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在線教育可以變成資本的遊戲

在線教育可以變成資本的遊戲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8 20:32:38

在線教育可以變成資本的遊戲(資本漩渦下的在線教育)1

2020年10月18日,有家長到在線教育機構優勝教育北京總部辦理學費退費時,發現其總部已經人去樓空。11月15日,優勝教育承認公司資金鍊斷裂,但多地已開展補償,初步統計補償2萬餘人9000餘萬元。圖為北京一處優勝教育的培訓中心大門緊閉,内部已經搬空。(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寒假将至,猿輔導、作業幫等在線教育平台又活躍起來。微信朋友圈、抖音、電視廣告、地鐵站、公交站、樓宇電梯廣告……學齡孩子家長目光所及之處,基礎教育在線平台的廣告一個也不放過。

其融資大戰也再度升級。2020年12月下旬,猿輔導獲3億美元融資。作業幫緊随其後,宣布完成E 輪超16億美元融資。然而,今年元旦期間,因過去三年“沒有融過一筆大錢”,在線教育領域的明星企業學霸君在奔跑8年之後卻宣布倒下。

資本的力量給在線教育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對于這一蓬勃興起的行業,相關部門監管是否跟上?如何确保在線教育體現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将進一步聯合相關部門,不斷完善監管體系,采取更為有力的措施,解決各方關切的問題,推動線上培訓規範發展。

在線教育已成繼電商、遊戲之後主流平台的第三大廣告主

在線教育領域的廣告有多密?有網友描述:“一個公交車站有四個廣告牌,其中三個是在線教育的,時不時還會有貼着在線教育廣告的公交車駛過這個站台。”

幾乎所有的熱門綜藝,都有在線教育廣告的身影。《幸福三重奏》能看到斑馬AI課的廣告,《向往的生活》能看到作業幫的冠名,《極限挑戰》會跳出高途課堂的“名師在線”,《經典詠流傳》能看到學而思網校。

在歲末年初的跨年晚會上,在線教育平台也在上演“廣告大戰”。央視主持人多次口播猿輔導旗下斑馬AI課的廣告。湖南衛視播放了作業幫的廣告歌曲。題拍拍是B站晚會的唯一教育行業贊助商。

不光密集,廣告中課程的優惠力度也一個比一個勁爆:“學而思網校,20塊錢語文13課時,數學13課時,再加上包郵的教輔材料”“作業幫直播課,49元33節課,讓孩子寒假輕松拉開語數距離”“高途課堂19元20節課,得到價值499元的數學 物理 語文 英語4科清北名師直播課”……

有數據顯示,2020年前9個月,猿輔導、作業幫、學而思網校三家在廣告和銷售方面的投放總額約達55億元,是2019年同期的兩倍以上。“為了搶奪流量和迅速擴大用戶規模,在線教育推出大量低價課程,已成為繼電商、遊戲之後,主流平台的第三大廣告主。”廣東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常務副主任方樹生說。

疫情為在線教育行業按下“快進鍵”,2020年我國在線教育行業用戶規模達4.23億,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000億元

近年來,我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迅猛。數據顯示,用戶規模從2016年1.04億增長到2020年4.23億,市場規模從2016年2218億擴大到2020年預計5000億元。

廣東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工作人員張志立分析了在線教育的幾大優勢: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以及超大規模題庫、智能備課、互動直播、線上測評、輔導老師工作台等系統平台的集成應用,讓教、學、測、練、評全鍊條數字化改造成為現實,減輕了學校教學和家長輔導負擔;突破空間限制,學員足不出戶就能上課,學習時間可控,可讓優質教育資源普惠;受惠于互聯網的規模效應,同類産品中在線教育課程價格比線下形式更便宜,AI課、視頻課的引入拉低了優質課程資源的成本。

疫情期間,因無法将學生集中在同一線下場地學習,線上教育成為确保“停課不停學”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疫情也為原本快速發展的在線教育行業按下了“快進鍵”。

“之前都是上線下培訓班,對線上培訓有顧慮。疫情期間孩子一直在家,家長群沒少讨論哪家網課好,我也報名試了試。”北京市民祝先生說,孩子對網課還算适應,又省了接送,“如果質量有保證,以後還會選擇線上培訓”。

方樹生分析,疫情期間,直播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和推廣,公辦學校和線下機構紛紛走向線上。同時,“停課不停學”浪潮,進一步提升了市場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和接受度,并且幫助在線教育機構加快了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拓展業務的步伐。

大型在線教育公司背景:互聯網人自主發起、線下培訓機構增加線上業務、互聯網巨頭跟風投入

都是什麼人在辦在線教育?

