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統編版六下語文教材培訓筆記

統編版六下語文教材培訓筆記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16 07:20:05

很多語文教學專家,很多語文老師,都有一個這樣的理念——教是為了不教。這個理念,從現代語文誕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語文教學。近年來,随着統編語文教材在全國各地的落地,以及新版課程标準的即将頒布,"教是為了不教"這一理念,又被人們重新提起。今天,我們就從語文教材出發,從“課例意識”的角度來重新解讀“教與不教”。

統編版六下語文教材培訓筆記(從統編六下語文教材中)1

這是統編六下第一單元的單元頁,在單元頁中編者聚焦“内容的主次和詳略得當”,為了落實這一語文要素,主要安排了兩篇課文《北京的春節》《臘八粥》。我們在常規教學中,如何落實這一語文要素呢?是否可以有一些打破常規的思路呢?有,先别馬上講課文,先帶着學生看一看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台:

統編版六下語文教材培訓筆記(從統編六下語文教材中)2

如果我們在教學之前,不要馬上教學課文,先帶着孩子讀一讀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台,我們既能明白作者的寫作思路,也能明白編者的編寫思路,也能更好地開展我們的教學,進而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在進一步反思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選文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呢?是僅僅讓我們了解北京的風俗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這篇文章的意義就不複存在了。這篇文章之所以選進教材,它最重要的意義就是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通過了解這篇文章的表達方法,看作者通過什麼樣的方法來叙述北京的春節,這既是閱讀方法,也是表達方法。從這個角度來看,《北京的春節》就是一個例子,從這篇例文當中,我們既能收獲閱讀方法,也能收獲寫作方法。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直接過渡到課後第一題,提高我們的教學層次:

統編版六下語文教材培訓筆記(從統編六下語文教材中)3

這兒的過渡甚至可以就是教學設計的第一個環節,這樣去設計的話,我們的教學動機就是教孩子“如何學會閱讀”,而不是傳統上的了解“文章主要寫了什麼”。這是兩種不同層次的教學,也是兩種不同的閱讀教學理念。這樣去教學,我們關注的是學生的獲得感,以及獲得閱讀方法的過程,這裡的教學深度和廣度是需要學生去思維的,而不是僅僅了解文章主要寫了什麼。這種教學理念我們要是在教學活動中,堅持去做的話,一課一得,得的就不是北京春節的特點是什麼,而是作者如何寫出北京的特點的,這樣孩子的記憶和理解,就會上升到另外一個境界。而本篇課文,就成了一個很好的例文,也成了一個具有豐厚教學價值的例文。我們在學其他課文,或者閱讀其他文章的時候,就會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來開展我們的教學活動。比如《臘八粥》就是這樣:

統編版六下語文教材培訓筆記(從統編六下語文教材中)4

《臘八粥》的課後第二題,也是同樣的問題,如果我們有了第一課的教學實踐,這個教學環節就會以更簡潔的方式進行,甚至就可以放到預習的環節中進行。這兒的教學,老師就不再進行講解,而隻是引導學生用學過的方法,去獨立閱讀,獲得實踐體驗。整個過程,《北京的春節》就變成了一篇非常好的例文,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實踐過程。

像這樣的文章和編排思路,在統編六下語文教材中不止一篇:

統編版六下語文教材培訓筆記(從統編六下語文教材中)5

為了達成“怎樣表達情感”這一語文要素,課文安排了《匆匆》《那個星期天》兩篇課文,還是相同的思路,先看交流平台:

統編版六下語文教材培訓筆記(從統編六下語文教材中)6

從交流平台中,我們可以獲得為了落實這一語文要素,我們怎麼做,如何去學習,在這兒編者給我們明确了方向。經典課文《匆匆》,在這兒充當着例文的角色。

統編版六下語文教材培訓筆記(從統編六下語文教材中)7

問句、生活場景這些都是表達情感的方式。

統編版六下語文教材培訓筆記(從統編六下語文教材中)8

内心感受、環境描寫、事例,這些也是表達情感的方式。表達方式上雖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在實施教學設計的時候,我們可以以大單元組合的形式,将兩篇課文組合起來一起教,在大單元教學中比較兩者表達情感的不同。

教是為了不教,我們要弄明白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能教給孩子什麼。教什麼,兩個單元的編排設計,明确地告訴我們,在語文教學當中,能教給孩子什麼。我們需要,轉變一個理念,就是要盡快轉變閱讀教學方向,不能隻關注對教學内容的理解,還要換個思路,換個方向,真正關注閱讀方法、表達方法。随着新課标的即将頒布,我們一定要在充分完全理解課标的基礎上,充分理解統編教材編排意圖。“課例意識”,是我們要重點研究的方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