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如今的惠州龍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

如今的惠州龍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8-27 13:18:35

策劃/統籌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骁鵬 馬勇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海婵 通訊員 龍門宣

惠州龍門,被譽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态明珠”。

地處九連、羅浮兩大山脈之間,龍門境内山巒起伏,群山重疊縱橫交錯,構成“群山之地”,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别具特色的民俗與源遠流長的曆史文化,構成了多彩鄉村。

一處處别具特色的村落,如珍珠般散落在龍門大山。近年來,交通設施不斷完善,串起了藏在深山的“寶藏”,逐漸為世人熟知。龍門鄉村遊發展有聲有色,日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養眼、養肺、養胃、養身、養心”的康養福地,獲評2021年最受歡迎鄉村振興旅遊目的地。龍門正大步邁向綠色發展美麗幸福示範縣。

如今的惠州龍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惠州龍門群山之地)1

2022年10月12日《羊城晚報》A34版報道

古村落建築恢弘壯觀,民間文化獨具風情

穿過香溪河的旖旎風光,踏進600多年曆史的功武村,遊覽千餘間古樸民居,随處可見青磚瓦房、碉樓巍巍、庭院深深。功武村坐擁省内罕有、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碉樓式古堡,2002年被評為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獲評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如今的惠州龍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惠州龍門群山之地)2

遊客乘坐竹筏,暢遊香溪河

無獨有偶,位于龍門地派鎮的渡頭村,見龍圍建築群雄偉壯闊,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占地面積2630平方米,為三堂、二橫、一圍龍結構,是曾參與“公車上書”的晚清舉人劉士骥的故居。其右側炮樓可鳥瞰全村,占地400平方米,平面呈“器”字形,四周有242個射擊孔,幾乎沒有射擊死角。“見龍”二字出自《易經·乾卦》“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秉承着先祖的教誨,村裡近200年來湧現了十餘名教育界名人。2008年,見龍圍與炮樓被公布為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文物至今保存完好。

功武村、渡頭村是當地衆多古村落的縮影。龍門曆史悠久,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設縣。自古有詩雲,“龍門古昔稱名邑,士競詩書俗敦質”,道出了龍門的風采。在這片廣袤的鄉村土地上,還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文化瑰寶。龍門被評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舞火狗、農民畫是當地兩大特色文化名片。

如今的惠州龍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惠州龍門群山之地)3

龍門是傳統的山區縣,衆多古村落散落在大山深處 黃克鋒 攝

距離龍門縣城十多公裡,藍田瑤族鄉是惠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具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每年中秋月圓夜,當地都會舉行“舞火狗”儀式,這是全國唯一遺存的民族圖騰祭祀與少女成人禮巧妙結合的古老民間儀式。

神秘獨特的“舞火狗”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将近400年曆史。2006年,“舞火狗”傳統舞蹈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2013年“舞火狗”民俗也入選省非遺。每年傳承活動都有數千名觀衆競相參與,高峰期時多達五六千人次,“舞火狗”成為一張閃亮的民族風情旅遊名片。

農民畫在龍門更是家喻戶曉。當地農民吸收和繼承了傳統的民間藝術,結合水墨畫、水彩畫、油畫的表現形式,借鑒傳統民間刺繡、木雕、剪紙等藝術手法進行創作,描繪農村勞動、生活、鄉土風情和民間習俗。

為何龍門這片土地上誕生了農民畫?龍門縣農民畫協會副會長黃偉平介紹,龍門地處珠三角東北部,是廣府文化、客家文化和瑤族文化的交彙地。清代各種民間傳統手藝是龍門農民畫的藝術源頭。深入龍門縣的山村,在古村落随處可見遺留下來的具有珍貴文物價值的明清祠堂,有衆多具有藝術價值的石雕、磚雕、木雕、灰塑和壁畫。

經過多年的發展,農民畫基本形成了集創作收藏、展示銷售、交流研究、學習培訓于一體的産業鍊,走出了一條新農村建設産業化的新路。數萬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和愛好者收藏,先後走進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是惠州乃至廣東對外交往的文化名片。

