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是高效課堂進行的基本單位,它是小作合作學習的組織基礎。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态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标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标的教學活動。
二、如何劃分學習小組
1.小組劃分的原則
小組劃分應遵循“同質結對,異質編組,組間平行”的基本編組原則,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學業成績、心理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家庭情況等方面組成學習能力相當的學習小組,一般以異質為主,使小組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和個性化。同時保持組與組之間的同質,以便促進組内合作與組間競争。
2.具體分組方法
合作學習小組的人數因學段高低不同而不同。确定小組人數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年齡大小和自主性強弱等因素,根據學生年齡大小和自主性強弱等因素适度增減小組人數。一般年齡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組人數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數可以适度遞增。每班以6個小組為宜,每組6—10人(一二年級可以考慮每組4四人);若班額較大,組員較多時,還可以組内再分為A、B兩小組。)每組學生編好座位後每個學習小組6人中,按照學生知識基礎、心理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家庭情況等分為A、B、C三類,6人形成AA、BB、CC的組内成員結構。A類學生我們稱做特優生,B類學生稱做優秀生,C類學生稱做待優生,A、B、C類學生既有個性發展的類似性,又有學習程度上的不同。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實現A對A、B對B、C對C的分類合作交流,使學習更具有明确的針對性,同時,可以實現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個人都能實現“最近發展區”的學習目标。這樣分組,提供了A與A、B與B、C與C的交流合作條件,又有利于A幫B、B幫C,充分利用了學生間的差異資源,進一步優化了班内、組内學生學習的最優學習環境,達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實現“把教學相長延伸到整個課堂,讓差異資源衍生出萬千學長。”
三、小組管理機制
每個學習小組的行為習慣和學習基礎是有差異的,組長要将自己的團隊帶好,須從思想建設、行為規範、文化建設等多方面入手。
首先必須要提高組員的思想認識,增強小組凝聚力,嚴格管理,多與小組成員溝通,解除不必要的矛盾,但是無論怎樣,都要想辦法抓住組員的學習動力,不讓組員對學習有避而遠之的态度,因為态度決定一切,管理是從心态開始的行為。
其次,制定合适的組規組紀,健全小組内的各種評價和評比機制,及時給予賞識與鼓勵,每個組員都有自己的特點,有時候會被稱為“個性”,所以要合理利用它。從組員的特點出發,從細微處入手,循序漸進地讓紀律最差的同學學會适應組規組紀。
再次,發揮每個組員的作用,傾力打造動車小組(即每個人都是發動機,推動小組前進),避免傳統列車小組(即一個組長帶動一個小組)。
最後,建設好小組文化,為了營造濃郁的組内育人氛圍,強化學習型小組的團隊功能,增強小組内的凝聚力,小組要進行必要的文化建設,包括制定組名、口号、組訓、組規、組徽、組歌、目标等内容。
在合作學習中,小組長是小組活動的靈魂,既是小組活動的領導者,又是小組活動的組織者,同時又是教師的小助手,小組長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隻有明确了小組長的職責,開展系統有效的培訓,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小組合作學習才能真正産生實效。
四、小組長的選拔、職責與權利
1.小組長的選聘标準
A.有較強的自制力,不會因自己的行為影響小組的合作;
B.有較好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能獨立處理好組員之間的關系問題;
C.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時時、事事想到小組的整體形象;
D.有敏銳的洞察力,能清楚知道組員的學習狀态;
E.有較強的學習能力。
2.小組長的産生方式
通過教師直接任命、學生推薦、競選等方式産生。
3.小組長職責
(1)組織。組織小組成員取好小組名稱,提出小組活動口号,組織小組成員制定小組學習計劃、奮鬥目标等;小組長要組織小組成員讨論制定小組相關職責,如組織員、協調員、彙報員、記錄員的職責,設計出小組工作輪流安排表;小組長要組織、帶領全組同學開展課内外合作學習,根據本組成員的興趣愛好等特點進行合理分工,協作完成學習任務;組織小組成員針對性開展一些比賽活動,如寫字、每日一練、自命題、讀書比賽等;小組長要定期組織小組成員會議,總結分析本小組學習等情況,讨論提出改進辦法,并提醒老師對本小組工作作指導;小組長要組織小組學期或階段工作總結(包括學習态度、作業情況、成績考核情況、建議、打算等),以書面形式上報給教師;小組長應根據本小組成員的興趣愛好等情況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小組活動和本小組的宣傳活動。
