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冬至包餃子典故

冬至包餃子典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1 15:17:48

#元氣過新年#

張仲景(150-219),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人(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東漢醫學家。

餃子,又稱水餃,是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是我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施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因而有“張長沙”之美譽。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後,求醫的人特别多,他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挂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施藥治傷。

冬至包餃子典故(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1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中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麥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這種“嬌耳”後渾身發熱,血液循環旺盛,雙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施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複,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施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配制“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争着吃餃子,心裡仍記挂着張仲景的治病救人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着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