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獨居者的家來說,你能接受它最小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呢?想必大家各自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姑娘,她的答案是——10㎡。
這位姑娘名叫希瑟(Heather),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80後的她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花很低的價格,買下了這個僅有10㎡的小屋,到目前為止,她已經在這裡獨自居住了一年左右。
這個小蝸居是什麼樣子的,希瑟的獨居生活又是如何的呢?一起來看看~
希瑟10㎡的“迷你房”故事對于希瑟來說,買下這個小房子也是臨時的決定。
在年初的時候,她與結婚三年的丈夫分道揚镳,在這三年時間裡,他們幾乎一直住在一輛改造後的房車中,度過了三年相對還算快樂的旅行時光。
但最後,兩人還是因為種種原因而離婚,離婚後的她,一來想找一處地方一個人靜一靜,二來也有些厭倦了之前一直奔波的生活;在預算限制下,她終于輾轉買下了這間建在偏遠農場邊上的超小房屋。
▲超迷你的小屋
這個小屋從購買、裝修、置辦家具,全部由她一人完成,最後算下來總共才花費了5000加元,換算下來差不多是25000塊左右,倒是非常便宜了。
不過,好在小屋面積很小且就在農舍旁不遠,水電問題也不用發愁,希瑟很快就将其裝修完成,并入住其中。
裝修後的小家,别看面積小,卻容納下了客廳、廚房、卧室、衛生間、書房等一系列主要生活區,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總覽小家内的格局我們先簡單聊聊這間小房子的内部格局吧~
▲推開拉門進入家中
▲迎面的廚房
就像我前面說的,家裡的面積非常小,隻有10㎡,但功能卻一應俱全。
▲入門處場景一覽
▲廚房場景一覽
▲書房場景一覽
不得不說,雖然希瑟是獨居,但這一年的時間裡卻也堅持自律,并沒有像很多年輕人的租房一樣,裡面被各種雜物堆得亂七八糟,而是将其收拾得幹幹淨淨。
這也能從側面看出,她即便承受了感情的失落,但也仍有樂觀積極的生活态度!
迷你房内的客廳區域個人感覺家裡最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這小小的客廳。
▲簡易溫馨的小客廳
客廳中,并沒有采用傳統的沙發設計,而是用一張上下鋪的小床,打造出下層的溫馨客廳,和上層的收納平台,還是蠻有特點的。
由于室内空間有限,床下的空間也被當做了開放式的“鞋櫃”,方便進出家門時換鞋。
▲擺滿了抱枕
下鋪擺滿了抱枕,柔軟而舒适,平日裡,希瑟會窩在這裡看書,也會在這些柔軟抱枕的包圍中小憩片刻,她說,每次坐在這裡,就感覺整個人都被治愈了,非常舒服~
還有一個很實用的設計——“沙發”尾端,還加入了這樣一個可移動的小桌闆,代替了茶幾的功能,既可以放杯子,又能當做書寫、工作、追劇的空間。
将小桌闆移動到合适的角度,再将筆記本電腦放上去打開電影、電視劇,你會發現電視的功能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實現了。
迷你房中的夾層卧室第一眼看到這間小房子,還以為所見即全部,但誰曾想,屋頂還“暗藏”了一間夾層卧室。
▲客廳上的平台
想要去到這間卧室,首先要上到客廳上的小平台,這裡被希瑟改造成了衣物收納區和梳妝台的區域,用一組小櫃子 收納架,将各種衣物和雜物收納得整整齊齊。
走上台階,也可以輕易拿出替換的衣物和各種化妝品、護膚品,倒也不算麻煩。
而如果想要去卧室,則需要邁上這個平台才行。
