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Catalyst 是今年 WWDC 上推出的一項新技術,前身是去年 WWDC 一筆帶過的 Marzipan 技術。具體的應用就是讓開發者更便捷地将 iPad 應用帶到 Mac 上,打通蘋果系統的三個主要平台。
一年過去了,已經有一批 iPad 應用使用這項技術來到 Mac 上。那麼,運用這項技術誕生的 Mac 應用體驗如何?
截止到目前,從 iPad 移植過來的應用一共有 37 款,其中 15 款付費,22 款免費或有内購。這些應用中有個人應用,也有企業應用(大部分由 Zoho 公司開發)。看完描述之後,我一共體驗了 10 款應用,5 款體驗不錯,5 款體驗一般。
首先說明,這批 app 在 iPad 端的輸入形式就是手指操控,而到了 Mac 端,則變成了鍵盤輸入和觸摸闆操控。不過,如果你有 Apple Pencil 的話,也可以用 Apple Pencil 進行手寫操作,但體驗并沒有直接用鍵盤好,因為有延遲。
《Post-it》是 3M 公司(就是那個生産便利貼的公司)開發的一款能夠将你的便利貼實物轉變為虛拟便利貼的軟件。當然,也可以直接在軟件裡新建無數個便利貼。
之前在手機上的時候就時不時有在用,最大的遺憾之處就是沒有桌面端。移植過來之後,操作邏輯幾乎和手機端一樣,而且隻要回車就可以新建一張便利貼。這在學習時需要快速記下知識點,工作時記錄突發事件,或者任何一個場景下記錄靈感都非常有幫助。可以說是首批應用中最推薦的免費應用了!
另外,結合移動端的《Post-it》,你還可以用手機快速記錄想法,或拍攝任何手寫筆記,實現移動端快速記錄,桌面端整理執行。
毫無疑問,這是這批移植應用中體驗最好的。非常流暢,保留了全部功能。可以多開窗口,也可以多标簽頁。《Notability》的優勢可能隻剩下錄音功能了吧。配合 Sidecar 功能,完全可以隻買 Mac 端,最推薦的付費應用,買!
而移動端的《GoodNotes 5》是著名的兩大手寫筆記軟件之一,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具體測評可參照 《GoodNotes 大更新!iOS 最好用的筆記 App,都有哪些新變化?》。
這是一款由 Zoho 公司開發的簽名應用,主要功能是幫助你完成電子版文檔的「簽名」工作,當然也可以留下電子郵箱、簽署日期或者任意文字等等。點擊使用對應功能則會出現在文檔正中央,也可以直接拖拽功能到任意位置。這是唯一一款 Zoho 公司開發的可能對大多數的個體有用的企業應用。
當你有了 Apple Pencil 之後,移動端的體驗和利用 Sidecar 投屏到 iPad 時一緻。而我們使用電子文檔的大多數場景都是電腦,因此又省了一個 iPad 軟件。
這是一款 iOS 上知名的語言學習軟件,整個的使用體驗還不錯,會給你的發音打分。唯一有點小問題的是,經常出現卡頓。如果能優化好,并且提供足夠的快捷鍵,這是一款值得推薦的學習軟件!
對比 iPadOS 和 iOS 13,如果桌面端卡頓一直沒修複的話,建議還是使用移動端,畢竟學習不能被卡頓降低效率。
《PDF Viewer》是 iOS 平台上一款久負盛名的 PDF 管理工具。但移植過來之後,缺失了最主要的功能——文檔管理。并且,也不像《PDF Expert》一樣,可以直接首頁直接看到最近浏覽過的文件。不過,批注類功能倒繼續保留了,勉強夠用。
《PDF Viewer》可以說是除《PDF Expert》(或《Documents》)以外,iOS 和 iPadOS 最著名的 PDF 管理工具了,移動端的體驗自然不在話下。
體驗一般的應用太多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就像一個放大版的 iPad,圖标小到你想自戳雙眼,或者習慣的通用快捷鍵(比如 command ,)無法使用。
《Morpholio Board》是一款室内設計應用,你可以選擇各類型家具去布置你的家。建議在真正布置家前,不妨可以用這款軟件看看你想象中的家的真實效果會是怎樣的,這樣就能避免布置完之後不滿意,又要重新布置的尴尬境地了。
這款軟件讓我一開始就懵了。點擊注冊時,沒有任何光标出現,還以為是哪出問題了,但實際上就隻是不會出現而已,可正常輸入。另外,圖層一旦确定了位置之後,無法找到二次編輯的功能。
它不僅有 iOS 端,而且也有 iPadOS 端,但對于這類室内設計應用,最重要的一定是屏幕要大,不然光是操作就很麻煩。移動端的體驗非常流暢,如果有 iPad,建議還是先用 iPad,暫時不用 Mac 吧。
《HabitMinder》是一款習慣養成應用,整個的浏覽界面和操作體驗就更像 iOS 端了。有趣的是,當你完成以後,軟件會給你撒個花。
這款軟件的移動端體驗可以說是完爆桌面端,不僅有優秀的過渡動畫,還有精美的界面。對于堅持「美是生産力」的人來說,體驗十分良好。而且這類型的軟件,我始終認為不應該占據你太多的時間,移動端快速記錄,快速浏覽情況就足夠了。重要的是養成習慣,而不是沉浸在「假裝養成習慣」中。
《Planny》是一款不錯的 GTD 軟件,但移植過來之後,卻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圖标太小、底部狀态欄沒有居中、翻譯不全、完成任務功能入口深等。完成了也有花哦!
