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人”很萌,撸貓很愉快,但各位“鏟屎官”要警惕因此染病。
近日,深圳一名9歲女孩和貓打鬧時,左手中指和左前臂被貓抓出血痕,當時并無大礙。但過了一段時間,小姑娘的左手中指出現紅疹子,大約一個月後,左上臂和胳肢窩下出現腫塊。經檢查,小姑娘被确診為感染了貓抓病。
喜歡養貓的人都有感染風險
貓抓病,全稱貓抓病性淋巴結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貓抓病是由巴爾通體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這種細菌主要存在于貓身上,通常不會引起貓生病。但是人被貓抓傷或者咬傷後,這種細菌就可能從傷口進入人體而導緻感染貓抓病;被貓身上的跳蚤叮咬也有可能感染貓抓病;被感染這種細菌的貓舔了傷口或眼睛同樣有可能感染貓抓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說。
2015年,《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刊發的一項在北京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貓的巴爾通體血清抗體陽性率為39.4%。随着飼養貓等寵物日益增多,貓抓病呈逐年上升趨勢。
李侗曾稱,據文獻報道,我國至少有十幾個省市報道過貓抓病案例。有報道稱,全球每年報告的貓抓病案例超過4萬例,美國疾控中心估計美國每年有1.2萬例貓抓病病例,其中大約500人需住院治療。李侗曾表示:“由于缺乏特異症狀,大部分醫療機構也缺乏相應檢驗手段,所以不排除很多貓抓病患者被漏診或者誤診。”
“喜歡養貓的人都有感染貓抓病的風險。”李侗曾說,小貓比大貓更易傳播貓抓病,身上有跳蚤的貓攜帶巴爾通體的概率更高,喜歡和貓打鬧,經常被抓傷咬傷的人感染風險更高,喜歡被貓舔的人也比較容易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尤其要當心
據悉,從被貓抓傷到發病,貓抓病的潛伏期一般為3—10天,少數病例可長達數月甚至超過1年。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肖科等人的一項研究顯示,貓抓病患者發病前多有被貓抓、咬或密切接觸的病史。貓抓病的常見症狀是,感染後3—7天在貓抓咬處局部出現紅斑性丘疹,疼痛不明顯,少數丘疹轉為水疤或膿疤,偶可穿破形成小潰瘍,經1—3周留下短暫色素沉着或結痂而愈。感染貓抓病後,患者的局部淋巴結會出現腫脹或腫痛,最常見部位是頭頸部和手臂周圍的淋巴結腫脹,也就是腋窩和頭頸部淋巴結,其次是大腿根部的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此外,有大約一半的貓抓病患者會有發熱、頭痛、疲勞等不适感,還可能有厭食症狀。一些嚴重病例會有意識模糊、視覺障礙、肝髒功能異常等。“大部分貓抓病患者的症狀并不嚴重,但恢複起來比較慢,需要幾周至幾個月時間恢複正常,尤其是淋巴結腫大恢複比較慢。”李侗曾說。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尤其要當心,例如腫瘤患者、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後使用免疫抑制藥物人員以及糖尿病人群感染貓抓病後可能病情加重。
李侗曾還強調,在兒童當中,貓抓病可能導緻長期反複發熱卻遲遲不能确診。
正規治療減少後遺症風險
貓抓病屬于自限性疾病,通常靠機體調節就能控制病情發展。
“一般來說,如果隻有皮膚和淋巴結的局部症狀,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可以不用抗生素治療而自愈。不過,隻要患者因有症狀就診,醫生一般都會開抗生素治療。”李侗曾表示。
研究證明,抗生素治療可以讓患者症狀更快消失,一般選擇阿奇黴素治療,療程5天,也可以用多西環素、利福平、環丙沙星等。李侗曾告訴記者,如果免疫力低下或症狀比較嚴重,可使用利福平、阿奇黴素等抗生素聯合用藥抗感染治療,兒童也可以使用複方新諾明等治療。如果有淋巴結化膿則可以穿刺抽吸膿液治療。
醫生建議,貓抓病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從而減少發生全身性疾病或遠期後遺症的風險,比如心内膜炎、腦病,肝脾肉芽腫、腎小球腎炎等。
李侗曾表示,預防貓抓病有幾點注意事項:避免被貓抓傷咬傷;不要讓貓舔自己眼睛、口唇、傷口和黏膜部位;接觸貓後立刻洗手,洗手前不要揉眼睛、摸口鼻或傷口;如果貓身上有跳蚤盡早處理。
另外,如果被貓抓傷咬傷或舔了眼睛、口唇及其他傷口或者黏膜,要及時用流動水和肥皂水清洗。“免疫力低下人群和有心髒瓣膜病的人盡量避免接觸貓,尤其是不到1歲的貓。”李侗曾強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