邁上平台,便會發現可以踩着衣物收納櫃上到夾層的卧室中,說真的,一開始看這小房子的層高和室内設計,我還真沒發現有這樣一處區域。
▲更多的衣物收納櫃
爬到平台上,映入眼簾的是更多的衣物收納櫃,不過所有衣服都被整齊疊放,不會顯得雜亂。
當然,卧室裡的空間真的是非常狹窄了!床鋪幾乎緊貼天花闆,好在床頭利用天花闆的傾斜角度,搭建出了一個可供半坐的區域,不然做個噩夢怕是都要磕到頭。
▲床尾收納櫃
前後收納櫃,充分利用起冗餘空間,對于這樣一間小房子來說,收納空間就要像這樣,毫厘必争。
開放式迷你廚房和簡易衛生間像這樣的超小型蝸居,廚房一般都會——也隻能做成開放式設計。
▲開放式小廚房
小廚房内的櫥櫃和台面,都是希瑟從當地的跳蚤市場淘來的,經過重新刷漆翻新後,用着倒也不錯,最關鍵的是節省了不少裝修預算。
廚房的台面保持淨空狀态,基本上一些碗碟瓶罐都收入了底部的櫥櫃,或是放在了台面上方的架子上。
之所以不做吊櫃,主要是為了減少壓抑感,給人視覺上更加靈活和開闊的感覺,當然,希瑟一人的餐具和廚具也完全能放得下。
▲簡易丙烷爐
烹饪的話,可以利用簡易的丙烷爐,她當時在房車上生活時就是這麼做的,自然也是輕車熟路。
而一旁的小冰箱,也能收納下她一段時間的食材,再加上冰箱上的小電磁爐,基本廚電倒也一應俱全。
▲冰箱内井井有條
冰箱内,各種食材的收納也是井井有條,為了擴容收納區,她将一些零食、調味料之類的東西,收納在了一旁的小餐櫃上,上面擺放杯子、燒水壺,下面收納各類食材,非常合适。
▲冰箱下的貓窩
哦對,希瑟還養了一隻黑色的喵主子,并将貓窩放在了冰箱下方,空間利用很合理。
不過,我個人感覺不太能接受的一點是,家裡的堆肥式馬桶,就放在了廚房水槽下方的位置……
▲可随手抽拉
雖然這種堆肥式馬桶還算衛生幹淨,但放在櫥櫃下面也難免讓人覺得有些不合适了……不過可能也是出于室内空間的考慮吧,畢竟房間内就這麼大點兒地方~
面朝窗戶的小書房希瑟說,書房的位置是她最喜歡的地方,也是家裡采光最好的區域。
▲一張小小的書桌
希瑟的工作是平面設計師,所以平日裡工作大多都能在電腦上完成,雖然不如去上班時候掙得多,但維持生活倒是足夠。
就像我剛說的,小書正對家中的落地玻璃門,将光線和景色都帶入家中,忙碌之餘擡頭望向遠處的農場,感覺心中陰郁感被一掃而空。
此外,一側的吊櫃和桌邊的收納推車,則承擔了文件和工作用品收納的重擔,也一定程度上釋放了桌面空間。
目前,希瑟還是保證每周的固定工作,自給自足維持生活,雖然收入不高,但能有如此的生活她也倍感知足。
迷你房的其它“設備”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基本生活區域,家裡還有一些其它的必備“設備”。
▲角落中的燃木爐
比如房間角落中的燃木爐,她剛搬進來的時候還是冬天,全靠這燃木爐“續命”。
不過,由于家裡空間較小,所以點燃爐火後家中能很快變得暖融融的,過冬防寒還是不成問題的~
比較麻煩的是還要去添柴清灰,不過希瑟說既然選擇了這樣的生活,享受它美好的同時,也得承受它的不便。
房間内的照明燈具,選擇的都是這種簡易的貼片燈,夜幕降臨時,暖暖的光線能給家帶來格外溫馨的感覺。
希瑟還有一輛破舊的面包車,能帶着她去不遠處的鎮子采買生活用品,偶爾她也會開着車去旅行,看一看遠處的風景。
文末總結
到這裡,我們對希瑟的小家也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她把這10㎡的小房子打造得功能俱全,同時收納整理也做得非常不錯,面積雖小,卻整潔幹淨。
不過,最讓我佩服的還是她的生活态度,即便如今已孑然一身、即便居住在這樣的小房子裡,卻仍舊保持樂觀和積極,尋找生活的意義,這又何嘗不是一條從崩塌的生活走向自我救贖的路呢?
感謝閱讀!
(圖片:EA,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