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無改鬓毛衰(cuī)”還是“鄉音無改鬓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還是“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曾是語文老師千叮咛萬囑咐要注意的錯誤讀音,近日卻傳出即将“轉正”的流言。雖然教育部迅速表示此類“改讀音”尚未通過審議,但因之引發的讨論久未平息。
從甲骨文到簡體字,與時俱進是漢語永葆青春的生存密碼。回顧三千多年漢字發展史,無論是字義的新增、字形的流變,還是句讀的加入、音律的變遷,根據生活實際,在約定俗成的基礎上,不斷吸收新的内容,可說是漢字發展的曆史規律。但這番引發輿論波瀾的讀音修改方案,卻并非此類合理流變,而是貿然忽略每個特殊讀音背後的曆史、文化、音韻等元素,僅因為很多人都讀錯于是幹脆将錯就錯,如此“一刀切”顯然過于任性草率。“錯的人多了就成了對的”的傾向,尤當警惕。
對于此次漢字讀音“統一”,輿論場上也有些贊同之聲。一些人認為這可以有效降低學習難度,比如小學生學習語文,多音字讀寫是一個難點;比如古詩詞裡的一些特殊讀音,限制了詩句的傳播。還有人更進一步,提出漢字“字數多、筆劃多、讀音多,難認、難讀、難記、難寫、難用”,認為這“三多五難”阻礙了中國語文教育。諸如此類的想法并非不能理解,但以此作為修改讀音乃至吐槽漢字的理由卻是相當不負責任。若是為了“方便學習”就可以讓别字統統“上位”,那還分什麼正誤,何不幹脆對“錯别字”不管不問?學習本就存在門檻,喪失原則不斷讓步,還談何對漢字對母語的尊重。
一個國家文化的魅力、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過語言表達和傳遞。漢字的每一個音節、每一個部首,都承載着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曆史文化内涵:石徑“斜”讀xiá不讀xié的背後,是抑揚頓挫的平仄神韻;小篆“章”字由“音”和“十”兩字組成,寓意樂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也正是從一個個方塊字中,許多人獲得了對民族文化的認知。規範漢字乃至讀音皆無不可,但整個修改過程,茲事體大,需要飽含敬畏之心,充分做好與曆史的映照、與習俗的和諧、與大衆的交流,才能無愧于凝聚在皇皇漢字中的文化之魂。否則,若幹年後,漢字的讀音表意、語法字形皆面目全非,我們如何面對我們的下一代?
作為仍在使用的世界最古老文字,漢字是世界文化的奇迹。守護并傳承好這份厚重的文化遺産,使其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