鳥語花香,也意味着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上升或增多。
立春可以是一個時間點,也可以是一個時間段。中國傳統将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并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中國人熟知的“節氣歌”,暗含了二十四節氣的先後順序。
立春正是陽氣初生之時,萬物複蘇,萬物随陽氣上升而萌芽生長。時至立春,在北回歸線及其附近一帶,風和日暖、萬物開始生長,氣溫、日照、降雨等,這時常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上升或增多,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
立春習俗
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節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的曆史。
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
遊春
與禮法的祭祀相比,地方民間更多了熱鬧慶賀的氣息。這一天的活動稱為迎春。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報春送帖子
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谒。一個人站在田間敲鑼打鼓,唱着迎春的贊詞,到每家去報春,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或迎春帖子。在這紅紙印的春牛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和人,牽着牛耕地,人們稱其為"春帖子"。
立春過後,春耕即将開始,在中國一些地區一直傳承着試犁的習俗,但由于各地環境和自然條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産傳統習俗的方式和時間也有所不同!
美景千家迎福至
東風萬裡送春來
春雨應候潤萬物
政策順意惠三農
《立春偶成》
(宋)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關于立春的諺語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
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
春打六九頭,七九、八九就使牛。
二零二一年元月二十六日
來源:老兵原創之家
責任編輯:夢醒
編發:鐵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