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開學拿什麼課外書最合适

開學拿什麼課外書最合适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9 13:20:08

開學拿什麼課外書最合适?【教材文本系列之記叙文閱讀課】,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開學拿什麼課外書最合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開學拿什麼課外書最合适(開學第11課投筆從戎)1

開學拿什麼課外書最合适

【教材文本系列之記叙文閱讀課】

(以寫人寫事為主的文言文)

課堂學習過程:

第一步:在“記叙文和文言文閱讀思路”和的框架下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自主探究原文,不斷地生成并自主解決問題。(獨探獨練)

第二步:在“記叙文和文言文閱讀思路”的框架下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自主探究原文,不斷地生成并合作解決問題。(獨探合練)

第三步:在“記叙文和文言文閱讀思路”的框架下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合作探究原文,不斷地生成并自主解決問題。(合探獨練)

第四步:在“記叙文和文言文閱讀思路”的框架下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合作探究原文,不斷地生成并合作解決問題。(合探合練)

第五步:在“記叙文和文言文閱讀思路”的框架下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展示探究成果,不斷地生成并不斷解決問題。(展示演練)

感受原文

【走近作者如沐春風,感受原文似逢甘霖】

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内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随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辍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骞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出處】南朝·宋·範晔《後漢書·班超傳》

探索之旅

【現成答案滋生惰性,探索旅程增長才能】

第一環節:明确與把握

一、目标

生成問題:1. 學習本文需要達到哪些目标?2. 學習本文的重點、難點是什麼?3.……

解決問題:

學習目标

1.按照要求會寫會認生字,正确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内容。(重、難點)

3.正确理解大志。

二、過程

(一)自主探究

自主生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

(二)合作探究

合作生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

三、方法

類讀法(全稱“類中類文章讀學法”)

第二環節:标段與勾劃

生成問題:1. 全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2. 需要畫出哪些生字、難詞及精彩詞句?3.……

解決問題:1. 全文獨段成文,共九句。2.……

第三環節:查閱與積累

生成問題:1.需要查閱、了解和積累哪些字、詞、句? 2.……

解決問題:1. 班超:人名。之:的。少子:小兒子。也:表判斷。為人:做人。修:講究,重視。細節:細小、微小,這裡指細小的事情,形容詞活用名詞。然:可是。孝:孝順。謹:勤慎。執:堅持,這裡是一直的意思。勤苦:辛苦的事,形容詞活用名詞。居家:過日子。不恥勞辱:不以幹勞苦低下的事為可恥。恥,形容詞作意動用,以...為恥,把……當作恥辱。口辯:口才,指能言善辯。而:并且。涉獵:廣泛的閱讀。固:指班固,《漢書》的主要作者。召:征召。詣:到、往。校書郎:官名,負責校勘書籍,訂正錯誤。至:到。常:常常,經常。為:被。傭:雇傭。書:抄寫。以供養:來供養(家庭)。以,來。嘗:曾經。辍:停止。業:職業,這裡指抄書。投:扔掉。歎:感歎。無它:沒有别的。志:志氣。略:謀略。猶:還。當:應該。效:效仿。立:建立。功:功勳。異域:異地他鄉。以:來。取:博取。安:怎麼,哪裡。能:能夠。久:長久。事:通“侍”,侍奉。研:同"硯"。左右:身旁的人。皆:都。笑:譏笑。之:他,指班超。小子:小人物,平庸的人。知:明白。哉:呢,啊,句末語氣詞。投筆從戎: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從戎,從軍,參軍。戎,軍隊。

2.……

第四環節:整體誦讀

一、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一)從音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需要辨析哪些多音字? 2. 本文需要了解、掌握哪些字的音?3.……

解決問題:1. 多音字:少、為、傳、校、傭、供、間。2.……

(二)從形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需要區别哪些形似字? 2. 本文需要了解、掌握哪些字的形?3.……

解決問題:1. 形似字:仲與種、陵與淩、辯與辨、辍與綴等。2.……

(三)從難讀字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本文需要了解、掌握哪些難讀字?2.……

解決問題:1. 仲(zhòng) 孝謹(jǐn) 涉(she)獵 詣(yì) 辍(chuò)

