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講一個發生在身邊的故事。
昨天上午,我家小朋友從早上10點開始一直在玩手機刷抖音(我平時并不是特别反對她玩手機,适量地看些有意義的或者有趣的内容,可以豐富在生活中遇不到的知識),直到中午吃飯還在玩,我有些生氣的和她要回手機,但并沒有阻止她,我生氣的将手機搶過來,瞬間她像失去很喜歡的寶貝一樣不知所措的抓狂,但我并沒有理會她,等她自己哭鬧完安靜下來,開始了我們的對話:
媽媽:“你覺得你做錯了嗎?”
小朋友:“錯了”
媽媽:“哪裡錯了”
小朋友:“不該一直玩手機”
媽媽:“媽媽平時是允許你玩的,但不能沒有節制,如果你以後還想看手機,那你要能管得住自己才可以”
小朋友:“我可以管住我自己”
媽媽:“那你給媽媽寫承諾書,說你可以管住自己,并寫出你看手機的時間, 如果沒有做到怎麼辦,不會組織語言可以請媽媽幫忙,不會寫的字,自己查字典”
然後在我的協助下,自己寫下了看手機的承諾書,并且這兩天都很自覺地做到了。
一個生活中很日常的小故事,在每個孩子身上都會發生各種各樣類似的事情,但卻讓我陷入了深思,孩子與成年人的世界,如此不同。
我把此題命為“犯錯”,這個詞,用在孩子身上,是恰當的,但用在成人身上,需要換做另外一個詞……
在孩子的世界,還沒建立明确的是非觀念,沒有完全的自理和自律能力,“做錯”很正常,并且這種“錯”并非真正的“錯”,而是家長建立的一種判定标準而已,而且,在孩子被認為是“錯”的時候,可以被引導、改正……而成年人的“錯”,卻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為。
成年人,明是非,懂道理,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甚至明确知道,不可為的事情後果是什麼,但依然去做了,這樣,你還可以用“知錯就改”“浪子回頭”去形容嗎?不可以!因為在他做之前,就知道這是“錯”的,那隻是人性背後欲望的驅使,而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着,隻是對目前某一方面不滿意但無力改變的叛逆。
都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某些時刻,是“一邊不想活了,一邊努力的活着”,在理性的思維下,我們努力的自洽,努力的自我調适,但誰沒有過情緒的起伏,沒有過厭世的感受,無論什麼樣的自己,請先不要對抗,先接納它的存在,理解、包容、安撫自己隐藏的那個“小孩”,不要說“對不起”,告訴它“謝謝你的提醒,我需要做出改變了”。
成年人,如果“錯”了,就承認吧,不需要解釋,不需要自責,去承擔自己該承擔的後果,去“自救”,去“自渡”,看向未來,過好當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