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學三年級以前學生來說,快速提升識字量,懂其字義,用字組詞訓練。
識字量是語文能力形成的最基礎,而三年級恰恰是一生語文能力形成分水嶺。
識字的黃金期在學齡前1-2年,以及上學之後1-2年;對于小學生來說,一定要在此時期内完成3000-4000字一生所用識字量。
按照現有體制内老師的語文教法,從三年級開始,“讨厭語文”的比例就開始達到80-90%以上,之後這比例進一步上升,而人一生語文能力的形成恰恰在小學階段。
識字量上不去,閱讀文章不可能,更談不上讀懂理解啦!看圖寫話,寫作表達均成問題——
在此,僅以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一首古詩《小池》題目“池”字為例,如何用“漢字思維”關聯延展,快速提升識字量,懂其字義,關聯用字組詞應用訓練——
《小池》
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以《小池》為例子,也會系列講述——
如何從“漢字思維”角度,讓學生了解詩中漢字的自然特性并理解其義;
如何學會“怎麼觀察自然、怎樣思考”?
如何漢字思維将詩中“平面文字”讀出“立體畫面”來——
如何理解詩中的“空間畫面、時間過程”?
如何從“無中生有,一生二三”漢字思維中理解詩中“起—承—轉—合”過程?
如何觀察?如何看?觀察過程,理解讀懂。
從《小池》詩中題目主題字是“池”開始——
題目《小池》主題字是“池”,
“池”,是什麼?
【池】=【氵(水) 也】
“池”字内有“氵”、“也”!
“池”字内的
“也”是什麼?
象卵生動物的卵殼形,胎生動物的生殖器形。
可以觀察想象的自然畫面——
小雞從雞蛋中孵化出來之後,所留下空空的雞蛋殼;
小蛇從蛇卵中孵化出來之後,所留下空空的蛇卵殼;
還有,烏龜,鳥類,等等
像“蛇、烏龜、鳥、雞”等卵生動物從蛋卵中孵化出來之後,
留下來蛋卵的空殼。
“也”是圓圓的形,而裡面是“空空”的。
所以,“空空如也”!
圓圓的、空空的“也”裡裝有“水(氵)”,
同時,
也是“水(氵)”停止流動集聚
在圓圓的、空空的“也”中裡面,
形成“池”,這就是“池”字。
“池”,是積水停留。
水停留而積形成不同的積水域,
積水有不同的大小、有不同的形狀。
“池”的形狀有不同——
池有“方、圓”之形:
圓形為池,方形為塘。
合在一起,就稱為“池塘”!
有水集聚的。
有圓的,與之相對就有方的。
如,組詞:
池塘,圓池方塘;
塘池,方塘圓池。
池
有“圓、曲折”之形:
圓形為池,
小而曲折之形為沼。
合在一起,就組成“沼池”。
積水形成水域,水域有大小——
積的水域大小,
按①②③④順序從小到大——
①窪-沼→②池-塘→③泊-湖→④海-洋
【比池大的積水區域】
池(塘)湖泊、海洋
【比池小的積水區域】-
【窪】=【氵 圭】,
組詞:水窪,窪池、窪地、沼窪
【沼】=【氵 召】,
(小池為沼,一說圓曰池,曲曰沼。
組詞:沼池,沼澤,沼氣池,沼氣)-池。
積的水深為“湖”,
積的水淺為“泊”,
二者組合在一起稱為“湖泊”。
積水會形成不同的水面:
于是,就可組詞:
池面,湖面,湖泊水面,海面,洋面,海洋面,等。
問:
小“池”中是有“水”積集聚的?
那池中的“水”從哪裡流出來的?
答案就在
詩中起始首句中,
在起始句的第一個字中——泉!!!
《小池》詩起始的畫面——詩中首句:
“泉眼無聲惜細流”出來的!
流水開始的地方。
下一步,
告訴學生觀察的方法——“移步”式觀察,
“一步一步地移動腳步”觀察事物發展的遞進過程。
泉如何流?
流入小“池”形成一池水面——
形成小池水面的景象畫面——
之後,小池水面之上的景象畫面——
再之後,小池水面之上的尖尖小荷角之上的景象畫面——
這是“漢字時空思維”畫面變化過程。
如何讀出《小池》詩中的文字
所要表述的畫面變化,
是從漢字思維角度,
讓學生了解漢字的自然特性,
學會“怎麼觀察自然、怎樣思考”?
通過漢字思維如何将詩中
“平面文字”讀出“立體畫面”來——
#語文##識字##古詩詞##小學#
我是@漢字谷主,歡迎關注!
了解更學習識字-大語文的方法!請關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