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豇豆的主要栽培措施

豇豆的主要栽培措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01:19:27

綠色食品豇豆栽培技術

_宋偉

豇豆屬豆科豇豆屬 1 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莢供食用,營養豐富,可炒食、涼拌、鹽漬、加工泡菜和曬制豆角幹,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一、栽培基地環境

生産基地宜選擇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壤土。土壤pH為5.0~7.2。日照充足,集中連片,交通方便。豇豆不宜連作,第 1 年種植應選擇連續 3 年未種植過豆類作物地塊。基地周邊沒有污染企業,與相鄰農作物之間設有緩沖帶或物理屏障。産地環境應符合 NY/T 391-2013 的規定。

二、栽培季節

(一)春茬

每年 4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露地定植或直播,6 月上旬開始采收,7 月底結束。

(二)越夏茬

每年5月中下旬播種,7月中下旬采收,8月底結束。

(三)秋茬

每年 6 月下旬至 7 月中下旬地膜露地直播,9 月中下旬開始收,10 月底前後結束。

三、品種選擇

(一)選擇原則

豇豆品種應選擇優質、豐産、商品性好、抗病性強、适應性廣、長勢中等、分枝少、對光照要求不敏感、結莢期比較集中的品種。

豇豆的主要栽培措施(綠色食品豇豆栽培技術)1

(二)品種選擇

1.春茬和秋茬。莢莢樂2号、莢莢樂3号、青山綠水、珍玉綠繡、豇美人、莢多寶、莢莢樂等。

2. 越夏茬。莢莢樂 5 号、青山綠水 2 号、之豇19、秋豇 512、秋豇 6 号、珍玉綠繡、珍玉油豇、珍玉金鳳凰、莢莢樂、豇美人等。

四、種子處理

(一)選種晾曬

種子播種前淘汰有病斑、黴變、機械傷和裂皮的種子,選擇有光澤、粒大飽滿的種子,将經過篩選的種子晾曬 1~2 d,嚴禁暴曬。

(二)種子消毒

種子播種前宜用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藥種比 1 : 200),防治枯萎病和炭疽病,或用 2% 春雷黴素水劑 500 倍液浸種 2~3 h,防治細菌性病害。

五、整地

前茬栽培的為非豆科作物,宜有 3~4 年的輪作期。定植前 10~15 d 整地,在前茬作物收獲後施入基肥,每 667 m 2 施優質腐熟有機肥 2000~3000 kg,過磷酸鈣 30~40 kg、硫酸鉀 20~30 kg。及時深翻土地,深度25~30 cm。深翻後耙平耙細。采用高畦栽培模式整地,畦高 10~15 cm。

六、播種

(一)播種期

春夏露地豇豆栽培要求 10 cm 地溫穩定在 12 ℃時為适宜播種期。一般情況下,春茬 3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秋茬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越夏錯季栽培 6 月上中旬。露地豇豆宜幹籽直播,防止春季低溫或夏季高溫條件下爛種。

(二)播種方法

按行株距要求采用機械播種或人工點播,每穴3~4 粒種子,覆土 3~4 cm,稍加踩壓。播種時如土壤墒情不好,應提前 2~3 d 澆水造墒後播種。每壟(畦)根據直播(定植)行距要求鋪好滴灌帶,滴灌帶放置可以是明鋪或者膜下鋪設,但要注意滴灌帶出水口向上。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膜下滴灌肥水一體化技術,這是豇豆科學、高效的灌溉節肥方式,可有效降低真細菌病害及蟲害的發生。

(三)播種密度

蔓生種每 667 m 2 宜播種 2300~3500 穴,行株距(60~80)cm×(25~35)cm。

七、田間綜合管理措施

(一)補苗

豇豆播種之後,正常管理下,一般 5 天左右便會出土。出苗後要及時檢查,對缺苗或初生葉受損傷的幼苗應及時補苗,補苗後及時澆透水。

(二)苗期管理

定期查看幼苗長勢,如遇幹旱,選擇在晴天适當澆水。春茬播種的不可在陰雨天進行澆水,避免爛根死苗。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

(三)水肥管理

豇豆前期不宜多施肥,否則容易引起豇豆隻長藤蔓不開花的現象。夏秋栽培或秋季栽培,正值高溫多雨季節,應注意做好排水防澇工作,排水後澆 1 次清水或井水以降溫補氧,防治大雨後死棵現象。肥料施用應符合 NY/T394-2013 的規定。

1.播種前。播種前或定植苗前,土地足墒灌溉1次,保證苗期到坐莢前的水量。

2. 苗期(坐莢前)。直播後或定苗後直到坐莢前,不補充肥水,防止旺長。如遇底墒嚴重缺乏,無法保障苗子維持正常生長時,可在苗期通過滴灌管适量補水 1 次。開花期嚴禁澆水、施(沖)肥。

