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潮州古名

潮州古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4:51:57

地名是某一區域的符号象征。作為一種象征,它首先是以聲音作為其載體,于是就有了口頭的稱呼。随着曆史的發展,人類社會産生了文字,于是文字又變成了它的一種符号;而且,文字還把它固定了下來。這樣,地名有口頭稱呼和文字符号。有一些地名,從其文字形式的表象來看,與它的通俗稱呼有所不同,口頭稱呼與文字形式似乎有所悖離。其實,這是由于随着時間的推移,文字的讀音逐漸發生了變化,而地名的口頭稱呼,從它确定下來時,卻一直世代相傳,不因文字的讀音發生變化而變化的緣故。由于地名的口頭稱呼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因此可從一些地名的口頭稱呼中,發現地方語言的演變情況,有的甚至還能由此推知一些文字的古代讀音。在我市和潮汕地區的一些地名中,就存這種情況。   潮安縣彩塘鎮的仙樂村,仙樂普通話讀Xān lè潮州方言文讀為[Sienɡ1lak8],但通俗稱呼卻是“山瀝(上入聲)”[Suǎ1l4],因而有人把它寫作“山瀝”。這樣,文字形式與通俗稱呼似有不相一緻處。按“仙”讀“山”,乃是保留古代的讀音,“仙”字也作“仚”,與原作“僊”的“仙”不同。《說文解字》雲:“從人從山”,段玉裁注雲:“山亦聲也”。潮州的一些地名中,像“仙都”(金石鎮)、“仙美”(磷溪鎮)、“仙洋”(歸湖鎮)等,“仙”字皆讀作“山”。而“樂”字古讀“瀝”,如果我們把“樂”字與以“樂”為偏傍組成的一些字的潮州音比較一下,就可明了這一點。像“栎”、“轹”、“礫”等,潮州話皆讀作“瀝”,因此可證明“瀝”,也是“樂”的古讀音。   潮安縣古巷鎮的孚中俗稱“埔中”。而“孚”普通話讀fū,潮州方言文讀為[hu1],不讀“埔”[Pou1]。“孚”與“埔”現在的發音不同,但細為推究,二者過去的讀音應該是相同或相近的。據清代學者錢大昕考證,古無輕唇音,隻有重唇音。潮州方言則保存了重唇音的古讀法,現在普通話中讀輕唇音的字,很多在潮州方言中仍讀重唇音。但也有一些字由于受北方話的影響,由重唇音變為喉音,像“飯”字,文讀為[huang6],俗讀為[pun7];“放”字文讀為[huang8],俗讀為[pang3]。“孚”字也是如此,我們若對照一下以“孚”為偏傍的字,如“浮”、“蜉”、“桴”等,現在潮州話仍讀[p‘u5];“孵”文讀雖為[hu1],而俗讀為[pu7],這些都可作佐證。   古巷鎮的福慶村,俗稱“北徑村”;“福全崗”俗稱“北成崗”。“福”普通話讀fú,潮州話文讀為[hok4],故此有人認為,因“北”不如“福”意頭好,才把它改成“福”,改“北”為福乃有雅俗之别。但是,“北”與“福”按照現在的讀音,相去實在太遠。其實“北”“福”在古代同屬重唇音。從“畐”的字,像“輻”“幅”,潮州話都讀[pak4];“逼”讀[pek4],“匐”讀[pek4],“富”讀[pu3]。上舉這些字皆讀重唇音“福”過去也讀重唇音,且是入聲字,與“北”的讀音應相同,因而才借“福”字代叫“北”字。   彩塘鎮的“華僑”、“華美”,還有澄海的“華富”,這些地名中的“華”,普通話讀huá,潮州話俗皆稱“下”[6]。或以為原作“下”,為使其文雅而換作“華”,雖然如此,但二者起碼應是音同或音近,才能互相代換。而“華”現在潮州話讀為[hua5],與“下”的讀音差别較大。實際上,讀“華”為“下”,乃保留了很古的讀音。在先秦時期,中國稱“諸華”,也稱“諸夏”(見《左傳》、《國語》等)。有人認定,“華”、“夏”在先秦時是同一意思,所以“諸夏”也稱作“諸華”。而且,“華”、“夏”、“下”先秦時的讀音相同或相近。潮州市的一些地名,除上面說的“華美”“華僑”等的“華”讀“下”外,有一些原作“下”字的地名,也改作從“夏”得聲的“廈”,像“湖廈”、“廈吳”“高廈”、“廈林”、“廈裡美”等都是。因此說,讀“華”為“下”,乃是保存了很古的讀音。    潮安縣鳳塘鎮的“吉林”,“林兜”、鳳凰鎮的“竹林”、饒平縣的“柘林”、澄海的“東林頭”等,這些地名中的“林”,普通話讀lín,而潮州話卻不讀作“臨”[lim5]而讀作“籃[nā5]”;還有人們平時說的“鳥投林”的“林”也同樣讀作“籃”。這與現在讀音“臨”的差别很大,因而有人把“林”字寫作“籃”或者“藍”。讀“林”為“籃”,同樣是先秦時的古遺音。在《詩經》、《楚辭》中,“林”字與“南”、“男”、“三”、“凡”、“參”等同韻,讀音近“南”。不過,“南”字等的韻母是[am],而這些地名中的“林”的韻母卻是[ā],這是因為語言随着時代的發展而起了變化,像“籃”、“三”也是如此,韻母由[am]逐漸鼻化而為[ā]了。   總之,地名,這一區域的符号象征,當其确定下來之時,已有其自身的意義存在;再經時代的發展,其所積澱、蘊含的文化意義就更深更廣,倘能對其細加追溯研究,應是能發現其深層的文化内涵的。上述情況表明,“樂”讀“瀝”“孚”讀“埔”,“福”讀“北”,“華”讀“下”,“廈”讀“下”,“林”讀“籃”,這些與文字的所謂“雅”與“不雅”,關系并不密切。它們保存了當今業已消失了的古代音,成了難得的古音文化遺存,這倒是一個值得研究者重視的事實。       □許崇群     

(發表日期:2010年1月21日)

潮州古名(潮州地名中的古音遺存舉例)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