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阿拉伯學者比魯尼(Biruni,973—1050年),很早就結合印度天文學和古希臘地理學建立起“定量加描述性地理學”,并發明了采用三角測量法測量大地及地面物體之間的距離的技術,改進了經、緯度的測定方法。但在10—11世紀,伊斯蘭制圖家多傾心于“克爾白畫法”,表現麥加中心和有秩序感的抽象世界圖景,忽略了經、緯度在繪制地圖中的決定性作用,使一路領先的阿拉伯制圖學,一度處于停滞和衰落階段,直到12世紀,伊德裡西的出現,才又有了一次大的飛躍。
穆罕默德·伊德裡西(Muhammad al-Idrisi,1100—1166年)出生在北非的塞蔔泰(今摩洛哥休達),但很早就随父母移居西班牙,青年在伊比利亞半島科爾多瓦大學讀書,後來成為通曉伊斯蘭和希臘文化,精通地理學、曆史學,還對醫學、語言學有所研究的大學者。伊德裡西青年時代,曾遊曆過埃及、北非、希臘、羅馬等地,還到過小亞細亞。大約在1138年左右,他應西西裡(今意大利南部)國王羅吉爾二世的邀請,來到巴勒莫出任宮廷地理學家。在這裡,他做了一件載入史冊的事:為羅吉爾二世用白銀466兩制造成一個地球儀和盤形世界地圖,球面上刻出主要的氣候地帶。雖然,那個銀盤子在1160年被毀壞了,但在他的另一件傳世之作《羅吉爾之書》(The Tabula Rogeriana),中,我們還能看到它的痕迹。《羅吉爾之書》是一部地理志,原名《愉快的遠行》,因是獻給國王羅吉爾的,史稱《羅吉爾之書》。書中附有70幅地圖,其中被後世稱為“伊德裡西世界地圖”的最為著名。人們根據這部書整合出一件大幅的《伊德裡西世界地圖》
《羅吉爾之書》1300至1500年間的一個存世版本
伊德裡西的世界地圖
現代人根據《羅吉爾之書》幾十個分圖,整合出一件大幅的《伊德裡西世界地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