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國傳統音韻學的語音分析方法,它把音節分為三個部分:聲母、韻母和聲調。
這種方法分析音節時,
将音節分為三個部分:處于音節開頭的輔音叫聲母,聲母後面的成分為韻母,貫穿整個音節的音高變化為聲調。
在現代漢語語音學中,聲調是指漢語音節中所固有的,可以區别意義的聲音的高低和升降。音樂中的音階也是由音高決定的,可以用音階來模拟,學習聲調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樂感。但要注意聲調的音高是相對的,不是絕對;聲調的升降變化是滑動的,不像從一個音階到另一個音階那樣跳躍式地移動。
那麼,調直是如何展現出來的呢?
這就是調直圖
聲調包括調值和調類兩個方面。
調值
又稱調形,指聲調高低、升降、曲直的變化形式,一個音如果又高又平,就是由5度到5度,簡稱為55,是個高平調;如果從最低升到最高,就是由1度到5度,簡稱為15,是個低升調;如果由最高降到最低,就是由5度降到1度,簡稱為51,是個全降調。
調類
指聲調的類别,就是把調值相同的音歸納在一起建立起來的聲調的類别。例如普通話的“去、替、廢、動、恨”調值相同,都是由5度到1度,就屬于同一個調類。古代漢語的聲調有四個調類,古人叫做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合起來叫做四聲。現代漢語普通話和各方言的調類都是從古代的四聲演變來的。在演變的過程中有分有合,形成非常複雜的局面。按照調值歸納出來,普通話裡有四種基本的調類,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它是根據古漢語“平、上、去、入”的名稱沿用下來的。
聲調具有區别意義的作用,“山西”(shānxī)和“陝西”(shǎnxī)的不同。聲調主要是由音高的變化構成,雖然時有不同,但是這不是聲調差别的本質特征。
漢語的聲調可以從調值和調類兩個方面來分析。
調值指音階高低升降曲直長短的變化形式,也就是聲調的實際讀法。
調值的語音特點有二:
第一,調值主要由音高構成,音的高低決定于頻率的高低。
第二,構成調值的相對音高在讀音上是連續的,漸變的,中間沒有停頓的,沒有跳躍。
聲韻調
你了解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