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說,讀名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感和體會,各不相同,也就是古詩裡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可能每個人讀了紅樓夢之後,自己心裡都有一個與衆不同的林黛玉形象。
但不管我們心中的林黛玉長什麼樣,其實原文中,關于林黛玉的才貌,曹雪芹早就用十句話說得清清楚楚。黛玉進賈府一回,她在寶玉眼中,是這樣的: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十句話,寫出了林黛玉的眉目、五官、神情、病态以及動靜時的姿态,脂硯齋批語道:此十句定評,直抵一賦。雖然隻有短短的十句話,卻可以看成是對黛玉外貌、才情最精準的概括,相當于她的一篇小傳。
第一句裡說到了"似蹙非蹙",什麼是"蹙"呢?蹙就是皺的意思,也即颦,皺眉之意。寶玉見了黛玉之後,就曾說" 況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這兩個字,豈不兩妙!"古人也常用這個詞來形容人皺眉時的神情。
接着又說"罥煙眉",曹公别出心裁地用"罥煙眉"來形容黛玉之眉,是說黛玉的眉毛極好看,就像一抹輕煙吊于額前,不濃不淡剛剛好。脂硯齋批曰:奇眉妙眉,奇想妙想。
前兩句說的是林黛玉的眉眼,眉尖若蹙,眉若輕煙,眉目含情,三四兩句緊接着說的就是黛玉的多愁上和先天疾病。
什麼是"靥"呢?我們常用"笑靥如花"來形容女子美麗,笑起來像花一樣漂亮。這裡的靥用作名詞,指的是黛玉兩頰的酒窩。
曹公說黛玉"态生兩靥之愁"既寫出了黛玉兩頰的酒窩之美,又寫出了她滿面的愁緒,這種獨特的面帶愁緒的妩媚和風韻,把一個女子的美态寫的淋漓盡緻。
"嬌襲一身之病"也就是黛玉的先天不足之症,她自己曾說"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有了愁緒已是令人憐惜,如今又添了病容,就更是讓人憐之愛之。
黛玉的"嬌喘微微"更是随處可見,襲人曾說黛玉"饒這麼着,老太太還怕他勞碌着了。大夫又說好生靜養才好,誰還煩他做?舊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個香袋兒;今年半年,還沒見拿針線呢。"王熙鳳也說她"是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可見黛玉之體弱。
七八兩句說的是黛玉之靜和動,她本就是"美人燈兒",嬌弱無力,常年吃藥,且"每歲至春分秋分之後,必犯嗽疾。"又是個"天性喜散不喜聚的",所以黛玉時常在潇湘館靜養,每每不過讀書寫詩,偶爾逗鹦鹉,葬落花,以此打發時光。
古人認為心竅越多越有智慧,所以用"一竅不通"形容人愚鈍,用"七竅玲珑心"形容人聰明,而曹雪芹形容林黛玉,說她比比幹還多一竅,顯然是贊美黛玉天資聰穎過人。
"病如西子"的典故,是說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相傳她心痛時"捧心而颦",就是皺着眉捂着肚子的神情,吳王夫差就覺得很美,故後來常用"病西施"來形容人的病态美,也才有了"東施效颦"的成語。
黛玉天生體弱多病,又生的"眉尖若蹙",所以曹雪芹用西施之美來形容她,再恰當不過,且她比西施還"勝三分",黛玉的三分勝在哪呢?從古代的審美角度來說,她勝在了出身和才情上。
綜上我們看,曹雪芹用十句話,寫出了黛玉的眉目之美、兩靥之愁、一身之病、才比比幹的心竅、美勝西施的病态,一個完完整整,清清楚楚的林黛玉形象躍然紙上,如在眼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