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的正确思維方式?新華社鄭州7月13日電(記者劉高陽)“你必須要透過眼睛看到的表象,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質人們往往執着于自己所看到的,—旦深入其中,便難以自拔”,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短的正确思維方式?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新華社鄭州7月13日電(記者劉高陽)“你必須要透過眼睛看到的表象,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質。人們往往執着于自己所看到的,—旦深入其中,便難以自拔。”
這段話來自抖音平台上的一則短視頻。視頻中,演員們頭戴紙質的柴犬和熊貓面具,演出了心理學“艾格尼斯效應”中天使、地主與農夫的故事。
闡述深入淺出,場景切換快速,畫外音幹脆,這則53秒的視頻最終獲得了219.9萬點贊,也讓這個以講解社會科學規律為主、名為“人類觀察所”的賬号增加了80多萬粉絲。
“一針見血”“學點知識”“這是我的英語考試題!”在視頻下,不少網友留下了這樣的評論。
在抖音平台,“人類觀察所”目前有588.8萬粉絲。“我們做這個賬号其實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是在這幾個月粉絲才快速增長的。”賬号團隊負責人李楠說,團隊成員現在都在河南洛陽,成員尚不固定,總共參與者不超過5個人。
2019年以來,科普信息類内容逐漸成為抖音上最受歡迎的創作主題之一。來自其母公司字節跳動的數據顯示,抖音平台上粉絲超過1萬的科普創作者在今年前6個月增長了767%,他們共發布了超過132萬條科普信息類短視頻,累計播放量超過1678億。
一大批科普信息類賬号“收割”了大量粉絲與點贊。如講解天文知識的賬号“地球村講解員”粉絲達到921.7萬,講解自然知識的“摩登大自然”粉絲數達到211.1萬,講解文物知識的著名收藏家馬未都的抖音賬号粉絲數量達到了530.7萬。
以新鮮有趣的傳播方式,打破了學曆、地域等因素帶來的知識壁壘,是科普信息類短視頻受到歡迎的主要原因。
“短視頻這種新興傳播手段拉近了科學技術與普通民衆之間的距離,讓知識變得真切可感。”中國科學院院士匡延雲說,“很多人通過短視頻才知道,科技原來是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在地域分布上,一線城市仍是抖音的科普信息類創作者最活躍的舞台。而引人注意的是,科研院所并不集中的鄭州,其創作者數量超過了上海與深圳。
“我覺得我的視頻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内容激發了我們漸漸失去的好奇心。”賬号“蝶動探秘”的運營者潘亞博說,他生活在鄭州市惠濟區,是一名程序員,所有視頻中的知識都是從互聯網獲取的。
“互聯網是我們能打破地域與知識限制的主要工具。”“人類觀察所”李楠說。
“蝶動探秘”最受歡迎的一則視頻介紹了轟動一時的FRB信号,分析了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獲贊79.9萬,增長了十多萬粉絲。
“我覺得向大家講述宇宙,講述可能的外星文明,能給我帶來很大的滿足感。”潘亞博說,“以前很多人總覺得這些事情虛無缥缈,但随着大家知識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認真關注這些問題了。”
在創作者們看來,粉絲對内容要求的不斷提高,也是科普信息類短視頻内容受到歡迎的原因。
“抖音之類的短視頻平台早期确實都隻是一些跟着音樂模仿動作的視頻,這類視頻看多了就會審美疲勞。”“人類觀察所”團隊成員李耐昱說,她是“艾格尼斯”效應視頻的主要創作者,“現在大家見多識廣了,自然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自己感興趣的、有深度的、‘有用’的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