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場繼續回暖,但是很明顯,隻有新能源車這一個闆塊的漲幅相對突出,尤其是這一闆塊中的納入指數的一批龍頭企業表現不錯,令相關的新能源車基金大放光彩,今日單日漲幅均超過了4%,作為基金,這樣的漲幅是非常給力的一天了。
今天最想說的是抖音起訴騰訊壟斷的事情。但是在說這個事情之前,先說一下新能源車的投資問題。
新能源車今日表現非常不錯,但壞消息卻馬上來了。收盤後最新的消息顯示,特斯拉在美國将召回約14萬輛汽車。消息很簡短,沒有說明哪種車型。但總之,要召回一款汽車對廠家而言還是一個很大的負面消息。今晚的特斯拉很有可能要下跌,而今日A股市場上,特斯拉概念股明顯比新能源車概念股更加強勢。
因此,新能源車明天很有可能會出現調整,這會讓某些沒上車的人心理平衡一些,尤其是美國那幫做空特斯拉的部分機構,估計能夠減少一些虧損了。這些機構在做空特期拉這一隻股票上,總共虧損了400億美元,這幾乎是曆史上在一隻股票上做空虧損的最高紀錄了。
這些虧損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資者眼裡隻看見數字,卻看不見活生生的人!
從财務數據出發,一股沒有什麼正利潤的公司為何能給出800多美元的高估值呢?這不是泡沫是什麼呢?
但是,如果你能夠多一些耐心去了解一下馬斯克,你就會知道這家夥如果要搞企業,就一定會搞成一個世界最好的公司出來。因為,他有強大的内心自我激勵系統,從他17歲就一意孤行從南非到加拿大去打工,然後考大學,最後又選擇去美國創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是一個百折不撓且每一次選擇都是非常正确的人。
更可怕的是,他現在即有名氣又有資本,所以,他可以幹成事情的概率更是極大地提高了,他可以去招聘世界上最聰明,最有辦法的一批人來為他工作,同時也不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因為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或是研究生來說,能進特斯拉工作已經是一種榮譽了。
更何況,去年它的股價上漲了7.4倍,但是去年它的銷售增長了10倍!從5萬輛到50萬輛。而且,馬太效應告訴我們,一個人也好,一個企業也好,當它越來越富有、越來越有名氣與口碑的時候,它的機遇是越來越多的,它辦成事情的成本也是越來越低的。
如果一個企業的産能擴張可以超過股價的增長,那麼你惟一的辦法就是趕快買進它的股票。更何況,特斯拉這家公司與茅台很相似的地方是:很多投資者,即是它的股東,也是它的客戶,如此正向的回饋,是其它很多公司沒有辦法做到的。它的股票上漲就是一種強力廣告,股票越漲,知道的人越多,越關注它的産品,越願意掏錢買它的産品,而産品賣得越好,投資者越有信心,股價就越漲。
接下來說一下我最想說的抖音起訴騰訊的事情。
抖音方面稱,已向北京知識産權法院提交訴狀:騰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禁止微信用戶分享抖音的内容,違反了反壟斷法,要求賠償9000萬元。
而騰訊方面也在第一時間給出回應,稱,沒收到法院的傳票(通常我們國家的法院在接到報案後3個月才會決定立不立案,有律師說3個月算快的,人多是非多的地方排隊半年以上也正常,立案後也要兩個月左右才會通知被告,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方說起訴了,另一方卻說沒有法院傳票的事情)。同時表示:抖音的指控純屬失實,系惡意誣陷。
互聯網巨頭利用自己的市場優勢地位,動不動禁止别人這樣那樣,非常讓人反感,包括美國這次推特與臉書永久封禁特郎普賬号一事,讓全球輿論嘩然,但是,美國作為最早提出反壟斷法的國家,為啥沒有人起訴它們壟斷呢?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還有一個私産處置法,這是我自己起的名字,美國人也許不這麼叫,但是意思就是,個人或是企業有權處置自己的财産,這個處置,包含了使用、交易、贈與等等權利。
簡單來說,這個房子是我買下來的,我不喜歡讓你來我家,我是有權利這麼做的!更霸道一點,此門是我修,此路是我開,所以我可以不讓你走。給錢也不行,就是千金難買願意的意思,這個法理上占得住腳吧?
或者我做的芯片,就不賣給伊朗,誰賣我跟誰急。比較常見的還有民航,可以拒絕醉酒的人乘機,機長也可以代表航空公司,拒載某些影響他情緒,導緻飛行隐患的乘客。
而推特與臉書,也有這樣的權利拒絕總統:我不喜歡你用我家的産品來反對我的價值觀。而特郎普也沒有辦法去起訴它們,隻能表示,自己另外去搭一個平台。
從這個案例中,你是否可以看出如何區分企業到底是壟斷還是正當行使财産權呢?
個人認為(其實好像張維迎、張五常也是這樣觀點),但是講得比較專業,我的說法比較通俗:即所謂壟斷,就是利用公權力禁止企業參與同業競争的行為,從而導緻消費者無從選擇,隻能被迫接受它獨家的産品與服務。否則,就不能構成壟斷。
試想,你說騰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可是人家的市場地位是依靠行政權力得來的嗎?顯然不是,是人家的産品就有那麼大的吸引力,而且人家也沒有向用戶收費,沒有強迫你使用,更沒有強迫你交費,所以,自己掙來的地位,當然可以利用,你不服,你可以去搞一個比它更好的東西,把人氣都吸引到你那裡去啊。如果騰訊收買工商總局的人,不讓你搞同類性質的業務,那你可以起訴騰訊壟斷。
同樣的道理也适用于阿裡巴巴,之前有人說阿裡逼小商戶二選一是壟斷。如果阿裡真的這麼幹,個人認為這也不能構成壟斷,其實能夠讓客戶選擇就已經不是壟斷了,更何況阿裡并不是利用公共資源或者說是行政力量要求你這樣做。因為你入駐我這個平台,我想辦法幫你把生意做大,結果你在其它的平台上坐享其成,顯然對幫助它的平台不利。
那麼,巨型企業是不是可以濫用财産支配權,動不動就搞封殺,我們也拿它沒有辦法呢?
現在,短期來看,似乎就是這樣,除非我們能想出可以相互兼容的法律制度。但是從長遠來看,如果一個企業動不動封殺這個、那個,最終惹了衆怒,一定會有取代它的力量從市場中生長出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