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聯内亂事件

蘇聯内亂事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02:04:48

80年代末,受内外形勢的變化的影響,東歐劇變的浪潮蔓延到華約各國。1989年年初,從波蘭開始,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東德、保加利亞相繼發生變亂。由于蘇聯在當時已經走向衰落,加之其正在推行戰略收縮、裁軍政策等複雜原因,駐東歐各國蘇軍都被束縛手腳,故而隻得宣布“不以武力幹預東歐局勢的走向”。在此情況下,東歐劇變徹底颠覆了華約各政權。其中一國,劇變尤為劇烈。

蘇聯内亂事件(劇變最激烈的東歐國家)1

這個國家就是羅馬尼亞。羅馬尼亞位于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于19世紀中葉脫離奧斯曼帝國而獨立。在歐洲近代曆史上,羅馬尼亞通過在各大國軍事集團之間遊走,在複雜的地緣戰略夾縫中頑強生存,逐漸攫取利益,擴張了版圖。二戰時期,羅馬尼亞最初加入德國集團,但在德國敗局已定後,又起義倒向蘇聯。1945年二戰結束後,羅馬尼亞建立起新政權,正式成為蘇聯陣營的一員。

走上親蘇路線後,羅馬尼亞通過加入經互會、華沙條約組織等集團,而獲得了大量好處。與此同時,羅馬尼亞的曆任國家領袖也頗具頭腦和手段,善于在蘇聯、東歐各國乃至第三世界之間遊走。在相對良好的形勢下,羅馬尼亞經濟取得飛速發展。據統計1945~1986年,羅馬尼亞社會産品産值增長30倍,國民總收入增長32倍,工業産值增長115倍。與此同時,羅馬尼亞還建立起強大的人民軍,可謂國富兵強。

蘇聯内亂事件(劇變最激烈的東歐國家)2

但常言道,盛極必衰。80年代以後,由于蘇聯模式日漸停滞僵化,加之具體工作中的諸多失誤,羅馬尼亞變成了“負債國”。首先是70年代,時任首腦的齊奧塞斯庫,在取得成績後,變得好大喜功。他大搞“一言堂”,制定很多不切實際、超出國力的政策,并大舉向外國借債。到1981年,羅馬尼亞外債高達102億,并在随後的幾年裡增加到210億。沉重的債務,嚴重影響了羅馬尼亞的民生。

此外,齊奧塞斯庫開始耽于享樂,他在全國各地修建豪宅别墅,将自己的親信安插到關鍵的企業和部門。上行下效,羅馬尼亞全國的鋪張之風也在蔓延,社會風氣慢慢變味。而與此同時,羅馬尼亞百姓卻因國家債台高築而無力消費。當時,羅馬尼亞的肉類、蔬菜、蛋奶均優先對外出口,以還債務,而本國百姓卻不得不忍饑挨餓。各種不得人心的舉措,導緻羅馬尼亞政權逐漸脫離民衆,内部岌岌可危。

蘇聯内亂事件(劇變最激烈的東歐國家)3

到80年代後期,羅馬尼亞的形勢已經非常嚴峻。經濟停滞、物資短缺、通貨膨脹,各種負面問題紛紛浮出水面。很多批評家就說:“每年有1.5萬多人死于饑餓和寒冷,民衆生活水平已經降到文明水準以下”。而與此同時,西方陣營也趁機加大對蘇東陣營的“和平演變”,利用羅馬尼亞所遭受的經濟困難,來策動事端。在内外因素的聯合作用下,劇烈的變亂已經是不可避免。

1989年12月,事端先是在蒂米什瓦拉爆發,并很快蔓延至羅馬尼亞全境。齊奧塞斯庫原本以為,隻要自己出面,形勢很快就會穩定,卻不料這種有組織的颠覆活動不會輕易結束。更嚴重的是,羅馬尼亞軍隊拒絕執行齊奧塞斯庫的命令,國防部長米列亞甚至甯願自盡。事态徹底失控,齊奧塞斯庫最終被倒戈的軍隊抓獲,在被“特别軍事法庭”草草審判20分鐘後,就被定罪,和其夫人被槍決。

蘇聯内亂事件(劇變最激烈的東歐國家)4

這也讓羅馬尼亞成為唯一被武力劇變的東歐國家。其實,羅馬尼亞政權更叠之所以劇烈,與其當時所面臨的客觀形勢,以及時任領袖的個人問題都有直接關系。而羅馬尼亞的政權更替,也讓蘇聯在東歐“最後的華約前哨”轟然倒塌,進一步加劇了蘇聯的衰落。

參考資料:《羅馬尼亞史》、《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