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友情叫赫本與紀梵希!
因為一部戲,兩個不同世界的人相識。
因為互相欣賞,兩人的感情亦友亦情侶!
他們深深地愛着對方,卻不能更進一步!
是緣分?是天意?還是人為?
1953年,開始在好萊塢綻放風采的奧黛麗·赫本,接到了《龍鳳配》這部戲。
赫本是一個對時尚、對自己的穿着有自己想法的人。她從不随波逐流,也不會照搬時裝設計師的意見。
為了找到合适這部戲的服裝,赫本打算到法國巴黎采購幾套衣服。
在巴黎繁華的街道上,赫本走進無數的時裝店看過,但沒能找到合适的。
帶着最後的希望,她來到了一家裝修簡約、但充滿時尚味道的時裝店。
而這家店的老闆,正是當時在法國時裝設計界嶄露頭角的紀梵希。
1927年,紀梵希出生在法國諾曼底的一個藝術家庭裡。
在家庭藝術氛圍的熏陶下,他自小就展現出特有的藝術天賦。
1952年2月2日,一直跟随時裝大師學習的紀梵希,便在巴黎推出了首個個人作品發表會。
而1953年的這一天,還在趕着兩周後的時裝展做準備的紀梵希,沒時間應付當時在法國還沒有名氣的赫本。
但赫本并沒有因此而氣得甩袖離開,她在店裡找了幾件上一季的衣服試了試。
紀梵希看着眼前這個一副衣架子身材、一臉靈氣的女孩,挑衣服的眼光不僅時尚,而且非常合适她的氣質,對服裝也有自己的見解。
對審美,兩人竟出奇地相同。就這樣,兩人便有了一段延續了四十多年的似愛非愛的友情!
多年以後,赫本每每回憶起在紀梵希店裡第一次試穿他的衣服的感受,依然心緒如少女。臉上會浮現出戀愛般的甜蜜。隻要穿着紀梵希為她設計的衣服,她就會感覺到安全感,如一雙溫暖的手在保護着她。
從紀梵希那裡收獲了幾套衣服,為《龍鳳配》這部戲增色不少。
在這部戲的試映會上,赫本把紀梵希邀請來了。
試映會非常成功。可是在片尾字幕上出現了一件讓赫本不愉快的事。
原來在這部戲的片尾上,職員表一欄中,服裝設計師竟然是在這部戲裡隻設計了一套服裝的伊迪絲·海德。僅僅是因為海迪有名氣。而戲中的大部分服裝都是出自于當時還沒什麼名氣的紀梵希之手,反而沒有顯示他的名字。
而紀梵希在這個時候的一個表現,使赫本堅定了與他合作的想法。
紀梵希後來不僅沒生氣,還反過來安慰赫本,讓她不要愧疚,顯示誰的名字不重要,隻要能為她設計服裝,他已經非常榮幸了。
離開的那一刻,紀梵希還非常紳士地給了赫本一個溫暖的擁抱。
從《龍鳳配》這部戲開始,赫本80%的戲服都是出自于紀梵希設計、制作的。紀梵希名正言順地當起了赫本的“禦用設計師”。
而《龍鳳配》這部戲最重要的意義不是讓赫本獲得了獎項,而是在于讓她認識了紀梵希。
赫本把紀梵希視為伯樂,是他懂自己,把自己的形象打造得優雅、簡約,還讓她身上的魅力發揮到了極緻。
而赫本又是紀梵希一件又一件作品的靈感來源。他們兩個人相惜相知,但從未越雷池半步。
1957年,紀梵希為赫本專門設計、制作了一款名為“禁忌”的香水。這往後的三年内,這款香水隻屬于赫本。這種寵愛,說兩人不是情侶,世人都不願相信!到了1960年,這款香水才上市為大衆争相使用。
而這款香水上市後,赫本便毫無疑問地成了代言人,但她沒收過紀梵希一分錢的代言費。
當時,她的公關師,以及她的第一任丈夫梅爾,對赫本的這個行為非常不認同。
在商言商,利益是前提,他們覺得赫本的商業價值比兩人的友情重要。因此,他們私自備好了一份代言的合約準備要與紀梵希簽訂。
此事被赫本知道後,非常生氣。還把她的公關師解雇了。
在赫本的心目中,紀梵希不是一個普通朋友,而是一個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知己好友。他們之間,不講金錢、不講利益。
紀梵希和赫本,兩個人互相成就着對方。隻要有赫本的地方,就會有紀梵希。紀梵希不僅為赫本設計了事業的服裝,還為她做了一件又一件的嫁衣。
赫本這一生,情路坎坷。
因為父親對母親的背叛,使她過早地失去了父愛。她非常渴望一個像父親般疼愛他的男人。
可是,一心想做一個賢妻良母的赫本,卻一次又一次地被 “抛棄”。
第一任丈夫,是比赫本大12歲的梅爾·費雷爾,他是一名演員、導演。他對赫本控制成瘾。這段婚姻隻維持了14年。
1969年,在輪船上,赫本認識了來自意大利的、比自己小9歲的精神科醫生安德烈·多蒂。可是多情、花心的多蒂,多次被赫本發現在外沾花惹草,最終在一次被赫本當場現抓,把這段12年的婚姻終結了。
幸好,第三任丈夫,來自荷蘭的羅伯特·沃爾德斯,終于陪她走到了人生最後。
生命裡的戀人來來去去,能否白首到老,終有太多唏噓。但,隻有朋友是可以久伴終生。
赫本這一生的三嫁,婚紗都是紀梵希設計的。本來他是把對赫本滿滿的祝福,寄托在那一件又一件的嫁衣上。
但每每看見她沒能幸福到老,心裡既有失望,也有痛楚!可是他不能代替情人、丈夫。但他總能在她身邊給她支持。這世上,最懂赫本的,唯紀梵希!
晚年的赫本患癌,行動不便,想從美國回瑞士的家中休養。
紀梵希知道了,便四處奔波,終于借得一架飛機。當赫本登上飛機的那一刻,看着滿飛機的鮮花,她才知道自己到老了,紀梵希還把她當小女孩寵着。
1993年,優雅了一輩子的赫本病逝。而陪了赫本42年的紀梵希,在這最後的時刻,以擡棺人的身份,和她的兩任丈夫及兩個兒子,陪她走完了最後一程。
後面的話:
1、 這一生,有一個懂自己、欣賞自己、愛護自己的人,已足矣。有一句話叫:愛她就希望她幸福。幸好最後,赫本不僅有紀梵希,還有一個陪伴她到老、愛她到老的丈夫。
也許紀梵希對赫本有很多複雜的情感,有太多的不得已。但如赫本這樣評價紀梵希:他是我所見過最懂我的人,很少有比他更愛我的人。
2、 赫本與紀梵希,打破了男女隻能談情說愛的規律,他們在最好的年華認識,這一路、這一生,互相欣賞、互相陪伴、互相成就!紀梵希為了赫本終生未娶。也許,在紀梵希的心裡,對于赫本的愛,不一定要擁有或占有,可以是陪伴和付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