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他說話做事總是讓人非常舒服,那麼合适,恰到好處,即使自己很有能力,也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盛氣淩人的感覺,他總能給人一種确定感,值得信賴感。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你遇到的就是一個君子的形象。
提到君子,普通人往往會脫口而出四個字:文質彬彬,他形容一個人有文化,溫文爾雅,沒有暴力傾向,也不顯得盛氣淩人,做事謙虛謹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文質彬彬的準确含義?
所謂的“文”,就是表面言語、行為、表情,“質”是指一個人的品質、本質,為人的質量,所以我們要看一個人是否是君子,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看他是不是善于表達,能準确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二是“質”,就是他同時還要是一個有品質、質地好的人。
《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棘子成問子貢:“一個人品質好就行了,為什麼還要學文化,會表達呢?”子貢說:“你這樣想就太可惜了,文與質是一體的兩面,不能偏廢,這就像把虎豹犬羊的都去掉,就無法辨别虎豹之皮與犬羊之皮了。”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質勝文則野”。也就是說一個品質好的人,如果不會表達,就會顯得太過粗野。比如一個農民非常質樸善良,但是讓他闡述一個問題,他可能很難說清楚,因為他沒有必要的知識儲備和表達訓練。這樣不好。
“文勝質則史”。就是說一個人如果隻會說話,誇誇其談,包裝修飾自己,但講不到點上,講不出什麼幹貨,這樣也不行?
那麼怎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呢?那就是文與質要相符合,所謂的“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既能準确地表達想法,把話說到位,不會讓人産生誤解,而且又品德高尚,行為端正。這才是一個真君子。
那麼,我們要如何成為一個君子呢?
所謂“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君子應該多做事,少說話,也就是說,你懂得了一個道理,學到了一個知識,應該馬上去實踐,去應用,而不是誇誇其談,到處去說。兒子懂得很多孝敬父母的道理,就應該去做,去關心父母的真實需要,在家就多陪陪父母,周到體貼地照顧父母,在外要記得給父母報平安,不要讓父母擔心。
曾子說,君子要在這三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動容貌,斯遠暴慢矣”。
嚴肅自己的容貌,就會遠離粗暴怠慢。跟别人打交道時,一定是先看到對方的容貌,其次是表情顔色,最後出口與之交流。所以,首先要擺正自己的儀容舉止,幹什麼像什麼,幹什麼專注于什麼。不要因為自己有權力,有地位,有能力就對人傲慢無禮,而應該謙和安詳。
第二,“正顔色,斯近信矣”。
端正自己的臉色,就可以使人相信;我們跟别人相處要保持誠懇的表情,誠懇的态度,對事不對人,盡量包容别人必要的試錯,這樣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第三“,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說話注意言辭語氣,就會遠離粗鄙無禮。就是說話的時候要注意口氣,注意自己的語氣,要平和不要盛氣淩人,咄咄逼人,更不要得理不饒人。
您心中的君子是什麼形象?歡迎留言,每條留言我都會認真回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