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萬聖節,第一個單詞果斷Halloween,它的意思就是“All Hallows' Eve”,諸聖節前夕。
跟亞洲文化一樣,西方社會也存在神鬼論,但是他們對這些鬼神和死亡的認知理解和亞洲人不一樣,
這和他們的宗教信仰以及教育有關,面對那些未知,特别是死亡,他們更平和,更包容,更能釋懷。
一段極其簡單的前情提要結束了,進入正題...
每年Halloween都是歪果仁發揮超級無敵想象力的節日…
任何節日從吃開始,以吃結束…千萬不要懷疑...
Rice Krispie Treats Pumpkins
另外一個詞性肯定是名詞了
是不是聽起來都覺得很開心很愉悅?
一?這有什麼不敢吃的...别逗了...
脫跳君表示這隻是暖身…如果你這麼以為那就太young太naive了,
馬上幹了下面這盤
Creepy eyeball snacks
是不是特别逼真?它的原料很簡單,荔枝,草莓醬或者蔓越莓以及藍莓...
這裡說下比較少用的"荔枝“...
吃完水果,膩了麼?來點正餐驚吓一下順便填飽肚子...
Pirate Rib and Sausage
BBQ在世界範圍内都是被追捧的節日吃食,隻有節慶日吃這樣高熱量的食物才有借口不減肥...反正Party都這樣...
在西方,Party是一個随時可以發生的事,你可以“”捏造“”出任何理由組織一場party,如果你想嗨一嗨,認識新朋友,最容易發生party的場所非大學莫屬,當然還有家庭社區,比如有新鄰居搬進來了,也會搞個派對彼此熱絡下...
其實, 辦個派對并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有一點的組織和協調能力,以及預算控制能力...
Party的重中之重肯定是吃,食物很重要,不僅種類要豐富,分量一定要足,這點無論東西方都一樣...所以在北美Party Size的食物是超市必備的,特别是Costco這種批發型超市,當然也可是說那些是家庭裝,畢竟國外家庭人口衆多,小孩就要3-4個...
接下來說說喝的, 既然是Halloween, 那麼飲料也一定要應景不是麼?
小夥伴們,幹了這杯
Zombie Brain Shot
中西方的酒文化存在不小的差異,比如西方人沒有“勸酒”,“幹杯”和“感情深一口悶”這些酒桌習慣...喝酒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生活态度和一種社交禮儀,當然也是一種放松。
西方人喝酒喜歡從餐前酒開始,随着食物的口味酒的口味和酒精濃度也随之變化,一直到最後的甜點也會搭配相應的酒來送...
喝完這貨嗨起來了,let’s put the Halloween costume on, bob for apple and carve pumpkins.
以上這句話涵蓋了萬聖節最重要的的三件事…
拿這三件事說事的原因是,脫跳君想說說“穿戴“在英語裡表達,相信很多小夥伴跟我一樣迷茫于“dress up“,"wear", "put on"...
Dress up 和 put on其實一個意思,都是穿衣服這個動作,記住是動作;
Wear是一個狀态,因為你dress up for Halloween; put the costume on yourself, 所以你會一直wear這套衣服一整天;Wear還可以用在化妝上,比如你今天有化妝,可以說wear makeup, 還有擦香水了,可以說wear perfume...
最後,送給大家一個簡單又有趣的snack recipe做收尾,也是很好的親子和情侶活動,平時也是可以做...
聽精楓醬說人在海外的細枝末節
有趣新奇的東西方生活點滴大不同。
本文為頭條号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