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風光濃似酒,小樓新濕青紅”,立春已過,春天悄然而至,萬物開始了一個新的輪回。春天向來有吃春餅的習俗,特别是在宋至明清這段時間,春餅廣受歡迎,宋朝稱春餅為“春盤”,明朝有皇帝在立春之時賞賜百官春餅的記錄,到了清朝吃春餅的菜餡更加的豐富,各式各樣的菜都能裹入春餅中。古時吃春餅還包含了人們對新一年農苗茁壯成長、糧食豐收的期盼。這個習俗沿襲至今,每當春天許多人家都會做些春餅來迎接這個季節。
不過不少人在家自制春餅時,發現做出來的餅皮太厚,吃起來有些難嚼,口感不太好。想做出透明又有嚼勁的春餅,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子試一下,打出來的春餅皮薄、面勁道還不容易破,一鍋就能做10來張,随便卷上一些炒好的蔬菜,好吃又省事。
春餅
所需食材:面粉、少許鹽、食用油
1、和面時用普通的中筋面粉就行,面粉中加入适量食用鹽,攪拌均勻,将面粉一分為二,一半用溫水攪出絮狀,剩餘用涼水和,将兩種面絮揉在一起團成團。
2、團好的面團要充分揉面,至少要揉5分鐘,把面團中幹面粉形成的小疙瘩揉開,面團表面光滑時就可以了,蓋上保鮮膜醒發20分鐘,讓揉出筋的面團卸筋。
3、醒發好的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劑子,劑子的大小差不多是兩個餃子皮的劑子。
4、把劑子按扁擀平,不用擀得特别薄,一會摞在一起還要擀,擀的面皮大小盡量一緻,記得一定要把周圍擀薄,要不然蒸出來的春餅四周的面皮會特别厚。
5、擀好的面皮,刷上一層食用油,全部塗抹均勻,一個接一個地摞在一起,圖中這裡摞了10張,想吃特别薄的摞5、6張即可。
6、摞好的面餅用手向四周輕輕按壓,翻面後接着按壓。
7、用擀面杖從中間向外慢慢擀開,要來回擀包括邊緣,正面擀幾下翻面再擀幾下,這樣擀出的餅皮四周薄厚均勻,餅皮不要擀太大,太薄的話容易揭不開。另外注意擀面的時候不要用力過大,從中間慢慢向四周推開就行。
8、蒸鍋中墊上屜布,把擀好的餅皮放進去,上汽後蒸10分鐘就行,如果做的餅張數少可以依次遞減蒸的時間,也可以水開後再放入。
9、蒸好後把餅皮一張張揭開,揭的時候要小心,慢慢地揭,速度太快容易把皮弄破。
這樣春餅就做好了,吃的時候可以配一些黃瓜絲、胡蘿蔔絲、蔥絲、醬肉絲卷着,雖然薄但勁道,嚼勁十足。
——老井說——
蒸春餅的時候一定要在最下面的一張餅皮上面抹層油,防止餅皮與屜布粘連,蒸好後一定要趁熱揭開,尤其是想放過夜的,先揭開再重新疊放在一起,吃不完的用保鮮膜密封保存,防止風幹春餅變硬,第二天在蒸鍋裡稍微熱一下就好了。#這就是年味兒#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