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竹的鑒賞與養護管理
花木君
竹子是花卉“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竹子以其潇灑姿态,淡泊甯靜,傲然有節而令人心馳神往,因此古代文人墨客詠竹、品竹、愛竹、養竹,以竹伴居成風,魏晉時的阮籍和嵇康七人,因愛竹而常在淨美清幽的竹林中聚會,談文論世,号稱“竹林七賢”。唐代“竹溪六逸”常以竹林為家,賦詩吟嘯。大詩人李白的“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蘇東坡的名句:“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更是人人皆知。清代的揚州八怪之一鄭闆橋更是将一生寄托于畫竹之中。
米竹,學名鳳尾竹(Bambusa multiplex cv. Fernleaf.),又叫觀音竹、筋頭竹、蓬萊竹。米竹是鳳尾竹的一種,灌木型叢生竹,竹葉呈狹披針形,長7.5~16厘米,寬1~2厘米,竹株叢密集,竹幹矮小,枝葉秀麗,常用于盆栽觀賞,點綴小庭院和居室,,配以山石,擺件,很有雅趣。
一、米竹的栽培:
【溫度】:鳳尾竹為常綠叢生灌木。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強光曝曬,怕漬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溫度不低于0度。
【光照】: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歡潮濕和溫暖,還喜歡半通風和半陰。冬天應該搬到室内有陽光的地方。鳳尾竹喜向陽高爽之地,有“向陽則茂,宜種高台”之說;但也能耐陰,可作為室内觀葉賞姿的理想裝飾。春、夏、秋三季隻需放置在窗口通風處,入冬放置在向陽處,就可良好生長。地栽的鳳尾竹,春後抽長新葉(這是畏寒之反映),在暖地則四季常青。
【土壤】:鳳尾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pH4.5至7.0 為宜,忌粘重、堿性土壤。北方土壤堿性強,可加入0.2%的亞鐵。土壤最好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可用農田土拌紅黃壤、腐殖土與細沙。菲白竹如用普通盆土栽植成活率低,可用蛭石或泥炭拌珍珠岩作為基質,成活率較高。以保持姿态的優美對土壤的要求也不高,一般疏松的沙質土就可以了。
【水分】:鳳尾竹喜濕怕積水,裝盆後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後保持盆土濕潤,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卷曲,此時,應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至2天澆水一次,冬天少澆水,但要保證盆土濕潤,以防“幹凍”。
【肥料】:鳳尾竹肥料以有機肥為主,經腐熟後的畜糞、垃圾肥及河泥等均可。有機肥主要作為基肥,拌入盆土中混合使用,用量一般為盆土量的10%至15%。鳳尾竹生長期每月施入1-2次稀薄的氮肥即可。
【分株】鳳尾竹可用分株、種子繁殖和扡插繁殖。但因竹類不易得到種子,扡插又難以發根,故分株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可在早春(2—3月)結合換盆時進行。分株時将生長過密的株叢,從盆中倒出,從根莖處用刀切開,另行上盆。注意不要傷根。切分時至少要讓每個筍芽都帶有一枝老竹,并盡量保留須根,以期保證成活。新分的植株要栽在大小适中的盆内,培以沃土,注意灌水,保持濕潤,置于半陰處養護,筍芽将迅速成長。
二、注意事項:
①盆栽的米竹,夏季宜移至室外陰涼處,并注意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還要向葉面噴水,地面灑水,以保持空氣濕潤,才能使鳳尾竹枝葉青翠。夏季幹燥熱風,會使鳳尾竹葉片枯焦,必須适當降溫,防止悶熱。冬季需放在室内,控制水分,并停止施肥。室内溫度需保持在10℃以上。
②生長期間,每隔20天左右需施1次液肥。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餅水,或複合液肥。冬季應停止施肥。
③米竹不必年年換盆。一般每2年換盆1次。盆栽的培養土,以腐葉土1份、園土0.5份、及少量河沙和砻糠灰等混合配制而成。
④高溫季節,應把米竹移至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曬。并向葉片噴水,保持葉翠綠。冬季須将盆栽竹移至背風向陽處或室内.裝盆時間散生竹裝盆時間以春季竹筍出土前的2、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為佳,其中地被竹以2月最佳。叢生竹因為夏秋出筍,以春季3至5月為好。
三、修剪方法:鳳尾竹在生長季節會不斷地從根際抽出嫩稈,若因過高而影響整體的構圖時,可截去過高的部分。鳳尾竹盆景講究姿态與神韻,其技幹須有立有俯、疏密有緻、高低參差。莖稈過多時會有密實氣塞之感,從而影響盆景的觀賞效果,應視生長情況疏去過密的枝稈,特别應注意将生長衰弱的稈剪去。
2017-10-4易花得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