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知識要點歸納
一、易讀錯的字
二、多音字
三、形近字組詞
四、近義詞
五、反義詞
六、詞語搭配
七、詞語歸類
生
八、日積月累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邁哈福茲《平民史詩》
眼淚無法洗去痛苦。——(冰島)拉克司内斯《冰島之鐘》
最偉大的見解是最樸實的。——(英國)戈爾丁《蠅王》
人是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蘇聯)《靜靜的頓河》
守信是一項财寶,不應該随意虛擲。——(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隻有那些勇敢鎮定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光明。——(危地馬拉)阿斯圖裡亞斯(玉米人)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課就是打不敗他。——(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
九、佳句賞析
十、課文主題
14 《賣火柴的小女孩》
1、這篇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特點: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想和殘酷的現實相互交替,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醜小鴨》……也是安徒生的作品。
2、《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點寫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現了四次幻景。
第一次看到了溫暖的大火爐,因為小女孩非常寒冷,她渴望得到溫暖。
第二次看到了噴香的烤鵝,因為小女孩非常饑餓,她渴望得到食物。
第三次看到了美麗的聖誕樹,因為小女孩非常痛苦,她渴望得到歡樂。
第四次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因為小女孩非常孤獨,她渴望得到疼愛。
3、理解句子:P71
(1)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女孩離開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了。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饑餓和痛苦了。
(2)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兩個“幸福”的含義? )
前一個“幸福”是小女孩臨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過的,是幸福的;後一個“幸福”是小女孩死了就沒有寒冷、饑餓和痛苦了,就徹底幸福了。通過這兩個“幸福”,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壓抑心頭的滿腔悲憤,感受到作者對窮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
15 《凡卡》
1、課文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
凡卡在信中向爺爺傾訴自己難以忍受的悲慘的學徒生活,再三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兒,回到鄉下去,并回憶了鄉下生活的兩個情景:一是爺爺守夜的情景;二是過聖誕節的情景。
2、本文在表達上有兩個特點:
第一、講凡卡的悲慘遭遇時,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寫信過程中的回憶三部分内容穿插起來,互相映襯。
第二、采用了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3、暗示式結尾的好處:課文以凡卡的夢結尾,暗示了凡卡願望的破滅,給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們對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憤怒。
16《魯濱孫漂流記》
《魯濱孫漂流記》的梗概部分按魯濱孫曆險的時間順序記叙,寫了“遇險島上”、“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讓我們初步了解了魯濱孫在荒島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曆,表現了魯濱孫(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幹)的特點。
(喜歡這個人物的理由:魯濱孫在嚴酷的現實面前,戰勝了種種困難,頑強生存下來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17《湯姆•索亞曆險記》
《湯姆•索亞曆險記》是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曆經百年,魅力不減。梗概圍繞“曆險”寫了湯姆的五次曆險。突出地表現了湯姆(敢于探險、追求自由)的性格特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