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聯組會體會?“聯組讨論”的特點是什麼?,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學習聯組會體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聯組讨論”的特點是什麼?
當然是“聯”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蘇莉
1月27日上午,省政協委員駐地九所賓館三樓會議室座無虛席。
上午9時,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第七組聯組讨論準時開始。第一個發言的,是來自九三界别的呙濱辰委員,他談的是關于農村飲水安全的問題。
說到聯組讨論,首先要從政協會議的界别說起。與人大會議按照地域劃分代表團的方式不同,政協會議是以界别來劃分組成單元的。本屆省政協委員700多名,分為31個界别,包括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以及醫療、教育、科技、少數民族等界别。
全國政協2001年首次推出聯組讨論這種形式,初衷就是為了使各界别委員更好地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參政議政。近年來的省政協會議上,聯組讨論已經成為固定形式。每年的聯組讨論,都會有省領導參加,還會邀請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到會聽意見。
當天的政協會議聯組讨論,一共分成7個聯組。第七組有來自6個不同界别的委員參加,包括九三、共青團、青聯、體育、婦聯和特邀界别。
一個上午,有13位委員發言,發言内容涵蓋精準脫貧、産業發展、創新創業、農村飲水安全、教育等多個領域。
聯組讨論的方式,更方便不同界别委員思想觀點上的碰撞、咨政建言上的聯動。記者注意到,發言中凡是涉及帶有普遍性的社會熱點問題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委員的共鳴和讨論。
朱志春委員談到減稅紅利下的配套措施問題,提到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将民營企業排除在外,引發現場好幾位民營企業家委員的舉手附和。
羅愛靜委員提出要加快構建我省突發公共事件心理救援快速響應體系,引起了衆多與會者的關注,不少委員一邊聽一邊點頭,有的還拿筆做記錄。好幾個委員表示:這個問題想到了,但是沒有系統地想過,聽了羅委員的發言,非常有啟發。
“不同界别委員聯組讨論,有利于互相啟發,打開思路,提升履職效果。”這是所有委員的共同感受。
“婦聯界别的羅愛靜委員、特邀界别的徐新楚委員的發言,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來自青聯界别的黃樂委員,不僅自己在會上發了言,還認真傾聽了每一位委員的發言。從事旅遊業的黃樂,尤其對徐新楚委員談到的抓好産業扶貧的内容感興趣。會後,她特意和徐新楚委員交換了聯系方式,以便進一步聯系交流。
12時,聯組讨論結束,委員們意猶未盡,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掏出手機,互掃微信。
毫無疑問,這場聯動,在會外還将進一步推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