令人欣喜的是,龍門民間文化瑰寶并非束之高閣,借助旅遊走進了更為廣闊的大衆視野。近年來,龍門縣不斷推動非遺文化進景區。龍門南昆山居溫泉度假村曾多次舉辦非遺展演,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舞火狗、舞貔貅、出鳳等一個個精彩的非遺項目表演,總能赢得遊客的陣陣掌聲。大家紛紛掏出手機拍攝,陶醉在賞心悅目的演出中。同時,林村盒籮、虎頭花燈、龍門年餅、地派山茶、龍門農民畫等一批具有龍門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讓大家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

山上森林山下溫泉,鄉村旅遊蓬勃發展

龍門不僅有着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自然資源更是天賦異禀。“廣大農村藏着兩大特色健康旅遊資源!”據龍門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陳卓盈介紹,龍門森林生态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73.91%,縣内峰巒疊嶂、青竹遍野,山、水、泉、瀑、林、湖等一應俱全。優越的生态環境造就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普遍較高,對人體健康有益。

與此同時,龍門還是廣東省溫泉資源密集區和高産區。富含鐵、硫、氡、鈣、鎂等幾十種有益人體微量元素的醫療溫泉,鐵元素含量尤其豐富,水質金黃,享有“黃金泉”之美稱。

“豐富的空氣負氧離子資源以及溫泉療養資源,讓龍門有底氣發展大健康旅遊産業。”陳卓盈介紹,一方面利用南昆山、桂峰山兩大特色森林資源,加快推進以交通網絡為重點的“快旅慢遊”系統建設,積極發展生态旅遊,并依靠自身的特色農業、林業資源,助推南昆山森林康養集聚區和特色村建設,打造了南昆山國家生态旅遊示範區、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以及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等一批國家級、省級鄉村旅遊品牌。

如今的惠州龍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惠州龍門群山之地)4

南昆山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是龍門旅遊的一塊金字招牌

另一方面,龍門出台《“龍門十三湯”品牌提升與差異化發展策劃》,引入專家團隊,對境内現有的十多個差異化定位的溫泉景區進行研究,形成了“龍門十三湯”旅遊品牌,不定期舉辦溫泉節慶、活動、論壇等,邀請中醫專家、旅遊專家、學者等交流、研讨。在曆屆的金湯獎頒獎典禮上,“龍門十三湯”均榮獲“十佳溫泉旅遊目的地”獎項。雲頂溫泉和南昆山居溫泉度假村成功獲評“中國五星溫泉”,成為惠州市及粵東地區僅有的2家“國家五星級溫泉”。

山上森林、山下溫泉的鄉村康養旅遊大有可為,吸引衆多海内外遊客前來。龍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養眼、養肺、養胃、養身、養心”的康養福地。數據佐證,“十三五”期間,全縣累計接待遊客5305.7萬人次,文旅收入突破300億元,其中約60%遊客是由康養旅遊主體的溫泉景區接待,占總收入比重的71%,縣域旅遊綜合競争力位居全省十強。

如今的惠州龍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惠州龍門群山之地)5

遊客在龍門漂流避暑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帶動了村民走上增收緻富道路。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的南昆山民宿遍地開花,風格各異,吸引了向往“閑雲野鶴、隐居田園”的都市遊客。住宿産業火爆,成為了南昆山經濟發展的支柱之一。截至目前,南昆山較大型的度假村(酒店)、家庭旅館、民宿、農家樂共359家,全區床位數9097個。其中,民宿及家庭旅館262家、農家樂85家,初步形成了鄉村(康養)旅遊集聚區。“民宿大多以本地開發、村民自投自營為主,依托于旅遊,整個村都旺起來,村民也富起來了。”南昆山高山别墅森林度假村負責人巫革鋒說。

如今的惠州龍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惠州龍門群山之地)6

南昆山民宿聚集,不少遊客專門前來體驗“民宿遊”

構建全域康養産業體系

專家建議“看大勢、尋特色、勇踐行”

