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鬥米恩,升米仇”,老祖宗的話道盡了人性。
我國是擁有着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這片華夏的沃土之上,孕育出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俗語文化更是十分接地氣,雅俗共賞,因其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性,受到了很多勞動人民的喜愛。
俗語的種類有很多,有感歎世界萬物的,有描寫四季變化的,還有描寫人情世故的。“鬥米恩,升米仇”,這句俗語相信很多朋友們都聽自家的老人們說過,這句俗語中老祖宗道盡了人性,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鬥米恩
首先我們看一下這句俗語的上半句,鬥米都是恩情,這是什麼意思呢?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以善為美。在古代,富貴的人家也經常會在寺廟或者自家門口來布施,為很多貧苦人們熬粥,讓他們在寒冷的天氣中能夠吃到熱乎乎的飯。
對于古代的那些貧困的人們來說,他們經常過着饑不飽食的生活,每日可謂是有了上頓,沒了下頓,每天隻吃一頓飯那更是常有的事。所以當這些富人來布施的時候,每個人雖然分到的食物并不是很多,但是那些貧困的人們都會對這善良的一家人感激不盡。
升米仇
說完了鬥米恩,我們再來談一下升米仇。很多看過古裝劇的朋友們可能都會看到過,那些富貴人家的夫人們布施并不是每天都做的,是幾乎隔一段時間布施一次,這是為什麼呢?不光是因為如果家裡每天布施經濟會負擔不起,其實更多的是因為怕助長人們的貪念。
如果每天布施,那麼那些人就會覺得不幹活也會天天有飯吃。所以便變得更加的懶惰,整日無所事事,一旦夫人們停止布施,那麼昔日的感恩戴德,将會一瞬間化為烏有,他們便會覺得是富人們太沒有慈悲心了,忍心看着他們挨餓受苦,這也就是為什麼“升米仇”了。
救窮不救急
很多人在别人飛黃騰達時,都會帶着厚禮去看望拜訪,其實這樣别人也不會記得你的情分。然而當别人窮困潦倒,虎落平陽時,你的一點幫助,對方就會感恩戴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錦上添花到處有,雪中送碳有幾人”。
在人們的眼中,錦上添花之恩遠遠不如雪中送炭之恩。所以我們要學會救急不救窮,很多人,平時隻是想買一些奢侈品,便前來向我們借錢,這個時候我們一旦借出去,那麼讓他們還錢的時候就會很難。因為在他們眼中,又不是什麼大事,不僅失去了錢财,還可能影響感情。
因此在《增廣賢文》中,有着這樣的一句話“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填杯不如無”,一定要學會救濟,而不是救窮。如果救窮,就會是那個人貪心越來越大,變得越來越懶惰,到時候停止幫助,不但不感恩,反而還會招來仇恨。
說到這兒,相信大家對于這句俗語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你怎麼看待這句俗語呢?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評論一下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