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發生學,“方言肖其山川風土”,意指方言與産生地的地理、氣候有關。
朋友問,你是哪裡人,我們總會下意識地說一句方言作為證明。我們與母親、與家鄉的緊密聯系之一,也是方言。
老一輩人特别珍視祖上傳下來的方言。
客家人諺語:“甯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甯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還有唐代的賀知章在《回鄉偶書》裡寫到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忘了鄉音土語,老了回鄉,怕無人相認。拾回小時候的語音、詞彙、語法、語用,可以各美其美,也可以美美與共。
各地的方言千差萬别,但都體現了漢語之美。
各地有不同方言,但所有方言都有中國文化作為根,都飽含中華文化的基因,并透過有地域特點的語言,将其傳承下去。
所以,南北朝時的顔之推就認為,“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舉而切詣”,“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濁而訛鈍”。
方言除了融入了地方文化的特質,更是保留了古代漢語要素。在這些古代文化要素的基礎上,随着時代前進,方言融入了新的元素。
方言背後有古代的文化典故:有人說,河南話中的“行”,成為“中”,就與嵩山、河南為天地之中有關;廣東話管談戀愛叫“拍拖”,這是跟珠江口一帶航運俗語有關的;上海話俚語裡融入了不少“洋泾浜”的英語,青島方言中甚至有德語詞彙,這跟上海、青島開埠曆史有密切關系。
而從另一角度透視母語方言,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
茶葉是中國傳播到海外的。在海外國家,如果茶葉是由海路入境的,比如英國、法國、意大利等西歐國家,當地把它叫“tea”,發音跟福建閩南的方言發音很接近;但如果當時是由中國陸路入境的,則當地管它叫“cha”,更接近現在的普通話發音,像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羅斯等,甚至深入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成為斯瓦希裡語中的“chai”。
通過一個方言和發音,可以看出中國茶向海外傳播的一個途徑,實際也是文化交流的縮影。
方言連系着我們與家鄉。當然,如果父母在身邊,鄉愁會少一些,但想念一直濃稠。在心底說着方言,希望“母語”裡的山川風土能接收到遊子們思念與愛的訊息。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于日常中收獲驚喜】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監制/洪琳、楊奉濤
制片人/汪鑫、楊修雯
主編/何宇、楊君君
作者/陳毓娟
嘉賓/趙金剛、高舒、楊多傑
來源: CCTV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