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百病由寒起”那到底什麼是寒氣,寒氣入體會影響健康嗎?
01
體寒究竟是什麼寒
其實體寒的說法是源自中醫,體寒并不是指身體寒冷,而是精氣神不足,中醫認為人體有氣,這團氣就是人的核心。
這團氣活動生熱、安靜生寒,當這團氣生寒時,就意味着人體活力不足,容易生病。
中醫認為體寒之人,身體會比較虛弱,容易疲勞,食量較小但消化不良,平時特别懼怕寒冷,經常手腳冰涼,也比其他人更難抵禦外部寒冷的侵擾。
從寒氣的理論來看,女性朋友更容易受寒,因此也有“十女九寒”這個說法。寒氣會影響女性朋友氣血運行,引發關節疼痛、手腳冰涼,痛經、閉經等問題。
02
4個習慣招寒氣,趕緊改正
寒氣導緻體弱,絕不是一朝一夕就突然體質下降的,這和我們日常生活習慣有着直接聯系,如果有以下四個習慣,建議趕緊改正,避免寒氣入體。
1熬夜
中醫認為晚上11點到淩晨1點之間的子時時間,是一天之中陰氣最重的時間。此時是睡眠的最佳時間,最忌熬夜。
如果這個時間不休息,身心都會很疲勞,最容易導緻寒氣入體。長此以往寒氣累積,就容易誘發疾病。
2飲食寒涼
從中醫的角度,水果也分寒性、熱性。當體熱的人吃寒性水果時,有助于降低降火,比如吃西瓜,可以加快口腔潰瘍好轉等。
但是體寒的人吃寒性水果,或是常吃冰點,常用冰飲,則會加重體寒症狀。容易出現腹瀉,加劇痛經的情況。
3身體太勞累
都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996的工作制度,讓很多人都在負荷工作,負荷生活。
當身體長期處于疲勞狀态,我們體内這團氣的運行就會被打亂,溫度調節機制也會紊亂,導緻體内生寒。
過于勞累導緻的體寒容易出現脾氣暴躁、記憶力下降、全身乏力等症狀。
4保暖不到位
現在很多追求美,追求潮的年輕人隻要風度,不要溫度,還說不穿秋褲是自己最後的倔強。冬天吃雪糕,寒風露腳踝都是常見操作。
這樣做就給了外寒入體的機會,給身體逐漸降溫,久而久之就會體寒。
03
寒氣重的人,學會4個方法驅寒養陽
1保暖
體寒中比較常見的就是外寒侵擾,所以我們一定要适應季節增減衣物。
像秋冬季節必須做好保暖,穿厚一點。初春、初夏不要穿得過少,早晚溫差也容易導緻寒氣入體。
任何時候洗頭洗澡都要及時地擦幹身體和頭發。
2進食不貪涼
在飲食上要少吃寒涼的食物。多吃溫熱的食物,多飲用溫開水,在秋冬季最好就不要再飲用冰飲吃冰淇淋了。
像因體寒而經常消化不良、腹瀉的人,更要忌口。
3多曬太陽
曬太陽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還可以幫助身體提升陽氣,改善體寒手腳冰涼的症狀。
4多運動
運動是改善體質,提升身體活力的絕佳方法,體寒的人更應該多運動,加速血液循環,讓身體“暖”起來。
可以選擇一周三到五次的有氧運動,每次持續運動30分鐘以上,就能達到不錯的運動效果哦!
正如那句“百病由寒起”,寒邪對身體的影響不容小觑,如果你也有體寒的症狀,記得及早重視起來,用行動改善體質,讓自己更健康。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關注素問健康管家。
#體寒怎麼調理恢複比較快##中醫##寒氣##驅寒##養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