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環境是岩石圈、大氣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類圈等自然地理圈層組成的有機整體,其中每一個要素都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與其他要素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并保持協調統一。而地球表面的不同區域之間,由于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也會産生十分明顯的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性,在大中小各種尺度中都存在這種差異性。比如,不同的地形條件下,就可能對自然地理環境産生不同的影響,今天我們就從山地的不同山坡角度,來看看不同類型山坡對于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不同山坡的自然地理環境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地勢十分崎岖的地表形态,山地通常呈脈狀分布,稱為山脈。山地地形通常呈中部高四周低的形态,海拔高的地方就是山峰,而四周海拔不斷降低形成山坡,從東南西北方位來說,山坡有不同的朝向,我們發現不同的山坡,自然地理環境差異也很大。在這一方面影響最大的有兩種類型的山坡,分别是由熱量差異形成的向陽坡和背陽坡,以及由降水差異形成的迎風坡和背風坡。
中國山脈分布圖
不同朝向的山坡,在一年中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各不相同,從而把太陽輻射照射較多的一個山坡稱為“向陽坡”,太陽輻射照射較少的一個山坡稱為“背陽坡”。一般來說,北回歸線以北地區一年中的正午陽光都出現在正南方位,所以南坡接受陽光最多,南坡為“向陽坡”;反之南回歸線以南地區一年中的正午陽光都出現在正北方位,所以北坡接受陽光最多,北坡為“向陽坡”;而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南北坡太陽輻射差異不是很大,向陽坡和背陽坡不是十分明顯。
東南季風和西北季風
我國位于北半球,所以我國的山脈中南坡是向陽坡,一般來說,在水分條件充足的情況下,由于南坡向陽坡熱量條件更好,那麼南坡向陽坡的植被生長的相對比北坡背陽坡要好,同種植被在南坡向陽坡能夠生長到更高的海拔高度。但是,如果在水分條件不是很充足的地區,比如我國的華北地區,屬于半濕潤地區,降水偏少但是蒸發旺盛,南坡向陽坡由于熱量高反而蒸發更加旺盛,水分更少不利于植被生長,反而是北坡背陽坡,太陽輻射少,水分蒸發較少,更有利于植被的生長。
天山雲杉林
此外,當山脈的走向與當地的盛行風向垂直時,通常會形成“迎風坡”和“背風坡”,當然如果盛行風來自于海洋則更加明顯。比如,我國東部地區主要受東亞季風的影響,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東南季風,而冬季盛行來自内陸的西北季風,所以我國的山地中朝向東南(朝南)的山坡為“迎風坡”,朝西北(朝北)的山坡為“背風坡”。來自太平洋的濕潤空氣,受到山地的阻擋擡升,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氣不斷降溫,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從而産生降水,所以山地的迎風坡降水豐富,而等氣流翻過山脈,到達背風坡一側,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少,而且空氣由山頂往山麓運動,海拔不斷降低,空氣升溫更不容易産生降水,所以山地的背風坡降水稀少。
新疆地區水汽來源
在我國也有例外,比如我國新疆地區的天山山脈,當地的水汽主要是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帶和來自北冰洋的冷空氣,所以天山的北坡就是迎風坡,天山北坡的降水量比南坡要多,所以在天山北坡有雲杉林的出現,而南坡則沒有森林自然帶。比如,在南美洲的南部,由于南北走向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了來自西側太平洋的盛行西風帶,使得安第斯山脈西側的迎風坡地區,盛行西風帶受地形擡升降水豐富,分布溫帶落葉闊葉林;而安第斯山脈東側的背風坡地區,盛行西風帶翻過安第斯山脈之後,空氣十分幹燥,并做下沉運動,形成“焚風效應”,氣候幹旱降水稀少,分布溫帶荒漠植被。
巴塔哥尼亞沙漠的形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