少(shào)子 為(wéi)人 書傳(zhuàn) 校(xiào)書郎傭(yōng)雇傭

供(gōng)養 2.……

(四)從通假字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本文有哪些通假字?2.……

解決問題:1. 安能久事筆研間乎(事:通“侍”,侍候。研:通“硯”,硯台。)2.……

二、停頓恰當,節奏合理

從詞和詞的組合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安能久事筆研間乎?”這句話怎樣停頓?2.……

解決問題:1. 安能/久事/筆研間乎?2.……

三、語氣明顯,流暢自然

(一)從語調、語氣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安能久事筆研間乎?”誦讀這句話時,要用怎樣的語調、語氣? 2.……

解決問題:1. 反問語氣,讀出憤懑之情,讀出反問的口吻。2.……

(二)從語速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誦讀這句話時,要用怎樣的語速?2.……

解決問題:1. 稍快。2.……

四、按照要求,選擇記誦

從強行記憶、理解記憶、想象記憶等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哪些是需要反複誦讀的? 2. 哪些是需要記憶的?……

解決問題:1. 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這篇短文,注意積累精彩詞句。2.……

第五環節:粗知文意

一、準确釋詞

(一)從掌握一般詞語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哪些詞語是需要了解的?2.哪些詞語是需要掌握的?3.……

解決問題:1. (略)2.……

(二)從注意一詞多義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文中哪些詞存在一詞多義現象?2.……

解決問題:1. 為:為人有大志(做);常為官傭書以供養(給)。 修:不修細節(講究,重視);路漫漫其修遠兮(長)。 然:然内孝謹(然而);陛下以臣言不然(這樣)。 執:居家常執勤苦(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牽着)。 之:徐令彪之少子也(的);左右皆笑之(他,指班超)。2.……

(三)從區别古今異義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文中哪些詞存在古今異義現象?2.……

解決問題:1. 嘗辍業投筆歎曰(嘗,古義:曾經。今義:品嘗,嘗試。); 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安,古義:怎麼。今義:安全。); 左右皆笑之(左右,古義:指身邊的人。今義:左邊和右邊。)2.……

(四)從揣摩詞的活用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文中哪些詞存在詞的活用現象?2.……

解決問題:1. 不恥勞辱(恥:以...為恥。形容詞作意動用)。2.……

二、了解句式

(一)從省略句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文中哪些句子是省略句?2.省略了什麼?3.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什麼譯法?4.……

解決問題:1. 例:(班超)為人有大志,(班超)不修細節。2. 省略了“班超”3.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加法補上。4.……

(二)從倒裝句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文中哪些句子是倒裝句?2.将什麼倒裝了?3.正常的順序應該是怎樣的?4.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什麼譯法?5.……

解決問題:1. 例:“猶當效傅介子、張骞立功異域”2.将“異域”倒裝了。3.應為“猶當效傅介子、張骞異域立功”。4..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交換法還原。5.……

(三)從判斷句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文中哪些句子是判斷句?2.是否有判斷詞?3.在譯文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解決問題:1. 例: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2. “……也”表判斷。3.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注意将判斷詞變為現在的“是”。4.……

(四)從固定句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文中哪些句子是固定句式?2.有什麼标志性詞語?3.在譯文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4.……

解決問題:1. 例: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小子安知壯士志哉!2.“安……乎”“安……哉”就是标志性詞語。3.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注意将“安……乎”“安……哉”譯為“怎麼……嗎”。4.……

三、了解文化常識

(一)從國号、帝号、年号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文中出現了國号、帝号、年号沒有?2.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什麼譯法?3.……

解決問題:1. 2.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照搬法原封不動的搬過。3.……

(二)從官名、地名、物名、人名等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文中出現了官名、地名、物名、人名沒有?2.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什麼譯法?3.……

解決問題:1. 固:指班固,《漢書》的主要作者(人名)。校書郎:官名,負責校勘書籍,訂正錯誤。(官名)研:同"硯",硯台。(物名)2.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照搬法原封不動的搬過來,或用現代詞語來置換。3.……

四、翻譯文句

(一)從文言知識、詞義等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運用掌握的文言文知識,将文言詞語置換為現代詞語。2.……