方樹生介紹,目前大型在線教育公司的背景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互聯網人自主發起。2011-2020年是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黃金十年,教育領域也是互聯網 的重要領域,互聯網公司特别是從事相關闆塊業務的互聯網人,以“互聯網 教育”模式開創在線教育的先河,作業幫、猿輔導、網易有道均屬此類公司。二是線下培訓機構增加線上業務。如新東方、好未來,都是傳統的線下校外培訓機構,随着線上教育行業的蓬勃發展,這些機構開始重視并開設線上業務。三是互聯網巨頭跟風投入。随着在線教育逐漸成為風口并得到資本認可,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都開始重視在線教育,紛紛推出騰訊課堂、企鵝輔導等。

“第一類在線教育公司的創始人(包括聯合創始人)主要是互聯網産品、運營和技術人才,在此基礎上吸收職業經理人、融資、财務、人力等人才加入高管。二三類教育公司的高管基本由職業經理人組成。”張志立說。

張志立介紹,在線教育公司的老師有兩種:一是主講老師,來源主要依靠外聘和自主培養。主講老師是在線教育公司授課體系中的關鍵,大多具有專業背景。二是輔導老師,以大學畢業生為主,負責督促學生上課、跟蹤學生上課效果、輔導學生完成課後作業等。

“在線教育的興起源自于技術,發展借助于資本,教學依賴于教育者。簡單地說,互聯網人是發起者,資本是助推劑,專業教育者是指導者和從業者。”張志立說。

資本助推之下,企業競争加劇、行業内耗嚴重

源源不斷的熱錢正在湧入在線教育行業。2020年,作業幫對外披露2輪融資總額達23.5億美元;猿輔導對外披露3筆融資,總額超35億美元。據統計,2020年,中國基礎教育在線行業融資額超過500億元,這一數字超過了行業此前十年融資總和。

“教育行業本身是一個發展相對較慢的行業,資本的力量能推動整個教育行業包括在線教育的快速疊代,資本的助推可以迅速做大線上教育培訓規模,但同時也将在線教育行業推向了企業競争加劇、獲客成本高企、行業内耗嚴重的困境。”方樹生說。

“當前校外線上培訓機構普遍通過融資進行資本運營,但過于逐利,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為了獲取客源,不把錢用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刀刃上,而在各大媒體上鋪天蓋地做廣告,營造所有孩子都需要參加培訓的氛圍,加重家長的焦慮。還有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為了占領行業主導權,惡意降低收費以賠錢的模式運營,擠垮中小機構造成行業發展不平衡的同時,自身也面臨經營風險,一旦融資跟不上資金鍊斷裂,企業可能迅速倒閉,造成群衆預收費無法退回,比如近期非正常停業的‘學霸君’‘優勝教育’等,損害了群衆的利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指出,資本大規模介入在線教育引發了一系列新的問題:一是大規模預收學費造成家庭财産安全隐患;二是部分在線教育産品和平台充斥大量廣告,還有的存在誘導消費、遊戲等内容入口或鍊接;三是不斷融資燒錢、低價獲客的經營策略,使在線課程的師資水準、教學質量和學習服務難以得到保證;四是部分“搶跑學習”“超前教育”内容不符合兒童發展規律;五是部分在線教育産品存在隐私洩露和數據安全問題。

“由于資本的助推,在這種完全互聯網化的營銷模式席卷下,在線教育存在偏離教育規律本身的可能,不是靠課程品質、教學效果等獲得市場的選擇和青睐,而是被資本逐步主導和影響。”方樹生指出,對于在線教育來說,在線隻是手段,核心還是教書育人、啟迪智慧。在線教育行業需要滿足的終究是人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隻有最大化成就用戶的企業,才能最終獲得市場認可。

