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曾經是中國植被破壞最嚴重的天然森林之一,如今依靠科技力量,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壩人是怎麼做到的?
撰文/ 白竟楠 圖文編輯/陳永傑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采訪專家>>
黃選瑞(河北農業大學林業科學院院長)
王登舉(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
從荒漠中的一棵樹,到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海。在河北省的最北部,有一灣深深的綠色,她叫“塞罕壩”。她的存在,為首都北京阻擋了半個世紀的風沙。
10月22日,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黨代表通道”再次開啟。黨的二十大代表、塞罕壩機械林場黨委書記安長明走上通道,深情講述了三代塞罕壩人跨越60年的“綠色接力”。
秋季的塞罕壩,層林盡染,藍天白雲與色彩豐富的林海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的畫卷……安長明透露,塞罕壩正在打造智慧林場,也就是為每棵樹建檔案,像樹種、樹高、位置、生長狀況等都有詳細的數據。要全面摸清全場3億多株樹木的底數,通過精細化、智能化管理建設美麗塞罕壩,持續在建設美麗中國上走在前、做表率。
從荒原變林海,塞罕壩的植被恢複不僅是種樹這麼簡單,用什麼方法育苗?樹怎麼種?種下了苗子如何培育?每一步都需要科學理論的支撐。
曾經這裡也叢林茂密
塞罕壩蒙語的意思是“美麗的高嶺”,自古就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塞罕壩位于内蒙古高原的東南緣,地處内蒙古高原與冀北山地的交接處,地貌上界于内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間,主要是高原台地,在遼、金時期稱作“千裡松林”。塞罕壩按地勢分為壩上、壩下兩部分,是“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在古代是皇家獵苑。
▲塞罕壩在古代是皇家獵苑(圖片來自網絡)
随着清王朝曆史的推移,因吏治腐敗和财政頹廢,内憂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開圍放墾,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奪采伐和連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塞罕壩的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聖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雲涯”的壯觀場面而不複存在,退化為高原荒丘,呈現“飛鳥無栖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河北農業大學林業科學院院長黃選瑞說,塞罕壩是曾經是中國植被破壞最嚴重的天然森林之一,随着人口增多、經濟發展,我國許多自然植被都遭到破壞。但是,之所以選擇塞罕壩種植人工林是有原因的。
▲曆史上,塞罕壩曾是一片綠州,是皇家獵苑。後來,開墾伐木,逐漸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荒漠,看不到盡頭(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塞罕壩在曆史上叢林密布,但是因為這裡海拔高、氣候寒冷,所以本身環境較脆弱,靠自然的力量難以恢複。塞罕壩區位條件跟京津生态環境關系密切,塞罕壩環境恢複後直接改善環京津生态環境,減少風沙危害,而且這裡原來的生态環境相對較好,有植被恢複的生态基礎,即脆弱生态區也是可以進行植被恢複的。由此可見,從1962年正式開始人工造林是有遠見的舉措。
造林“三步走”
1962年下發的《關于河北省承德專屬圍場縣建立林業部直屬機械林場的通知》極為簡略,隻公布了林業部與地方的分工,以及領導幹部如何調配。通知下發當年,127名農林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趕赴塞罕壩,與原有三個林場的242名職工,組成了369人的“創業”隊伍。
▲1962年,一批林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趕赴塞罕壩開始“創業”(圖片來自網絡)
塞罕壩人工造林不是找人多種樹那麼簡單,雖然這裡有植被恢複的基礎,但脆弱的自然環境依舊給生态重建造成了困難。例如地處高寒區的“馬蹄坑”,面臨着土壤貧瘠、沙化嚴重、無霜期短,種植難度極大,1962年、1963年,林場人在這裡連續造林失敗。也有去到現場的記者表示,行車在林間,偶爾會看到因修路而剖開的山,在切開的斷面上,能清晰地看到,除了厚約10厘米的土,整座山都是頑石,或者是通沙土。所以,在這裡恢複植被要依靠科技手段。
黃選瑞把人工造林工程分為三大時間段,每一個時間段解決不同的問題。1962年至1982年是人工造林的第一階段,也是探索的階段,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種什麼樹。塞罕壩機械林場壩上處于内蒙古高原南緣,以丘陵、曼甸為主,壩下是陰山山脈與大興安嶺餘脈交彙處,是典型的山地地形。選擇的樹種既要能在如此脆弱的環境下成活,還能起到防風固沙、涵養水土的作用。
為了篩選出“活、快、好、高”的樹種,林場工人選擇了多種樹種在實驗林裡種植、研究、嘗試,經曆了許多次失敗,最終,終于選定了三個主要樹種:華北落葉松、雲杉和樟子松。
其實,就在塞罕壩七星湖北邊,就有一片天然的華北落葉松和雲杉的混交林,這正說明了人工種植本地的鄉土樹種更容易存活,這也是塞罕壩當地的頂級群落,也就是最穩定的群落。
▲塞罕壩七星湖北邊,就有一片天然的華北落葉松和雲杉的混交林(圖片來自網絡)