近年來,龍門緻力于打造全域旅遊産業。2022年龍門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環南昆山生态康養産業集聚區。持續規範地熱資源管理,推進永漢地熱資源統一供應。完善景區配套設施建設,打造更好的“快進慢遊”環境。推行“景區 鄉村”旅遊雙驅模式,打造鄉村旅遊精品線路2條、鄉村旅遊示範村2個、鄉村旅遊集聚區1個。

如今的惠州龍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惠州龍門群山之地)7

龍門鄉村發展迅速,村民獲得更多幸福感 黃克鋒 攝

陳卓盈介紹,龍門将以溫泉為核心,創新“溫泉 ”産業融合發展,圍繞“養眼、養肺、養胃、養身、養心”,積極構建“全文化融合、全産業延伸、全生态支撐”的全域康養産業體系。

具體而言,将以“龍門十三湯、一湯一特色”為亮點的溫泉養生遊,打響“愉悅龍門、泉傾天下”龍門溫泉旅遊形象。依托“中國天然氧吧、廣東省生态縣”等生态優勢,整合推廣以“避暑南昆山、自由森呼吸”為亮點的森林度假遊。依托地方特色文化、瑤族民俗文化、農民畫等,推廣以“輕歌曼舞、多彩龍門”為亮點的民俗文化遊。挖掘“鯉魚躍龍門”的民間傳說,研究、傳播龍門福地文化,策劃舉辦啟蒙教育、成人禮、愉悅之旅等富有儀式感的活動或節慶。以農家樂為載體,以美食為招牌,打造“龍門宴”品牌,引導農家樂的個性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避免同質化低價競争,打造美食旅遊目的地。

未來,龍門如何在大灣區背景下走好大鄉村之路?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數字鄉村與文旅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博導吳志才建議,龍門應當要“看大勢、尋特色、勇踐行”。

“看大勢”即發展龍門旅遊應跳出山界外,看世界格局,從曆史、地形、人文等角度來定位龍門的發展格局;“尋特色”應回歸龍門,彰顯生态特色與價值,發掘“萬山之地、滴水兩江、溫泉之鄉、天然氧吧、多元文化”五大特點,以此構建龍門旅遊的生态系統;“勇踐行”綠色發展,打造“大山經濟”,将“山上是品牌,環山是産業,帶動鄉村振興”作為三個階段目标,着力打造龍門山地康養生活旅遊目的地。

在森林康養方面,吳志才提出,龍門要建立“1 1 N”的龍門山地旅遊格局:以南昆山為龍頭崛起,桂峰山定制引領,“全域山”主客共享。其中,南昆山唱響大山經濟主旋律,推動惠州山地旅遊聯動發展,走國家公園體制路線,共建投融資平台,建設社區景區一體化,走旅遊振興發展道路,形成環南昆山—羅浮山度假産業集居區;以特色概念激活桂峰山,打造生态旅遊示範區、國家旅遊度假區和大健康産業基地,與南昆山遙相呼應;“全域山”則走“公園平台化、項目市場化”的發展模式,堅守森林本色,一山一主題,一園一特色,全域統籌推進打造“國家森林旅遊示範縣”。

在溫泉康養方面,吳志才建議,龍門溫泉産業要探索“五位一體”路徑,即溫泉 城鎮、溫泉 生态、溫泉 鄉村、溫泉 文化、溫泉 品牌。具體而言,“溫泉 城鎮”是指要形成全溫泉康養産業體系,融入龍門發展新格局;“溫泉 生态”則是用好龍門一流的生态康養環境資源,着重打造山地溫泉康養,形成龍門全域山地康養格局;“溫泉 鄉村”是需要通過推廣景村聯動模式、溫泉帶鄉村帶雙帶融合發展以及溫泉 現代農業産業,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溫泉 文化”則是要構建溫泉文化産業鍊、構建溫泉文化IP、推動溫泉 地方文化融合發展;“溫泉 品牌”需要打造縣域品牌,龍門要打造成為國際康養旅居生活目的地。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朱光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