3. 莢期。苗期根部的根瘤菌固氮能力弱,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促進植株早發秧,生長健壯。第 1 花序坐住莢,以後幾節的花序顯現時,進行第 1 次澆水、施肥,之後每 7 d 補充水肥 1 次。結莢初期,每 667 m 2追施氮肥(N)4 kg(折尿素 8.7 kg),鉀肥(K 2 O)1~2 kg(折硫酸鉀 2~4 kg)。進入開花結莢盛期,每667 m 2 追施氮肥(N)2 kg(折尿素 4.3 kg),鉀肥(K 2 O)1~2 kg(折硫酸鉀 2~4 kg)。此期可每隔 10~15 d 用0.2% 磷酸二氫鉀溶液或 0.01%~0.03% 钼酸铵進行葉面噴肥,可促進早熟豐産。

(四)秧蔓管理

豇豆甩蔓前要及時插杆(可吊繩)、搭架、引蔓。主蔓第 1 花序以下的側芽全部去除,主蔓中上部的側枝要去除,豆角爬滿架時,可摘除主蔓頂芽,促使側枝生長開花結莢,及時摘除下部老葉、病葉,以利通風透光。

在豇豆生長到一定階段時,需要搭建人字架,并且在各個人字架之間拉設橫線,依據豇豆的生長特性設立搭架的高度。通常而言,架高設置2 m。搭架完成後,依據豇豆的生長特點進行引蔓上架操作,這是以往在進行豇豆種植中較為常用的搭架方式。而經過不斷的發展,種植人員對豇豆的搭架方式進行了改良,将人字架轉變成 X 型架,将交叉的高度設置在偏上的位置,一般在 1.2 m 左右。為了保證 X 型架的穩定,需要在每個 X 型架上設置橫杆固定。

豇豆的主要栽培措施(綠色食品豇豆栽培技術)2

八、病蟲草害防治

(一)防治原則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原則。農藥使用應符合 NY/T393-2020 的規定。

(二)常見病蟲草害

1. 主要病害。鏽病、白粉病、煤黴病、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和疫病等。

2. 主要蟲害。蚜蟲、豇豆莢螟、薊馬、白粉虱、潛葉蠅、螨類、紅蜘蛛、線蟲和斜紋夜蛾等。

3.主要草害。旱稗、千金子、馬塘、牛筋草、看麥娘、鴨舌草、凹頭苋、馬齒苋、豬殃殃等。

(三)防治措施

1. 農業防治。選擇抗病品種。根據當地主要病蟲害選用抗病、适應性強的優良品種。實行嚴格的輪作制度,與非豆類實行 3 年以上輪作。越冬時,當溫度低于 0 ℃時,進行大水冬灌,殺蟲殺卵。春季播種前深耕土地,改善土壤狀況,減少病害蟲害發生。及時中耕除草,清除田間周圍雜草,及時摘除病葉、病莢,帶出地塊進行無害化處理。

2. 物理防治。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降低空氣濕度,降低真細菌病害的反生。利用陽光曬種,溫湯浸種,防止爛種缺棵。應用頻振式滅蟲燈、黏蟲闆等誘殺蛾類成蟲。覆蓋銀灰色地膜驅避蚜蟲(每667 m 2 鋪銀灰色地膜 5 kg,或将銀灰膜剪成 10~15 cm寬的膜條,膜條間距 10 cm,縱橫拉成網眼狀)。采用防蟲網室栽培,可阻隔部分害蟲為害。

3. 生物防治。利用自然天敵,如瓢蟲、草蛉、蚜小蜂等對蚜蟲自然控制。使用植物源農藥、農用抗生素、生物農藥等防治病蟲。如蘇雲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苦參堿、春雷黴素、井岡黴素等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

4. 化學防治。農藥使用執行 NY/T393-2020 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見表 1)

表 1 主要病蟲害防治推薦農藥使用方案

豇豆的主要栽培措施(綠色食品豇豆栽培技術)3

九、采收

根據品種特點和用途,一般在開花後 10~15 d,當莢條飽滿,籽粒未顯時采收。第 1~2 層莢果要早摘。采收适宜時間為傍晚。采收時勿傷及花序和花蕾。

十、生産廢棄物處理

生産過程中,農藥、投入品等包裝袋應集中分類收集,宜使用可降解地膜或無紡布地膜。生産後期的豇豆稭稈一般集中粉碎,堆漚制有機肥料循環利用。

十一、包裝與儲運

(一)包裝

包裝應符合 NY/T658-2015 的規定。豇豆的包裝(箱、筐、袋)應牢固,内外壁平整。包裝容器保持幹燥、清潔、無污染。每批豇豆包裝上的标志和标簽應标明産品名稱、生産者、産地、淨含量和采收日期等,字迹應清晰、完整、準确。

(二)儲運

臨時儲存應保證有陰涼、通風、清潔、衛生的條件。防止日曬、雨淋、凍害及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堆碼整齊。短期儲存應按品種、規格分别堆碼,要保證有足夠的散熱間距,溫度以 2~5 ℃為宜,相對濕度以80%~90% 為宜。豇豆收獲後應及時外運銷售。運輸時要輕裝、輕卸,嚴防機械損傷。短途運輸要嚴防日曬、雨淋。儲運應符合 NY/T1056-2006 的規定。

十二、生産檔案管理

生産者應建立生産檔案,記錄産地環境、品種、生産管理、病蟲草鼠害防治、采收、包裝儲運和生産廢棄物處理方法等。所有記錄應真實、準确、規範,并具有可追溯性。生産檔案應有專人專櫃保管,至少保存 3 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