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再來說說痰濕。
痰濕纏身,百病生!給結節患者說一個化痰祛瘀的古方,調全身於堵
痰濕體質的人從外觀上表現為:體型肥胖,腹部肥滿松軟,面部油脂較多,面色淡黃而暗,容易出汗或困倦,喜歡吃肥甘厚味食物。
痰濕體質的人在形體上表現為:形體動作,說話語速等緩慢遲鈍,甚至眨眼都比别人慢半拍;但性格方面多溫和沉穩,多善于忍耐,遇事不慌不忙,給人一種穩重的感覺。
痰濕體質的人很多,表現症狀也各有區别,來判斷一下自己是不是屬于痰濕體質:
頭發、鼻子和額頭愛出油,經常是滿面油光;
舌體胖大,或有齒痕,舌苔白膩或黃膩;
口中有黏膩感或口中有甜味,很少口渴,不喜歡喝水;
體型偏胖,尤其是腹部肥胖,甚至伴有四肢浮腫;
小便經常渾濁,或起泡泡,大便不成形,容易粘馬桶;
飲食上喜歡吃油膩或甜膩的食物,比如魚肉,奶油,巧克力等;
經常胸悶腹脹,痰多,頭昏頭重,嗜睡,身體困倦,惰性較大等。
痰濕是怎麼來的,痰一開始是由濕得來的,體内水濕停留,聚集成痰。痰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一種是能咳出來看得見的痰,一種是看不見的無形之痰,比如梅核氣,脂肪瘤。
痰濕怎麼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脾虛運化無力導緻水濕停留,時間久了郁結成痰,可通過健脾胃來調理,比如四君子湯。
飲食生冷寒涼損傷脾胃,或者飲水過多,脾運化不及導緻水濕泛濫;還有飲食肥甘厚味導緻生痰,比如魚生火肉生痰。
經常感冒等原因導緻肺功能失常,布散津液的能力下降,導緻水液不能從膀胱排出,水液聚集成痰,往往容易導緻咳嗽,可以用小青龍湯調理。
還有一種是腎陽虛導緻膀胱氣化失司,腎陽不足不能蒸發水液,引起水液過多時間日久形成痰,這種情況可以用理痰湯調理。
中醫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說法。
痰的病症比較複雜,比如梅核氣,脂肪瘤,各種結節,眩暈等都和痰有關系,痰濕體質的人容易患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甚至患中風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關于痰濕體質的調理,之前講過很多藥,比如芡實,薏米仁,赤小豆,淮山藥,白扁豆,白術,蒼術等,中成藥平胃散,參苓白術散,二陳丸,香砂六君丸,藿香正氣丸等。
但是中成藥很多人不會辯證運用,或者很多人不想吃藥,這裡推薦一款調理藥膳,即安全又平和,祛濕效果非常好,那就是四神湯。
四神湯:懷山藥,薏米(炒),蓮子,茯苓。
山藥最好的是河南焦作的懷山藥,有益氣養陰,健脾益肺補腎的功效,主要是通過健脾來祛濕的,脾功能好了就能運化水濕。山藥還可以治療帶下量多,便溏洩瀉,肺虛咳喘等。
薏米可謂是祛濕神藥,可以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排膿散結。很多人用薏米煮水喝,但單用薏米隻有瀉沒有補,而且薏米藥性寒涼容易損傷脾胃,和山藥搭配一起就很好了。
蓮子在生活中雖然不太起眼,但它的功效很多,可以補脾止瀉,益腎養心,針對失眠,洩瀉,帶下量多,遺精等都有療效。
茯苓是九大仙草之一,可以利水消腫,健脾甯心。茯苓是治痰主藥,痰之本水也,痰之動濕也,而茯苓恰好可以利水滲濕。
茯苓還是美容養顔的好藥,茯苓色白歸肺經,而肺主皮毛,有養顔的作用,七子白裡就有茯苓,還有茯苓餅久服養顔;茯苓甘淡利濕,久服可以瘦身。
四神湯中都是藥食兩用的中藥,不僅能祛濕,還能健脾養顔潤燥安神,作為病後或術後調理也是非常好的。
四神湯中也可以将蓮子換成芡實,芡實更突出補腎的功效,各種食材用量也不必拘泥,平常用來煮粥或和肉類,排骨,豬肚等一起炖都可以。
拓展一下,有個方劑叫四神丸,雖然隻差一字但藥味功效完全不同,四神丸的組成是肉豆蔻,補骨脂,吳茱萸,五味子,用于腎陽虛的五更瀉。
最後,痰濕體質的人在飲食方面可以多吃紫菜、枇杷、白果、白蘿蔔、大棗、香菜、生姜等。還有上焦的痰可以用陳皮或白芥子,中焦痰濕可以白扁豆,蓮子等,下焦的濕可以用赤小豆和薏米等。
另外,注意痰濕體質的人養生不要跟風。
比如多吃水果多喝水并不适合痰濕體質的人,水果多性寒,容易加重脾胃負擔;喝進來的水如果不能轉化為津液,就會變成水濕,水濕停留多久最後會變成痰。
好了,今天的這個痰濕問題就先說到這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