1982年至2002年,在這二十年間造林和經濟開發并重。在攻克了樹種選擇和高寒地區種植技術之後,塞罕壩的人工樹林健康生長,許多地方的樹木密度較大,開始進入“撫育間伐”階段,為獲得中小莖木材開展了一些必要的經營活動。所謂“撫育間伐”,指的是從幼林郁閉起到成熟林采伐(主伐)前一個齡級止的這一段時間内,在森林中對部分林木進行的采伐。
合理采伐是對森林的保護
林場技術人員通過大量數據分析認為,人工純林密植度高,導緻樹種單一、枝幹長勢較弱,一旦遇到冰坨壓身就會損失慘重。
“撫育間伐”騰出了空間,将造林之初每畝密植222株松樹減少到50株,個别區域僅保留15株。樹下通過“引闊入針”“林下植樹”等手段,在高層樹下植入低齡雲杉等,逐漸形成了以人工純林為頂層,灌木、草、花、次生林的複層異齡混交結構。
塞罕壩的人工純林由此變得生動有趣起來——随着通風透氣性增加,溫度高了、濕度大了,微生物開始活躍,林下積累的十幾厘米針狀落葉被加速分解,為植物生長提供更多養分,喬灌木和花草越長越高,也給這裡的小動物們營造出了舒适的生存空間。
黃選瑞強調說:“不是所有對森林的采伐都是亂砍濫伐,合理的森林采伐是一種經營手段,就跟種玉米一樣,為了高産,玉米會種的很密集,但是到了一定時期就需要間苗,留下長得好的植株,在林業上,間苗就是撫育采伐。”
2002年至今,塞罕壩人工森林已經養成,人工造林的目的從造林為主變成了經營為主同時攻克石質山地的攻堅造林。
▲如今,塞罕壩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人工林場(圖片來自網絡)
為順應國家整體林業發展趨勢提到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概念,森林經營對于全國來說都在推進,塞罕壩的主要樹種有哪些?對應哪些不同的經營目的?不同的利弊條件下如何去經營?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探索。
“但是,因為塞罕壩部分人工林屬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現行《自然保護區條例》等,規定了在保護區中不容許進行森林經營活動,直接導緻壩上大面積人工林密度大、林木分化嚴重、林下植被稀疏、樹木枯枝近10米高,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塞罕壩人工林的生長,也影響到森林生态功能的發揮”黃選瑞說。
高寒植被恢複方法有講究
樹種選擇是一方面,造林技術是另一方面,否則即便選對了樹種也沒辦法讓它們大面積存活。
因為壩上的土壤主要為沙壤和石質山地,塞罕壩上的造林技術人員獨創了“三鍬半縫隙植苗法”在亂石堆裡植樹造林,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效率。“三鍬半縫隙植苗法”使用特制的植苗鍬,前一鍬、後一鍬,把苗子差進去,再把根擠實,而且要保證深淺适宜,根部舒展,擠緊踏實。
“三鍬半縫隙植苗法”是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獨創,與行業通用的“中心靠山植苗法”比,造林功效高出一倍,造林成本卻節省四成。
▲“三鍬半縫隙植苗法”是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獨創(圖片來自網絡)
而且苗木選擇也很有講究了,要“矮胖子、大胡子”,也就是株植粗壯、根系發達的,更皮實,易于成活。苗木運輸時要用保濕透氣的包裝物打包并澆透水,不能重壓、日曬,既要保濕,又要防捂。栽樹需适當剪去受傷的根系、發育不正常的偏根、過長的主根和側根,将苗木用濃度适宜的生根粉或保水劑浸根。
由于石坡立地條件太差,塞罕壩機械林場全部選用株高大于25厘米、培育2年以上的大規格良種容器苗。容器苗造林也是塞罕壩人工林種植當中使用的方法,容器苗是指用特定容器培育的作物或林木幼苗。容器盛有養分豐富的培養土等基質,常在塑料大棚、溫室等保護設施中進行育苗,可使苗的生長發育獲得較佳的營養和環境條件。而且,容器苗在去掉容器栽植土内時,坑内要施基肥,輔之以覆膜保墒、草簾覆蓋防風等措施,防止透風,以确保苗木能活。
除此之外,還有石質陽坡造林法、全光育苗法等等,三代林業人才将自己的知識和汗水賦予了這片土地。
大自然的回報是最好的答卷
經過60年建設,中國真的在北方建起一道神奇的阻沙、防風、涵水“塞罕壩”。
塞罕壩機械林場有森林面積115.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2%,每年可涵養水源2.84億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萬噸,釋放氧氣59.84萬噸,森林資源惠及周邊4萬多名群衆。
塞罕壩百萬畝林海,也帶來顯著經濟效益。近十年,塞罕壩與建場之初的十年相比,年均無霜期與年均降水量均有所增加,年大風天數減少,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務價值超過數百億元人民币。
▲塞罕壩百萬畝林海,也帶來顯著經濟效益(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林科院科信所所長王登舉是“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資源價值核算研究”項目學術帶頭人,雖然這些數據在外行人眼裡看起來比較抽象,但這卻是用嚴謹的科學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
“比如,怎麼知道這片森林釋放出了多少氧氣?所有的綠色植物都會進行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根據林木每年的生長量和樹種就可以知道它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釋放了多少氧氣。這在林業上有一套精密的計算方法。”王登舉說。
塞罕壩此前還啟動了碳彙項目。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承載地,塞罕壩林業碳彙項目已成功在國家發改委備案474萬噸,保守估計經濟收益可達數億元。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制:北京科技報 | 北科傳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