(2)協調。組長要學會做好組員的思想工作。小組長要協調好組内成員之間的關系,求大同,存小異,要充分發揮本組成員的特長與聰明才智,調動積極性,形成小組合力;發揮小組長在教師與小組成員之間的橋梁作用,溝通、協調師生關系;協調并處理好本組成員與其他小組成員的矛盾糾紛,學會借助外部資源(如教師、其他小組長、班級幹部),主動與其他小組長一道控制矛盾的激化,化“幹戈”為“玉帛”,協助教師建構和諧文明的合作型班級;主動處理好各小組長之間的關系,積極組織參與同本班其它小組之間的和諧競争,掀起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3)示範。組長與每一個組員之間是平等互助的夥伴關系,小組長不要有“可以享受特權”的想法,不能因為自己是小組長就可以免去或減少組内日常工作。小組内的各項制度,小組長首先要遵守。小組内的各項任務,小組長要争取最先按質完成。班級或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小組長要帶好頭并發動組員積極參加,時時處處帶頭維護班級和學校榮譽。要求組員做到的,小組長首先要做到。小組長要時時處處起榜樣作用,做好示範。
(4)監輔。小組長要組織組内成員相互監督各項制度的遵守情況和各項作業的完成情況,組織組内幫扶輔導,互幫互助,要督促同伴改正錯誤,幫助同伴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督促完成作業不積極的同學按時完成作業,協助教師做好輔導工作。
(5)維持。小組長要維持小組活動紀律,維持好小組課内外活動的正常秩序,協助教師做好小組活動的安全防範等工作。
(6)評價。小組長要做好自評、他評與互評工作,協助教師實行“多元化”評價。自評指組内成員自己評價自己的基礎上,對本小組工作作出中肯的自我評價;他評指其他小組成員、教師對本小組及本小組成員的評價;互評指組與組、組長之間、組員之間、師生之間進行的相互評價。
(7)協助。小組長要協助教師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工作,要幫助老師收發作業、組織讀背課文與公式、協助組織組内成員的聽寫等。
(8)反饋。定期檢查或随時抽查小組同伴的學習情況,作好學習記錄,小組長要及時向教師彙報本組成員的學習和思想等方面的情況,主動向教師了解本小組成員的學習等情況或工作建議,要把老師提出的需要完成的内容或小組長工作會精神準确及時地反饋給小組的每一個成員,并組織小組成員開始實施;加強與本組成員的溝通,及時把同伴學習等情況反饋給教師,便利于教師作出調整安排,要負責小組成員的成績記載、興趣愛好的調查統計等工作,提供相關信息,協助教師完成組内學生的基礎檔案、發展檔案;小組長要加強與其他組之間的信息交互,與老師或本班其他小組長之間保持密切聯系,随時反饋相關信息,如小組内遇到的困難或是确實解決不了的問題等,要充分利用外部資源的幫助。
五、如何培訓小組長
俗話說:“鳥無頭不飛,兵無将不勇。”沒有組長的組織和指揮,學習小組隻是徒有其名,學生或盲目行動,或遲疑不動,根本無合作可言。況且小學生自制力有限,貪玩好動,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就會導緻課堂組織紀律散亂,教學隻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為了能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選拔并培養小組長就顯得至關重要。
1.培訓時間:每周一下午5:00—5:30。
2.培訓人:班主任主講,科任老師輪流到所教的班級去參加培訓會議。
3.培訓内容:組長職責,課堂學習開展方法,小組評價方法,組内常規管理辦法等等。
六、小組評價方法
評價是最給力的武器,因此對小組的評價至關重要,評價主要包含兩個層次,一個是任課老師對小組的評價,一個是小組長對組内成員的評價。評價的形式是發展性評價,包含課前、課中和課後三個階段,課前主要是評價學生的預習情況,課中主要是評價學生在各個學習流程中的表現,課後主要是評價學生整理導學案的情況。為了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公平公正做好課堂評價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1.老師及組長評分細則
(1)預習檢查
認真完成導學案的加1-2分。未按要求完成的扣1-2分。
(2)對學、群學
積極參與者每次加1-2分
(3)課堂展示
主動起來展示每次加1-2分。
(4)其他課堂優秀或違紀表現
每次酌情加或扣1-2分。
2.做好各項總結
(1)小組長總結
組長每節課小結每位組員的當節分數,每天小結每位組員的當天得分,每周小結組員的本周得分。
(2)班主任總結
每周要評選出上周最佳展示組員,最優小組及其成員,并進行公布,且在班會課上進行表揚。
每月評選出上月最佳展示組員,最優小組及其成員,并貼照片進行公布。同時要算出每位組員的課堂綜合表現得分,并報将電子文檔交與教務處,參與學生本月明星評比。
(3)科任老師總結
每節課每個環節結束,老師都要進行一個小結,本節課結束,要為本節課作一個總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