不過當你仔細使用移動端的時候,你會發現無論是 iPhone,還是 iPad,它的底部狀态欄也都是沒有居中的。也許開發商比較粗放吧,但對于強迫症來說,還真是有點難受。
這是一款記賬軟件。一般來說,用手機記賬會更加便捷,但當你要查看自己的财務狀況時,電腦會是更好的選擇,所以《MoneyCoach》來到了 Mac 上。目前的使用感受比較差,盡管免費功能基本滿足記賬需要,但記賬步驟過多,因為目前的記賬窗口還是跟 iOS 端一緻,每一個步驟需要彈出新窗口,完全喪失了電腦大屏幕的優勢——直接在一個窗口完成就可以了。另外,當輸入中文時,會出現文本粘連。
對于有強烈記賬需求,但也想用電腦查看收支情況的人,如果你暫時還沒有找到一款合适的記賬軟件的話,建議你可以下載移動端的《MoneyCoach》去使用下。移動端的幾張體驗非常良好,可以等開發商修複了桌面端的 bug 後,再實現你用電腦查看收支情況的需求。
這是一款運動習慣養成軟件,可以自定義任何運動或者挑選官方提供的運動習慣,功能挺強大的,但是我不是很理解在電腦上使用這類型軟件的意義。
對于有健身需求的人,個人認為不妨可以下載 iOS 客戶端。你會發現非常适合個人健身,它會根據你選擇的計劃,提醒和教你你做動作,并且也沒有任何社交功能去幹擾你的健身。
如其名,這是一看吉他學習軟件,上面有各式各樣的用戶上傳的教學視頻。除了上面提到的問題,它估計還需要用到一款神奇的工具才能觀看。
總結一下,首批移植應用如果忽略通用性問題,比如時不時會出現卡頓或圖标錯位等,勉強夠用,畢竟免費即正義。沒有體驗的付費應用,是因為我個人覺得看完介紹之後,我并沒有類似需求。如果你有,不妨在下方留下你的使用體驗。
移動端的體驗是正常。主要還是看你的需求類型,如果你在學習彈吉他的過程中,對屏幕無所謂大小的話,移動端已經足夠讓你很好地學習吉他了。
衆所周知,越來越多的 iOS 應用正在逐步轉向訂閱制,但首批移植應用鮮有采用訂閱制的方式。然而,部分應用是需要再次付費購買的,比如《GoodNotes》。而采用訂閱制收費的軟件,則可直接恢複購買。
▲ 圖片來自:愛範兒
最後讓我們把話題回到這項技術上。
如果你有蘋果全家桶,在選擇功能相似的 iOS 應用時,一般都會考慮有沒有其他平台。盡管首批應用給我的體驗非常一般,但顯而易見的是,通過 Project Catalyst,越來越多優質的 iPad 應用能盡快地來到 Mac 平台,比如很多人喜愛的 GTD 應用《Sorted 3》。
然而,之所以 iPad 一直難成為蘋果口中宣稱的「生産力工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開發者缺乏足夠的動力去開發,導緻很多軟件仍是「大号版的 iPhone 應用」,今天的移植應用看起來依舊在重蹈覆轍。
不過,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今良好的 iOS、iPadOS 軟件生态給足了我們未來蘋果多平台強聯動的信心,相信現有問題一定是可以被解決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