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書法藝術史冊上,留有幾位皇帝的名字,如梁武帝蕭衍、唐太宗李世民、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趙佶和清代的乾隆帝弘曆等,這些所謂的“真龍天子”大都是書法藝術的愛好者和“追随者”,其中真正稱得上書法家的恐怕隻有宋徽宗趙佶一位。書法密碼微店
提起這位皇帝的無道大家可能未盡知曉,而對于他在書畫藝術上的成就,可以說幾能如數家珍。
的确如此。他對于宋代畫院的建設和院體畫的發展,對于書畫藝術的提倡和創作,以及對于古代藝術的整理與保存,是很多皇帝無法與之比拟的。因此,後人戲稱 趙徽宗是“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
這位鐘情于中國書畫藝術的皇帝在這一領域也确實建樹不凡。他能書善畫,并下令刻帖雕書、将書畫列入科舉科目、興建畫院等等,這些都是有利于書畫的傳承和發展的。他所開創的“瘦金體”成為書法史上獨樹一幟的一家派别和一體風格。
瘦金體為宋徽宗趙佶所獨創,其運筆飄忽快捷,筆迹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痕迹,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
趙佶《閏中秋月詩帖》紙本,楷書,縱35厘米,橫44.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閏中秋月詩帖》為“瘦金體”的典型作品之一,“瘦金”即有“瘦筋”的含意。這部作品用筆勁健挺拔又不失妩媚,加之緊密而婀娜的結體,不但襯托出詩句本身的意境,也讓人體會到濃豔而優雅的氣氛。筆畫帶過之處,如遊絲行空,纏綿飄逸,是“瘦金書”中偏于柔美的風格,在宋徽宗的書法作品中,堪稱代表。此冊頁曾經清宋熒、乾隆内府、嘉慶内府等收藏,《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閏中秋月
桂彩中秋特地圓,況當餘閏魄澄鮮。
因懷勝賞初經月,免使詩人歎隔年。
萬象斂光增浩蕩,四溟收月助婵娟。
鱗雲清廓心田豫,乘興能無賦詠篇。
單字放大鑒賞
趙佶《跋歐陽詢張翰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始】
【1】唐太子率更令歐陽詢
【2】書張翰帖。筆法險勁,猛
【3】銳長驅,智永亦複避鋒。
【4】雞林嘗遣使求詢書,高
【5】祖聞而歎曰:"詢之書
【6】遠播四夷。晚年筆力益
【7】剛勁,有執法廷争
【8】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
【9】成,非虛譽也。
趙佶《瑞鶴圖卷》絹本設色 51×138.2cm 遼甯省博物館藏。趙佶《瑞鶴圖》是公認的宋徽宗存世工筆寫實類花鳥畫真迹,為存世絕少的宋徽宗“禦筆畫”。
本卷絹本,縱51厘米,橫138.2厘米。右圖左書,設色繪彩雲彌漫的天空中現出一座宮殿的屋頂及鬥拱,十八隻丹頂鶴飛翔于宮殿上空,另有二鶴立于殿脊鸱尾上。賦色濃豔,界畫工整。畫後瘦金書題詩并記,款署“禦制禦畫并書”,并有“天下一人”簽押及“禦書”印。從書法風格及款印可知此卷書畫皆為宋徽宗趙佶所作,趙佶能書擅畫,傳世作品頗多,但多為“代筆”及“禦題畫”,此卷作為其“親筆”彌足珍貴。從形制看此卷或為散佚的《宣和睿覽冊》之一。
此卷後有元來複跋,曾經《石渠寶笈.續編》、《石渠随筆》著錄,元明流傳狀況無考,入清為内府收藏。末代皇帝溥儀遜位之後,以賞賜其弟溥傑的名義将其攜出清宮,經天津運往長春僞皇宮。其後輾轉入藏東北博物館,即今遼甯省博物館。
卷後的徽宗瘦金書題記及詩,款“禦制禦畫并書”,簽押“天下一人”,觀其書風,健筆開張,挺勁爽利,側峰如蘭竹,媚麗之氣溢出字裡行間。
【1】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雲拂欝。
【2】低映端門。衆皆仰而視之。倏有群鶴。
【3】飛鳴于空中。仍有二鶴對止于鸱尾
【4】之端。頗甚閑适。餘皆翺翔。如應奏節。
【5】往來都民無不稽首瞻望。歎異久之。
【6】經時不散。迤俪歸飛西北隅散。感茲
【7】祥瑞。故作詩以紀其實。
【8】清曉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來儀。飄飄
【9】元是三山侶。兩兩還呈千歲姿。似拟碧鸾
【10】栖寶閣。豈同赤雁集天池。徘徊嘹唳當丹
【11】阙。故使憧憧庶俗知。
【12】禦制禦畫并書。{簽押“天下一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