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為什麼說國産動畫電影好看

為什麼說國産動畫電影好看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6-11 13:33:48

為什麼說國産動畫電影好看?作者:楊 雲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創作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等一批優秀動畫電影為代表,國産動畫電影以其獨特的畫風、精美的畫面、奇幻跌宕的故事以及鮮明飽滿的人物,一度跻身世界動畫電影前列然而世紀交替之際,期間中國動畫電影經曆了數十載低谷,一方面缺乏佳作,市場上動畫電影作品整體質量堪憂;另一方面,國産動畫電影“西化”嚴重,創作者試圖從外國優秀動畫電影作品中找到“票房靈藥”,甚至模仿、抄襲,作品中的“中國風”漸漸消逝直到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問世,一舉打破了這一尴尬局面“大聖”的歸來,與中國動畫電影創作熱潮的歸來相伴而行此後,優質中國動畫電影不斷湧現,在票房、口碑或讨論度上表現亮眼從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更加豐富多元的故事題材,也看到受衆定位從幼兒向成年大衆的轉變抛開技術上的進步與視聽層面的革新,新時代國産動畫作品群中所蘊含的東方美學更是其緻勝關鍵,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為什麼說國産動畫電影好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為什麼說國産動畫電影好看(國産動畫電影中的東方美學)1

為什麼說國産動畫電影好看

作者:楊 雲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創作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等一批優秀動畫電影為代表,國産動畫電影以其獨特的畫風、精美的畫面、奇幻跌宕的故事以及鮮明飽滿的人物,一度跻身世界動畫電影前列。然而世紀交替之際,期間中國動畫電影經曆了數十載低谷,一方面缺乏佳作,市場上動畫電影作品整體質量堪憂;另一方面,國産動畫電影“西化”嚴重,創作者試圖從外國優秀動畫電影作品中找到“票房靈藥”,甚至模仿、抄襲,作品中的“中國風”漸漸消逝。直到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問世,一舉打破了這一尴尬局面。“大聖”的歸來,與中國動畫電影創作熱潮的歸來相伴而行。此後,優質中國動畫電影不斷湧現,在票房、口碑或讨論度上表現亮眼。從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更加豐富多元的故事題材,也看到受衆定位從幼兒向成年大衆的轉變。抛開技術上的進步與視聽層面的革新,新時代國産動畫作品群中所蘊含的東方美學更是其緻勝關鍵。

古典淵源:東方故事與哲思

回顧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經典作品,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取材于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大鬧天宮》,還是從明代長篇小說《封神演義》節選改編而來的《哪吒鬧海》;無論是自明代神魔小說《平妖傳》改編的《天書奇譚》,還是以古代民間傳說《劈山救母》為母本的《寶蓮燈》,中國古典文學、古代神話、民間傳說等,曆來是中國動畫電影重要的故事來源。一方面,這些作品故事經過千百年的流傳得以留存,不僅意味着其在故事情節上已經趨于完整,更意味着這些故事中已然沉澱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最普遍的情感需求與最深層的精神向往,從經典中汲取養料進行創作,既能保證觀衆對故事的接受度,又能最大程度上契合觀衆在情感上的需求,為影片質量及上映後的票房助力;另一方面,随着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發展,中國古典文化面臨現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擊一度式微,通過電影的方式重塑經典,既可以促使廣大電影受衆重拾對古典文化文本的興趣,助力古典文化的複興,又可以賦予經典以新的時代特征與意義,使其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從近幾年國産動畫電影的創作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古典文化依然源源不斷地為國産動畫提供着養料——《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依托《西遊記》,将邪不壓正、善意感化、反抗、自我尋找等主題寓于其中;《白蛇·緣起》改編自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白蛇傳》,《青蛇·劫起》則在異時空對《白蛇·緣起》的故事進行了拓展,二者都深入探讨了人與社會、與自我之間的關系;《大魚海棠》的立意起源于《莊子·逍遙遊》中“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鲲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的神話設定,其故事主人公的愛與犧牲令人動容;《哪吒之魔童降世》及《新神榜·哪吒重生》都是以《封神演義》中“哪吒”一角的相關故事為核心進行再創作的,《姜子牙》同樣也是以“封神宇宙”中的重要人物為主角展開故事。如今,同樣由追光動畫制作,以《封神演義》人物為原型的《新神榜·楊戬》上映,中國古典文化的風采再度以動畫電影為載體閃耀銀幕。

細節意境:東方元素與圖景

新時代國産動畫電影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了從2D到3D的跨越,在畫面風格和意境營造上并沒有放棄對東方美學的追求。我們不僅能在新時代國産動畫中瞥見充滿東方意蘊的圖景,在細節處理上,東方元素的巧妙嵌入也常常使人驚歎。

以《白蛇·緣起》為例,在畫面構造甚至情節設置上,創作者運用了大量中國古典水墨畫技巧。首先,表現在對山水環境的塑造,如失憶後的小白與許宣泛舟而上的經典場景以及片尾銜接《白蛇傳》故事主線的西湖煙雨圖景,都是青白渲染、水墨丹青的典範,影片将中國古典山水畫的意境之美寓于其中。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影片中創新性地将水墨元素融合進動畫特效中,為情節服務:影片開頭,小白苦心修煉,卻始終不能突破關口,在混沌中被不明力量擊倒,墜落驚醒,這一段落基本運用水墨技法制作——小白的墜落如墨滴如水,發塵煙四起,一片純白如宣紙,點點飛花萦繞,白衣黑發的小白如畫中人;混沌中擊中小白的力量從黑色中生發出無數枝丫與符咒,聚集之後又消散……這一段落可以稱為新時代國産動畫制作的水墨經典。

唐代畫聖吳道子以人物畫聞名後世,其所畫人物的衣袖和衣服飄帶具有迎風起舞的動勢,為靜止的畫面注入了“動态”之美。在《白蛇·緣起》中,這一技法被巧妙化用,以小白為代表的衆多人物保持着衣袂飄飄、發絲靈動的狀态,既呈現出自然環境的狀态,更突出了人物行動的飄逸之感。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還大量運用了古詩詞中的意象和借景抒情的技法,如捕蛇村外層林盡染、萬山紅遍的景緻,如小白對自己身份心存疑慮時,小白與許宣水中倒影充滿了“鏡花水月”的意味,一片楓葉飄落水中,更是将欲言又止的含蓄之美推向頂峰。

從神話古籍到話本小說,從哲學經典到民間傳奇,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與動畫電影的碰撞融合,必将孕育出更多優質作品,從内容到畫面,從人物到意境,以動畫電影為載體,觀衆也将進一步領略到東方美學的魅力。

(作者系山西大同大學副教授)

來源: 中國作家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