黃榮懷認為,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強聯動,加強對在線教育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和調控,防止無序的資本厮殺,鼓勵指導在線教育回歸教育本身。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當前比較突出的虛假宣傳、定價高、退費難、卷錢跑路、盲目擴張等問題,在教育部門加強監管的同時,還需要有關主管部門聯動,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管控,加強對輿論氛圍的引導,推動線上培訓機構合法合規有序經營。

在線教育監管面臨培訓内容核查難、培訓預收費監管難等現實問題

在線教育是蓬勃興起的新興産業,在線教育監管是全新課題。

2019年5月,廣東省教育廳會同網信、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門在全國率先啟動在線教育産品内容審查項目,印發管理暫行辦法,對面向全省中小學生的所有學習類移動應用程序納入前置審查範圍,審查通過的列入白名單,未通過的不得選用。

2019年7月,教育部聯合相關部門出台了《關于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對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的排查整改、備案審查、監管機制等提出明确要求,構建了校外線上培訓的基本管理制度體系。按照《意見》要求,教育部指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結合本地實際,重點對培訓機構、培訓内容和培訓人員等進行備案審查。各省份還緊盯内容健康、時長适宜、師資合格、信息安全、經營規範等重點,對已有的校外線上培訓進行全面排查整改,截至2020年6月底完成了2019年首批排查機構的整改工作。

不過,校外線上培訓内容核查困難,仍然是監管的難題之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培訓機構主要采用的是自編材料,許多英語培訓機構使用境外教材,雖然各地教育部門加強對培訓内容的備案審核,但容易出現講的内容與備案内容兩張皮的現象。如果學生家長不舉報,監管部門很難發現。一對一的課程監管難度更大,尤其是部分英語類線上機構,外籍教師身處國外,目前還沒有對在線國際用工監管的政策,教育部門缺乏有效監管手段。亟待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并加強對線上培訓互聯網企業的監管。

培訓預收費監管困難,是監管的又一難題。盡管國家明确面向中小學生的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按課時收費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但受經濟利益驅使,一些機構仍通過打折、返現等方式,誘導家長超期交費。如果群衆不舉報,教育部門很難及時發現培訓機構的違規收費問題。“培訓機構作為市場主體,教育行政部門無權對其資金使用進行監管,無法對其經營狀況作出有效判斷,待機構‘跑路’或停業後,相關部門再介入為時已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說。

加強引導和監管,督促校外線上培訓機構更好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如何确保校外培訓機構提供的在線教育也能體現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方樹生認為,應當加強教育引導,幫助在線教育行業熟悉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行業尤其是企業負責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教育素養,使其更好遵循教育規律;加強行業監管,在頂層設計、過程監管、執法力量、行業自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給予更多引導、督促企業更好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

“建立健全在線教育的監督監管機制是十分必要的。”黃榮懷指出,在線教育是一種教育形态,涉及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都圍繞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研究,并且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首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必須是合法合規的。其次要确保在線教育産品和服務的質量,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教育實踐的檢驗。教育技術産品和服務需執行嚴格的标準,并建立校園準入制度,避免某些應用和課程對青少年産生誤導,消除其負面影響。三是應用場景的規範,要對在線教育應用進行備案,否則網絡空間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對青少年造成傷害。最後還要注意在線教育中的隐私保護和數據安全,這對保護師生權益,保障在線教育健康發展也非常重要。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門将持續強化日常監管,繼續抓好線上機構備案審查工作,通過嚴格審查把好入口關。動态更新黑白名單,建立監督舉報平台,廣泛接受各方監督。嚴查嚴處培訓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并通過多種渠道曝光,形成警示震懾,引導培訓機構規範經營。

線上教育監管範圍廣、類型多、情況複雜,既有信息技術、校外培訓,又有意識形态、思想健康,同時涉及到企業管理、教育教學等諸多内容,且牽涉的職能部門很多,亟須提高對治理工作艱巨性的認識,加強監管和統籌協調。

“校外線上培訓市場規模大、從業人員多、學生群體龐大,任何相關的改革和政策調整都可能影響方方面面的利益訴求,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當前一些地方對線上培訓治理工作的複雜性和艱巨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需要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部署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穩步推進治理和改革。”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說。(記者 吳晶 韓亞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