解決問題:1. 例:安(怎麼)能(能夠)久(長久)事(侍奉)筆(筆)研(硯台)間(中間)乎(呢)2.……

(二)從翻譯方法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運用掌握的翻譯文言文的幾種方法進行翻譯。2.運用了哪些譯法?3.……

解決問題:1. 譯:怎麼能夠長久地侍奉在毛筆、硯台之間呢?2. 運用了照搬法、加法、交換法和置換法。3.……

(三)譯文

班超字仲升,是扶風平陵人,是徐令彪的小兒子。他做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可是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一直辛苦操勞,不把勞動當作恥辱。他有口才,能言善辯,廣泛地閱讀了許多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到朝廷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随同班固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被官府雇傭去抄寫掙錢來供養家庭。他長久抄寫,勞苦不堪,曾經停止抄寫,扔掉了筆感歎道:“大丈夫沒有别的志向謀略,還是應該像傅介子、張骞那樣,在異地他鄉建立功勳,來博取封侯,怎麼能長久地在筆、硯之間侍奉呢?”身旁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平庸的人怎麼能夠明白壯士的志向呢!”

第六環節:分類閱讀

一、類型感知[浏覽掃描,明确方向]

從文體、所寫内容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從文中表達方式看,是以記叙和描寫為主嗎? 2. 本文是什麼文體?3.……

解決問題:1. 從文中表達方式看,是以記叙和描寫為。2. 這是一則故事,故事離不開寫人叙事,屬于記叙文。3.……

二、類型切分[火眼金睛,透視切割]

從文體、所寫對象、所寫内容、表達方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文中寫了“人”嗎?寫了事嗎?寫了“物”嗎?寫了景嗎? 2. 其中以寫什麼為主?3. 主要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4.……

解決問題:1. 文中寫了人,寫了事。2. 其中以寫人為主。3. 主要運用了記叙和描寫的表達方式。4.……

三、類型閱讀[步步設疑,解剖麻雀]

(一)讀“人”、讀“事”

1.從對象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寫什麼人和什麼事?2. 人物有怎樣的性格特征?3. 了解人物成長的背景。 4. 對象具有怎樣的典型性?5.……

解決問題:1. 全文:寫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可細拟,第一句:寫班超的出生地和生世。第二句:寫班超有大志,不講究細節。第三句:寫班超孝順勤謹。第四句:寫班超口才好,好讀書。第五句:寫班超一家随哥哥到洛陽。第六句:寫寫班超因家貧抄書掙錢養家。第七句:寫班超投筆感歎。第八句:寫班超遭到身邊的人嘲笑。第九句:寫班超為别人的不理解而感歎。2.班超:志向遠大,勤勞孝順,能言善辯,廣讀博覽,不修細節。3.成長背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4.志當存高遠,并為理想而不懈奮鬥的典型。5.……

2. 從寫法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運用了哪些寫法來寫人寫事?2.……

解決問題:1. A.使用總領句。“為人有大志”一句,是短文的中心句,起總領全文的作用。後來投筆從戎就是最後的證明。 B.以叙述為主。文中極少使用描寫,而是大量使用記叙的表達方式叙事,把班超的出生地、家世、性格特征等娓娓道來,具體詳實。 C.出色的動作、神态描寫。“辍”“投”“歎”“笑”這些動作和神态描寫,形象地勾勒出班超胸中的遠大抱負。D.反問的修辭。“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通過反問,加強了語氣,更加突出強調了班超的“大志”。2.……

3. 從意圖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寫人寫事的目的是什麼?2.……

解決問題:1. 為了表現作者的寫作意圖。2.……

(二)讀“記叙文”

1.讀出作者的寫作意圖

(1)從主要内容的等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本文主要内容是什麼?2.……

解決問題:1.寫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2. ……

(2)從寫作目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是什麼?2.……

解決問題:1. 告訴我們人應該樹立遠大的抱負,并有為實現抱負而不懈努力的精神。2.……

2. 從結構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怎麼劃分本文的結構?2.……

解決問題:1. 第一、二句/第三至九句。2.……

3.揣摩精彩詞句,精讀精彩片段

(1)揣摩詞語

詞例:左右皆笑之。

①從詞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這個詞在句中是什麼意思?2.運用的技巧及作用是什麼?3.用詞意圖是什麼?4.……

