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垃圾分類小課堂來啦

垃圾分類小課堂來啦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2 06:06:15

垃圾分類小課堂來啦?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人們常說“世界上沒有垃圾,隻有放錯地方的财富”,可是随着人類社會的發展,垃圾數量也呈指數增長,我們的環境變得不那麼潔淨了如果希望“藍天白雲”和“青山綠水”常在,那麼“垃圾分類”就勢在必行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集團海岸小學倡導采用靈活有趣的形式,讓垃圾分類這個“新時尚”走入學生心中,讓垃圾分類從“小”做起,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垃圾分類小課堂來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垃圾分類小課堂來啦(垃圾分類從小)1

垃圾分類小課堂來啦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人們常說“世界上沒有垃圾,隻有放錯地方的财富”,可是随着人類社會的發展,垃圾數量也呈指數增長,我們的環境變得不那麼潔淨了。如果希望“藍天白雲”和“青山綠水”常在,那麼“垃圾分類”就勢在必行。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集團海岸小學倡導采用靈活有趣的形式,讓垃圾分類這個“新時尚”走入學生心中,讓垃圾分類從“小”做起。

學校利用深圳多雨的特點,設計了一座先進的“海綿校園”系統,校園各處安放着銜接有序的暗管和水道,合理收集雨水,儲存于地下蓄水池中。晴天的時候,學校利用收集的雨水進行灌溉,使綠化帶和樓頂菜地都嘗到“甜頭”。同時,學校各部門總體部署,開展了“變廢為寶”科技節、德育課程之“環保行動”“垃圾分類進校園講座”“奶盒回收分類放”“垃圾分類手抄報”等系列活動,推動垃圾分類在校園落地生根。正是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學生的垃圾分類意識得到了發展與提升。

小垃圾,大學問

有趣又長知識的活動,學生總是很喜歡。新學期開學不久,學校便邀請“環保宣講人”姚澄老師為一年級學生講解垃圾的曆史以及分類處理等方面的知識。

姚澄告訴學生,垃圾與人類文明有着同樣悠久的曆史: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便會将垃圾挖坑掩埋;會收集垃圾供以後作肥料使用——比如,人們把牛糞曬幹,用來燒火做飯或取暖,把糞便收集起來發酵為肥料;會在建造新建築物時使用某些“垃圾”來平整地形;會“廢物利用”,用動物的骨頭做成富有新意的裝飾品……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會場上不時傳出驚歎聲、歡笑聲。

學生對垃圾産生了極大興趣,姚澄便帶領他們深入了解垃圾的危害。當學生聽到“人們7個星期扔掉的垃圾總量基本等于自己的體重”時,會場裡發出長久的驚訝聲;當學生看到一隻産完卵準備返回大海的海龜竟被海邊的破漁網纏住時,開始憐憫它的遭遇;當學生聽到一隻海鳥被岸邊的塑料袋裹住而無法飛向空中的哀鳴時,發自内心地心疼起來;當學生知道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達到300多萬平方千米時,更是大為震驚。可是幾千年來,人們用得最多的垃圾處理辦法就是“燒”和“埋”,其弊端早已顯而易見。經過一番互動,學生紛紛表示要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于是,一張張“垃圾小卡片”在會場傳遞,學生了解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知識,信心滿滿地準備開啟自己“變廢為寶”的旅程。

“變廢為寶”科技節

自創校以來,“科技節”便是學校的特色之一。2020年12月,學校“科技節”之自然藝術裝置大賽共征集到來自23個班級的31件精美作品。在班主任和學生家長的傾力幫助下,各班級學生發揮智慧和想象,順利完成了從設計圖到成品的全過程,作品無一不體現着自然和環保的主題。

學生集思廣益,将家中的廢棄碗盤、舊輪胎、破塑料袋、舊油桶、廢紙片等帶到學校,在校園内外收集了枯樹枝、枯樹葉、小石子、舊盒子等,有的學生還與父母一起去海邊收集了貝殼、海螺、海鳥的羽毛等材料。經過他們的精心制作,那些平時看似被丢棄的“垃圾”頓時煥發了生機。

《光盤行動》《廢舊輪胎大變身》《讓垃圾回家》等作品,讓學生感受到“零廢棄”的樂趣;《大自然與小樂園》《紅樹林回家之鹭》《枝頭盔犀鳥》等作品,讓學生明白了什麼是循環利用;《小手牽大手,追求新時尚》《海鷗的呐喊》《起舞的芭蕾女孩》等作品,讓學生看到了自然萬物都能與環境完美融合。為了讓這些奇思妙想的作品激發更多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學校還在每幅作品旁專設了“小小解說員”,專門為各班學生和來校參觀的客人講述他們創作的理念和來源。

環保活動進行時

學校的“環保行動”提倡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時時刻刻都有環保意識。學校的垃圾分類桶設置齊全,廚房裡有“廚餘垃圾”,校園裡有“有害垃圾”……學生最喜歡的是“可回收垃圾”,他們将舊作業本、舊塑料瓶、塑料吸管等投入其中,期待它們能夠被循環利用。

每年的收獲季一到,學生就會将枯樹葉與雜草堆積在一起,與園藝師傅共同進行填埋處理,将它們變為寶貴的肥料。

“環保行動”不僅在校内,還會延伸到校外。深圳周邊有許多山野公園,學生會利用周末時間去附近的“大南山”,邊爬山邊撿拾垃圾;會走進“社區”做義務勞動;他們還會去“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參觀各種珍稀鳥類。這些活動讓“環保意識”紮根在學生心中,也讓學生獲得了滿足感、自豪感。

“垃圾分類”涉及每個人的生活習慣,為了進一步推廣“垃圾分類”文化,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籌辦了“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學校展闆上有“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圖”,教師也在道德與法治課中加入了“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結合學校“閱讀浸潤心靈”理念,推薦了相關的繪本和書籍。

共同閱讀了《我的第一本垃圾分類書》後,學生将學習心得繪制成手抄報和思維導圖。學生對垃圾的知識進一步加深,還将自己的創意融合進去,制作了一張張精美的“宣傳單”。在這種有趣的形式中,學生不僅學會了“垃圾分類”,自身的藝術創新與表現能力也得到提升。

小小的垃圾裡蘊含着大大的學問——讓我們更加愛護我們的姐妹,青草、綠葉、紅花;更加愛護我們的兄弟,藍天、白雲、河流;也更加愛護我們的母親——地球。

(作者單位系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集團海岸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1年04月21日第7版

本文來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