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北鬥三号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并開通服務,一時軟件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北鬥App”,下載量有的高達數十萬,這些冒牌軟件趕着北鬥的熱度,确實給我們造成了一種錯覺。其實北鬥相關部門并沒有制作任何App軟件,所謂北鬥衛星導航,隻是一種基礎設施,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手機都已經内置、可以支持北鬥服務的基帶和模塊。
過去“為什麼蘋果手機不支持我國的北鬥導航”,這個話題經常被熱論,但是現在,在iphone11的官網上,我們可以在定位功能這一欄上,清楚的看見“内置GPS/GNSS”這一行字,其中GNSS是所有衛星導航系統的總稱,包括北鬥系統。這樣看來,蘋果手機是否開始支持北鬥導航呢?不同于安卓手機廠商,蘋果向來對自家手機的硬件信息披露有限,至今蘋果公司也沒有明确提及,蘋果手機可以支持北鬥。
但不管怎樣,随着北鬥服務的普及,支持北鬥服務是未來各大手機廠商的趨勢。那麼現在我們到底有沒有用上北鬥?
日常在使用各種手機導航App時,我們并沒有發現北鬥導航的蹤迹,好像一直用的是美國的GPS。
就這個問題,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北鬥的發布會上,是這樣回答的:中國70%的智能手機都用到了北鬥系統,之所以用戶感受不到,主要是因為手機上經常用“GPS”三個字母代替了所有導航系統。
那麼具體上,我們是怎麼用到北鬥導航的?
手機導航定位服務,主要是通過手機中相關的芯片模塊,來獲取衛星的導航信号,現在我們所使用的衛星導航服務,更多是北鬥加GPS兼容定位的。什麼是兼容定位呢?
意思就是我們在使用導航軟件時,手機系統以及芯片會自動識别最佳運行的衛星,接收的數據和信号,并不完全是美國GPS衛星發出的,還有可能是北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或者歐洲伽利略的衛星。而且手機具體使用哪一家的衛星,并不是人為能夠幹預和操作的,而是根據當時信号、運行情況最佳的衛星,手機芯片自己選擇的。
我們在使用導航軟件時,這些軟件商出于一種使用習慣,會在軟件界面隻顯示“GPS信号”這幾個字,籠統将使用的衛星導航都稱為GPS,導緻我們并沒有感受到北鬥的存在。
所以,冉承其發言人在發布會上呼籲,地圖軟件制造商們應該做出一些适應性的調整,在國内使用導航時,也應該顯示出“北鬥信号”。
下面,就接着談下一個問題,我們常常說北鬥和GPS一樣都是免費提供導航服務的,那麼動辄投資上百億、千億的北鬥,是怎麼盈利的呢?
從商業的角度看,國家電網、軌道交通等雖然都是大型基礎性設施,但都會有商業盈利,比如北鬥在民用導航市場的使用,就是商業,不過更多的是免費罷了。
其實北鬥商業盈利這種說法,更多的是向北鬥産業鍊上靠,在北鬥産業鍊上,“盈利”并不是全部流向了北鬥的開發運營部門,而是北鬥産業鍊上所有相關的企業,大家都是受益者。
從大方向上看,北鬥産業鍊可分為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空間段是導航衛星的制造、發射和運行,運載火箭的制造和配套。而地面段涉及到地面衛星接收站和監測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空間段和地面段更多是由國家主導、投資和建設的,北鬥的核心技術也主要在這兩個方面。
而用戶段一般是民營企業參與的比較多,更加強調北鬥服務的使用,主要分為上遊基礎器件的研發生産,比如手機基帶芯片、射頻芯片的生産,這些基礎元件是接收使用北鬥服務的關鍵。而用戶段中遊就是系統和終端的集成,就是将芯片、天線這些上遊的基礎器件組成、集成起來,制成能夠使用北鬥導航的設備。
最後是用戶段的下遊——北鬥導航的運營服務,與線上網絡息息相關,比如北鬥導航系統的運營系統。
北鬥産業鍊的盈利主要集中在用戶段,也就是北鬥的應用上。2018年我國衛星導航産業總産值達到了3016億元、而這一數字在2019年上升至3450億,在2020年全年的規模預計将超過4000億。
北鬥建設之初,就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更多的是解決我國對自主導航的迫切需求,GPS畢竟是别人家的,我用着也不放心,後來我們投資與歐洲聯合研發伽利略導航系統,而被排擠到一邊,接觸不到核心技術,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們搞自主導航的決心。
北鬥工程衍生出來的北鬥産業鍊,更多的是一項社會性的工程,從空間段、地面段到用戶段,帶動的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