解決問題:1. “笑”,嘲笑的意思。2.……

②從技法及作用的意圖等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這個詞用在句中有什麼作用?2.……

解決問題:1. 運用了神态描寫來側面表現班超。2.……

③從用詞意圖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作者用這個詞語是否有意圖?2.……

解決問題:1. 從側面表現了班超的鶴立雞群,表現了班超的遠大抱負。2.……

④……

(2)揣摩句子

句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①從思想内容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2.……

解決問題:1. 這句話的意思是“班超說:‘小子怎麼能了解壯士的志向呢’”。2.……

②從技巧及作用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這句話運用了什麼技巧?2.運用這個技巧有什麼好處?3.……

解決問題:1. 是人物的語言描寫,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2.加強了感歎的語氣。3.……

③從意圖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這句話意圖是什麼?2.……

解決問題:1. 把一個胸有遠大抱負的班超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2.……

④……

(3)片段精讀

片段例: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内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随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辍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骞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①從知識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下列詞語用法是否相同?A.居家常執勤苦( ) B.不恥勞辱( ) C.嘗辍業投筆歎曰( )。(從古代詞語知識)2. 将“安能久事筆研間乎”改為陳述句。(從句的知識)3.“嘗辍業投筆歎曰”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從寫法知識)4. “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中“供”的音讀作( )。(從音的知識)5.“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中“為”的意思是( )。(從詞的知識)6. “嘗辍業投筆歎曰”一句省略了什麼?(從句的知識)7.“安能久事筆研間乎”中“研”的意思是( )。(從字的知識)8.投筆從戎的近義詞是( )。(從詞的知識)9.……

解決問題:1. 2.……

②從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翻譯句子“然内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 從翻譯能力)2.是否所有的人都該立下大志?(從評判能力)3.複述這個故事。(從複述能力)4.班超是怎樣一個人?(從歸納概括能力)……

解決問題:1. 2.……

③從意圖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這則故事的意圖是什麼?2.“左右皆笑之。”寫這句的意圖是什麼?3.……

解決問題:1. 2.……

④……

四、類型遷移[學以緻用,觸類旁通]

(一)閱讀能力遷移

按照“類中類文章讀學法”閱讀,從讀學過程中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讀《陳蕃願掃除天下》。2. 将相同類型的文章比較。3. 将寫作對象相同但文體不同的文章比較。4.……

陳蕃願掃除天下

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注釋】

蕃:陳蕃,人名。年:年齡。嘗:曾經。閑:清閑。處:居住。而:可是。庭宇:院子和屋檐下。蕪穢:荒廢,形容田地未整治,雜草叢生。父:父親。友:朋友。同郡:同城。郡,古代行政區域。侯:拜訪。之:他,指陳蕃。謂:對......說。孺子:長輩對晚輩的稱呼,“你,你們”的意思。文中指“小夥子”。何:為什麼。以:來。待:接待。處世:處理事務。當:應當。安事:怎麼用得着打掃。 安,怎麼。事,本意為“侍奉,服侍”,此意為“清掃”。乎:呢。知:知道。其:他,指陳蕃。清:使……澄清。形容詞作動詞用。志:志向。甚:副詞,很,非常。奇之:認為他與衆不同。奇,形容詞作意動用,以……為奇特。

解決問題:1. 2.……

(二)寫作能力遷移

從寫法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運用文中寫法進行寫作。2. 仿照“安能久事筆研間乎”的修辭寫一句話。3.介紹一個人的性格,并用一個事例具體表現他最突出的性格特征。4.……

解決問題:1. 2.……

(三)口語交際能力遷移

1.從複述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把這個故事将給别人聽。2.……

解決問題:1. 2.……

2.從傾聽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1)從理解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談談你對“久勞苦,嘗辍業投筆歎曰”這一行為的理解。2.對别人的某一發言的理解。3.……

解決問題:1. 2.……

(2)從概括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對别人的發言進行概括。3.……

解決問題:1. 2.……

(3)從評判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是否隻有投筆從戎才是立大志? 2. 對别人的發言進行評判。……

解決問題:1. 2.……

(4)從記憶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本文中需要記憶的是什麼? 2. 與課文内容相關的記憶。3.……

