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虛詞用法?古漢語文言文虛詞“之”用法大全,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文言虛詞用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漢語文言文虛詞“之”用法大全
(一)代詞,在句中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第一人稱代詞,可譯為“我”“我們”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之:代“我”。
2.第三人稱代詞,可譯為“他(他們)”“她(她們)”如:“遂使之行成于吳。”(《勾踐滅吳》)之:代大夫文種。
3.近指代詞,可譯為“這”如:“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之:這樣的
4.代事。如:“阙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之:代“阙秦以利晉”這件事。
5.代物。如:“雖有槁暴,不複挺者,使之然也。”(《勸學》)之:代木。
(二)結構助詞,分以下幾種情況
1.定語的标志。用于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可譯為“的”,有時不譯。
如:“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之:可譯為“的”。
2.賓語前置的标志。為了強調賓語,有時借助“之”把賓語從動詞後提到動詞的前面。
如:“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之”把動詞“有”的賓語“何厭”提前到了動詞前。
3.定語後置的标志。通常情況下,古代漢語中定語的位置與現代漢語中的一樣,用在中心語之前,但為了強調定語有時将定語放在中心語之後,有時在定語與中心語之間用“之”連接。翻譯時應将後置了的定語調整到中心語之前。與“之”有聯系的定語後置格式有兩種。
①“中心語+之+定語”的格式。
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利”“強”分别作中心語“爪牙”“筋骨”的定語。
②“中心語+之+後置定語+者”的格式。
如:“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千裡”作“馬”的定語。
4.補語的标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如:“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禅山記》)第二個“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謂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可分以下三種情況。
①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谏》)
②主謂短語在句中作賓語。如:“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踐滅吳》)其中“其力之不足”在句中作“知”的賓語。
③用在複句的一個主謂式分句裡面。如:“鄰之厚,君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
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之”不是加在主謂之間,而是加在主語和介賓短語之間,改變其句子的結構關系,主語和介賓短語組成新的短語。例如:
(7)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8)夫吳之與越也,仇雠敵戰之國也。(《國語•勾踐滅吳》)
(9)今秦之與齊也,猶齊之于路也。(《史記•張儀列傳》)
去掉例(7)、例(8)中的“之”字,我們可以發現,“寡人”和“吳”在全句中充當主語,介賓短語“于國”和“與越”在句中充當狀語(謂語的一部分);加上“之”後,全句的結構就發生了變化,兩個特殊形式的短語,也就是主語和介賓短語組成的新短語“寡人之于國”和“吳之與越”充當了全句的主語,這種句式有強調語勢的作用。在翻譯時,不妨還原句子的本來面目,也就是去掉“之”字,讓特殊短語中的主語充當全句的主語,介賓短語充當全句的狀語。如例(7)可譯為:我對于自己的國家算是盡心了。在例(9)中,“秦之與齊”作全句的主語,“齊之與魯”作動詞“猶”的賓語。
(三)音節助詞
1.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後面,湊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袁:這個之很容易誤認為是代詞,因為“鼓”已經翻譯成“擊鼓”,所以“之”在這裡隻是一個襯音,沒有實在意義。)(《寡人之于國也》)②餘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③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四)動詞,到……去。①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②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逍遙遊》)③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④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五)固定格式“……之謂也”,表總結性的判斷語氣,譯為“說的就是……啊”。
如:“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該句句意為:“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到過上百種道理,便以為沒人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啊。”
【焉】
(一)兼詞。
1.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
②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從這裡)。(《勸學》)
③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義而死焉(在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記》)
2.相當于“于何”。譯為“在哪裡”“從哪裡”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代詞。
1.相當于“之”。
①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記》)
2.哪裡,怎麼。
①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②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①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②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
③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于“也”。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師說》)
②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赤壁賦》)
3.作詞尾,相當于“然”,譯為“……的樣子”“……地”。
①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②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鐘山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