解決問題:1. 記住這個故事,将給他人聽。2.你是否知道後來也有投筆從戎的例子?3.……

3.從應對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如果班超的母親反對他投筆從戎,班超該怎麼辦?2. 用班超的事例來勸一勸不努力學習的同學。3. 針對别人的發言進行應對。……

解決問題:1. 2.……

第七環節:求異與創新

一、從内容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如果班超沒有“從戎”的天賦,他還會不會這麼做?2.針對“久勞苦,嘗辍業投筆歎曰”,是不是勞苦了就辍業投筆?3.……

解決問題:1. 2.……

二、從知識的角度求異

(一)從生理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從生理上來看,是否所有的人都适合投筆從戎?2.……

解決問題:1.2.……

(二)從生态環境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假如古代也像我們現在這樣把每個人的編制固定,讓人才不能自由流通,班超這樣的人才有不有可能被埋沒?2.假如班超是一介平民,他是否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職業?3.……

(三)從倫理學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班超投筆從戎奔着“立功”而去,奔着“以取封侯”而去,這是否就不高尚?2.……

解決問題:1. 2.……

(四)從心理學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2.……

解決問題:1. 2.……

(五)從職業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職業操守要求敬職敬業,你怎麼看班超這種行為?2.……

解決問題:1.2.……

(六)從教育學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否主張他向班超學習?2.……

解決問題:1. 2.……

(七)從經濟學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假如班超投筆從戎後沒有立功,這會不會讓家庭經濟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2.……

解決問題:1. 2.……

(八)從生物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趨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特點。班超明知從戎這條路的兇險(古代從軍是高危職業),為何還要去走這條路?2.……

解決問題:1. 2.……

(九)從哲學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真正最好的。”我們在人生路上究竟是選擇“最好的”,還是選擇“最适合的”?2.……

解決問題:1. 2.……

(十)從邏輯學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班超成功轉行,這一經驗是否可以推廣到所有人?2.……

解決問題:1. 2.……

(……)從……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産問題:1.2.……

解決問題:1. 2.……

三、從寫法的角度求異

表達方式:記叙(直接、間接)

描寫(語言、動作、心理活動、外貌、神态;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正面、側面、場面、細節、感覺的角度)

抒情(直接、間接)

說明(說明對象,對象的特征,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别、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诠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條理及順序,結構,語言特點,意圖)

議論(論題,觀點,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喻證法〉,論據〈事實論據,道理論據〉,論證思路,語言特點,意圖)

修辭手法:比喻、拟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複、設問、反問、對比、引用、借代、反語、反複、雙關等。

表現手法(藝術手法):照應、聯想、想象、抑揚結合、動靜結合、叙議結合、首尾呼應(前後照應)、直接描寫(間接描寫)襯托對比(渲染烘托)、伏筆鋪墊,白描,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征、借古諷今、承上啟下、開門見山、動靜相稱、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布局謀篇(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設置懸念、伏筆照應、過渡鋪墊、結構嚴密、主次詳略得當、材料典型真實、新穎、有力)等。

生成問題:1.文中用語言、神态、動作描寫,我能不能補用心理描寫?2.文中用反問的修辭,我能不能用設問的修辭?3.文中用傅介子、張骞來正襯,我能不能用另外的人物來反襯?4.文中主要運用記叙、描寫的表達方式,我能不能再加上抒情和議論的表達方式?5.……

解決問題:1. 2.……

四、從情感态度和價值觀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你怎麼看待投筆從戎的行為?這是不是唯一的出路?2.你怎樣理解大志?是不是人人都要有大志?3.能不能勸勸非常用功,但這條路又不适合他走這樣的人?4.能不能用這個事例勸勸學習不用功的人?5. 閱讀其它寫這個話題的文章,看看它們在情感态度和價值觀方面與本文的有什麼不同?6.……

解決問題:1. 2.……

第八環節:歸納整理

第九環節:回望目标

【注:為了更好的闡釋學法理念,在列舉案例時部分内容來自于教材、《教師教學用書》、一些教輔書籍和網絡。若要求删,立删!】

【讀惡,隻為棄惡;讀善,隻為從善;讀真,隻為求真;讀美,隻為尚美。】

求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